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华山松(Pinus armandii)在我省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乌蒙山区。本对其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演替进行了分析,证明群落不稳定,并有向以壳半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的明显趋势。因此,作为高寒山区的优质材用林,应加强保护,合理抽伐、既不能让其被常绿落叶阔叶林取代,也不能恢复为纯林,而应维持在针叶阔叶混交林状态,才利于华山松的更新,实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皇甫山黄檀天然林的群落特征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黄檀群落中植物以高位芽植物为主,达65.6%,地上芽植物21%,地面芽植物3.2%,隐芽植物6.5%,一年生植物9.7%;黄檀群落的生活型谱接近落叶阔叶林的生活型谱.叶的特性以中型叶、草质叶、非全缘、单叶为主.群落分层现象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黄檀群落已进入次生演替的成熟阶段,属于典型的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皇甫山黄檀天然林的群落特征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黄檀群落中植物以高位芽植物为主,达65.6%,地上芽植物21%,地面芽植物3.2%,隐芽植物6.5%,一年生植物9.7%;黄檀群落的生活型谱接近落叶阔叶林的生活型谱.叶的特性以中型叶、草质叶、非全缘、单叶为主.群落分层现象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黄檀群落已进入次生演替的成熟阶段,属于典型的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4.
泉州洛阳江红树林湿地鹭科鸟类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阳湾红树林湿地鹭科鸟类进行连续观测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鹭科鸟类共有8属12种,鹭科鸟类群落数量周年变化如下:3月至4月数量开始增加,5月至6月达到最高值,6月下旬到7月略有下降,8月至9月下旬数量相对稳定,9月下旬,鹭群骤然迁飞,l0月中旬渐有回升,11月至12月上旬数量较少,12月中旬至翌年2月数量最低.在1999年以前,鹭群总数最高值在3000只范围波动,随后逐渐增长,2002年骤然增加到l万只左右.鹭科鸟类种类的组成,数量水平和生态分布的状况,不仅与迁徒、繁殖、取食等行为有关,也与人类对其保护或是侵害行为极为密切.鹭鸟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具有客观、直接、即时、连续的指示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鹭鸟资源评价体系,对于洛阳湾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田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群落的重要指标相对多度、物种丰富度(S)、优势度(d)、多样性指数(H~1)、生态优势度(C)进行分析研究,基本探清了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动情况.经调查得知玉米田昆虫群落由31个种组成,分属于11个目、22个科.昆虫数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脉翅目、膜翅目、缨翅目、蜘蛛目、蜱螨目.在整个调查期间都处于优势地位的是玉米蚜Rhopalcsiphum maidi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根据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发展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便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6.
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5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纪录到鸟类164种,隶属16目42科96属,其中冬候鸟84种、夏候鸟30种、留鸟38种,旅鸟12种,分别占51.22%、18.30%、23.17%、7.32%;古北界种类87种(占52.5%,另有新北界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43种(占26.9%),广布型种类33种(占20%);国家Ⅰ级保护种类6种,国家Ⅱ级保护种类29种。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为3.991 0,均匀性指数(Pielou)为0.542 4。通过对该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摸清了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生存现状、类型、分布,从而研究洞庭湖的鸟类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滨海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面积锐减,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湿地功能退化。本文从群落构建机制的角度分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在滨海湿地植物更新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稻区鼠类群落结构及演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5~1993年进行了鼠类群落组成、种间关系及群落演券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稻区的鼠类数量组成以小家鼠、黄毛鼠和板齿鼠为主,可划分两类群落类型.其鼠类数量组成均有极显著的季节波动,板齿鼠和黄毛鼠的生物g在A群落及B群落中均占绝大部分.板齿鼠与黄毛鼠的食性、栖息空间及活动节律相近.种间竞争较大.由于化学灭鼠及农田作物布局的改变.导致鼠类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动.  相似文献   

9.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本文对PCR-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图谱的优化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微型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及其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 ,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该文论述了红树林的特征、群落和它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 ,包括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防风、抗灾减灾、防治海洋污染、保护与改良耕地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发展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发展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一项社会工作方法,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社区发展高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实践的一种新形式,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城乡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宏观上的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中观上的社区道德建设,微观上的文明家庭建设和文明村组建设等方面。为此,必须把社区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依据社区和社区就业的基本理论,结合苏州市浒墅关经济开发区阳山花苑城镇化过程中居民就业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单位制”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瓦解,大量职工从“单位人”角色走向了“社区人”角色。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将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街道社区服务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改变街道社区服务职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地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对石家庄市6个区的10个社区的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组织状况、指导员状况、活动状况、参加者状况、活动站及经费状况、场地及设施状况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石家庄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宜州市四年一届的村委、社区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05年8月5日结束,此次的换届选举除了矮山、太平等18个村委、乡镇社区采取直接选举外,城区10个社区仍然采取间接选举方式。为推进该市政治民主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城区社区换届选举能采取直接选举方式,以便更充分体现社区建设的本质——居民自治,本文作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2 0世纪 30年代 ,中国引入社区概念。 80年代以后 ,中国的社区发展很快。社区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内容、新形式、新要求 ,提供了新的载体 ,增加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主动性 ;精神文明建设又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发展。社区的发展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两者相互影响 ,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逐步迈向学习化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通过研究天津市河北区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路,论及了搞好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的嬗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教育的嬗变和拓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具有原生性特征、虽无其名但有其实的古代社区教育,到20世纪初社区教育成为一明确的概念,再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教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中可以看出社区教育对社区发展、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social networking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supplement face-to-face courses as a means of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community and, thus, to promote classroom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7 students who enrolled in four face-to-face courses at two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aiwan.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developed strong feelings of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expressed favorable feelings regarding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classes wher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ere used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Learner difficulties and concerns of instructors about the educational use of social media are addressed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对象,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目标,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社区治理是社区发展和基层社区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体现基层社区自治的重要管理模式,实现社区治理的核心要素是具有现代文明素质和自我参与能力的社区居民群体,这需要社区教育活动和内容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做出价值创新,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在价值方面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