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方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直接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为了实现地方高等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在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与高校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他们的经验,探索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动发展的规律以及互动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可以互动发展。探讨如何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我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依据共生学理论,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地方高校与企业互动提供平台,依托平台企业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以高校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发展,实现共生发展和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走进经济社会的空间,高校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文章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辽宁省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从而达到高校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适应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取代物质资本,知识的生产与物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积聚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已成为当前政府、社会各界和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的省属高等院校,立足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东省各行业特别是城乡建设事…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依据"三螺旋"理论,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地方高校和企业提供互动平台,依托此平台,企业可以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可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位于地方,数量巨大,就业质量不高,学术式发展面临困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采取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分工合作策略,使其在互动中获取发展的资源,培养地方所急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州市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州市本科院校主动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自觉的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成为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创业型大学大多为地方性高校,其发展宗旨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型大学在我国刚刚兴起,然而其服务社会经济的潜力却不容小觑。创业型大学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提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等方面。当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创业型大学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这既需要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保障,也需要创业型大学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疏离态势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疏离态势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它加剧了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甚至会造成诸多社会隐患:高职教育的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导致高职院校未找到有高职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发展的经济支撑能力不够,正在遭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与挤压;培养模式的稳定性与人才需求的可变性之间的矛盾,致使专业建设粗放不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教育质量偏低未契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办学层次低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文化影响与经济影响不同步之问的矛盾,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占主导地位,造成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鄙视,使得高职教育成为市场调控失灵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距显著,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对教育公平形成严峻挑战。收益的外溢性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稳健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必然需要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既要与全国其他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又要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配得当",政府应成为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上有三个方向:调整高校区域布局、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调整高校区域布局的同时调整高校招生计划。其具体可行的路径是:坚持不懈地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建立对欠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补偿机制,制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13.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non-st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Poland has been a phenomenon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since 1990. It is a paradox of their existence, particularly in small towns with no previous trad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they have been more successful than the st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educating young people of working-class and peasant background, even though they charge tuition fees. In many ways,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more responsive to the demands of an economy in transition than are the state institutions, and they tend to operate more efficiently. Also, they have been rapid to adopt the "Mode 2" variety of knowledge generation. The creation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s been a stimulu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oland.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这个作为对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越来越迫切地凸现出来,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只有树立现代理念,创新高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与效益观,切实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实现高校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The ascendancy of neoliberalism and the associated discourses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has produced a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 way universiti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defined and justified their institutional existence. The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open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debate has been replaced with a institutional stress on performativity, as evidenced by the emergence of an emphasis on measured outputs: on strategic plann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and academic audits. This paper traces the links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neoliberalism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on the other. It maintains that in a global neoliberal environment,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economy is seen by governments as having greater importance to the extent that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star ship in the policy fleet for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Universities are seen as a key driver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as a consequenc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ncouraged to develop links with industry and business in a series of new venture partnerships. The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import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economic viability has seen initiatives to promote greater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erforma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output and to establish and achieve targe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cument these trends at the level of both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conomic theory.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政策差异形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系统,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优化外部环境,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并通过体制变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才能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漳州市为例,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对漳州市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漳州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很大,而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也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因此,为加快漳州高职教育发展,进一步推动漳州经济前行,提出了合理规划高职院校,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建设高校合作区,优化、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对高职院校办学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等策略,以期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有代表性意义的反映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证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可以互动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推动和实现其快速发展的重要知识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其中,远程教育机构作为终身教育“大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远程教育机构后勤保障体系是远程教育整体框架中不可或缺的服务领域,是推动远程教育机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因此,研究、探讨与远程教育机构后勤保障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实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是新的历史时期对远程教育机构后勤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远程教育机构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远程教育机构后勤管理方法的最佳应用模式,并对这一应用模式的具体运用提出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Position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questions the assumption that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m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he best method of achieving a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notes that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because of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For the same reason, th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vital to a strong and dynamic future for thes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nu of op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grouped around ‘state-centric’ and ‘neo-liber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The ‘state-centric’ model proposed is based on a variety of examples of high performing Asian economies, in particular, while the ‘neo-liberal’ model is based on emerging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despite pressure across the globe to encourage a market among universities, this may not always be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or the best way to integrate universities in a country’s drive for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