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运动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为针对性的干预手段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对小鼠进行为期6周的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型。结果显示:经过6周的游泳训练后,45min训练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力竭组(P〈0.01),CD8与对照组比较有上升趋势,无显著意义,但显著低于力竭组(P〈0.01);而力竭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45min训练组(P〈0.05),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5min训练组(P〈0.01)。实验表明: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适当运动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提高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及其复方对运动小鼠免疫器官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螺旋藻及其复方对运动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利用称重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螺旋藻及其复方对运动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复方组和单味组小鼠脾指数、外周血CD+ 4T百分比、CD+ 4/CD+ 8比值分别高于运动组 (P <0 0 1或P <0 0 5 ) ,复方组小鼠胸腺指数高于运动组 (P <0 0 5 ) ,单味组小鼠胸腺指数与运动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单味组小鼠脾指数 ,外周血CD+ 4T百分比、CD+ 4/CD+ 8比值分别低于复方组 ,(P<0 0 5或P <0 0 1)。结论螺旋藻及其复方具有保护长时间大负荷游泳训练小鼠免疫器官 ,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且复方的作用超过单味螺旋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甲壳寡糖对力竭运动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对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甲壳寡糖组.运动组和甲壳寡糖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进行力竭游泳后即刻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红细胞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发现:实验4周后,甲壳寡糖组RBC-C3bRR和RBC-SOD活性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RBC-C3bRR亦高于对照组(P<0.05);而RBC-ICR和RBC-MDA含量明显低于运动组(P<0.01).表明:小鼠服用甲壳寡糖可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减轻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疲劳模型。3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运动组、运动 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游泳训练6周,6周后进行力竭游泳。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白藜芦醇组与运动组比较,运动小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高(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明显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论:白藜芦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补充对力竭运动时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月龄48只C57/BL小鼠(雌雄不限),1周适应性游泳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C)、一次性游泳力竭组(SE)和磷酸肌酸补充游泳力竭组(CE)。磷酸肌酸补充组实验前30 min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500 mg/kg),SE组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力竭游泳结束即刻取材皮层、海马、下丘脑、纹状体、脑干和小脑6个脑区。脑组织取材即刻高功率微波灭活糖原合成与分解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脑区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双羟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1)磷酸肌酸补充明显延长游泳至力竭的时间;2)力竭时皮层、海马和脑干NE和DA增加,下丘脑NE和DA下降,海马和脑干DA代谢增加明显。各脑区5-HT及其代谢力竭时均增加。磷酸肌酸补充对NE和5-HT力竭时变化影响不大,但增加皮层及下丘脑DA含量,使其具有较高的DA/5-HT比值。结论:磷酸肌酸补充延长力竭时间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皮层和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使其具有较高的DA/5-HT比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白藜芦醇干预对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的影响.根据体重将72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耐力训练组;C组为耐力训练 白藜芦醇组.C组小鼠每日给予白藜芦醇10mg/kg灌胃,与B组共同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最后一天进行力竭游泳实验并记录运动时间.力竭后24 h处死小鼠取材,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结果发现: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6周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6周耐力训练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血清IL-2和IgG浓度(P<0.05).得出结论:6周大强度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降低,但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等免疫指标无显著影响.白藜芦醇干预提高了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和IgG的浓度.提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提高耐力训练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而提高其运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7.
MG-V结合训练对小鼠运动耐力及骨骼肌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甙V(MG-V)结合训练对小鼠运动耐力及骨骼肌抗氧化损伤影响的生化机制。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为研究对象,灌服MG-V结合游泳训练8周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通过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全血Bla、血浆CK、血浆LDH、肌SOD、肌MDA、肌T-AOC等指标。结果:1)补充一定剂量MG-V结合运动训练后,小鼠运动耐力显著增强;2)力竭即刻小鼠全血Bla与血浆CK、LDH及肌MDA升高明显得到抑制;3)力竭即刻肌SOD、T-AOC活性有显著性升高。4)综合各项测试指标,100 mg/kg/w/d的补充剂量生物学效应最佳。结论:MG-V结合游泳训练的双重干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和抑制运动中乳酸生成,并能有效抵抗运动造成的骨骼肌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且100 mg/kg/w/d的补充剂量效果最佳,提示,MG-V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SD大鼠运动预处理模型和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探讨运动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运动预处理组(EP组),EP组采用持续4周的中等游泳负荷训练后,EE组和EP组负自身体重的3%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游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GFAP的表达。结果:EE组GFAP表达强度较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较EE组及C组显著增强(P<0.05);EP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较EE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大脑中GFAP未见明显活化,可能参与了中枢性运动疲劳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运动预处理后GFAP可显著活化,这可能是其提高运动能力,缓解中枢性运动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黄芪对耐力运动大鼠CD4+/CD8+比值及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黄芪是一种传统的补气中药,或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及身体成分的作用.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黄芪对耐力运动的成年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及身体成分的影响.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on,n=10),5周跑台运动组(Exe,n=10,第1~3周,采用20~30min/d,5d/周的跑台运动,第4~5周进行25~35 min/d,7 d/ 周跑步训练)及运动补黄芪组(Exe+CM,n=10,第4~5周灌胃给药,运动方式同跑台运动组).结果发现:耐力训练可显著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降低大鼠的肥胖程度;运动补黄芪组与单纯运动组相比,CD4+/CD8+的比值明显升高,肥胖度则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补充黄芪可提高运动大鼠CD4+/CD8+的比值,增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但不影响运动大鼠的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汉果提取液对训练小鼠运动能力及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灌服罗汉果提取液的小鼠递增游泳训练与力竭游泳实验模型,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GPT和CK、Hb、全血LD与心肌组织SOD和GSH-Px活性、MDA含量来观察罗汉果的药理作用.结果:服药组小鼠运动能力显著增强;力竭即刻服药组Hb下降幅度及血清GOT和CK、全血LD、心肌MDA升高幅度明显减小;24 h恢复后服药组Hb明显升高,而血清GOT和CK、心肌MDA明显低于恢复对照组;服药安静组GSH-Px活性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服药组力竭即刻与24 h恢复后心肌SOD与GSH-Px活性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结论:罗汉果提取液能显著提高训练小鼠的运动能力和心肌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对大强度运动造成的自由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罗汉果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4.
Let K be a finitely generated field extension of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k and C : f(x) = ayn be a curve over K, where char(k) - n, f(x) 2 k[x]. When n > 4, a 62 Kn and f has at least three simple zeros, the curve C is not defined over k.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完善高职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结构,构建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升高职师资整体素质和激发高职师资内在潜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营销专业,培养适应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体育营销专业人才,既能满足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体育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某一“类名”以后 ,与这种“言说”方式相对应的文辞方式就形成具有特定文体形态特征的文本方式 ;于是人们将文本方式相类似的篇章类聚到共同的“类名”之中 ,“以类相从”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体序列。经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 ,文体分类的社会性特征深深地蕴藏于文体的文本方式之中 ,并由文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