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重要方面。化学实验能力由实验方法和观察能力组成,在化学教学巾的表现形式为:(1)选择和明确课题;(2)选用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3)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4)观察实验现象;(5)收集有关事实材料、数据;(6)分析、研究和处理实验事实、资料、数据,发现规律;(7)表达实验及其结果,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部分,并就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分析与认证”的要求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上,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使他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谈中学分组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安丘市安丘镇中心中学李方涵安丘市教委仪器站张玉亭(262100)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的学生分组实验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过程。它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学科的教学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的教学。物理规律是物理科学理论的骨架,它是通过大量具体事实(包括观察与实验)归纳而成的结论,更适合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科学探究法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1S):51-51
英国于1989年发表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曾提出了17个目标,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咨询后,与1992年改成为4个目标:(1)科学调查;(2)生命与生命过程;(3)物质极其性质;(4)物理过程。许多专家认为,科学是学校所有课程中变化最大的一门课,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而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应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1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过去的物理实验都附属于相应的理论课,课程中大量的实验内容是验证性(验证定理、定律)和练习性实验,因此实验方式单一。在实验课上实验册依据实验内容给出相应的仪器设备、实验步骤。教师又讲解实验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甚至在学生实验之前,先进行一次演示。随后,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按已规划好的路线被动地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学生不会对实验现象、过程、数据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分析、推断。因此,实验不能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不能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也就失去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物理实验能力主要包括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推理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过程包含着观察、操作和思维三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交叉的心理活动,观察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石,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做化学演示实验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操作要简明直观,学生易于观察;内容要精练;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操作探究;同时要注意实验前精心准备,力争实验成功;并自始至终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效果浙江金华教育学院(321000)楼启正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以生动地阐明化学原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教会...  相似文献   

11.
王建荣 《教学月刊》2005,(10):48-5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提高物理兴趣;突破难点,理解概念规律;形成物理图像,认识物理过程;启发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实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还能将教师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事半功倍”。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教具的制作和实验教学的方法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下面就如何设计演示实验、自制教具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的发现法教学尝试上海市松江卫生学校(201600)梁端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得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分析与思考沙市四中熊飓(434002)化学实验是搞好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实验,学生可加深对化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题已成为高考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近三年高考实验试题,大致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4.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与建立物理知识的基础.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初二物理围绕力学、声学、热学、光学内容共安排了演示实验60多个,必做的学生实验10个,课后小实验21个. 这些实验从质疑出的问题开始,创设条件使物理现象和事实重现,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出物理概念,总结出物理规律.因此,物理实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脑动手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训练的过程.要加强实验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要求: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②会正确使用仪器;③会作必要的记录;④会根据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希俭 《中学理科》2005,(10):75-76
2005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的命题特点总体概括为:(1)部分试题源于基础知识,注重学科内综合;(2)突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以基本操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采取多种途径给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自行筛选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4)凸显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材料、能源等方面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现具体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教学功能指的是物理实验在数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效能。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教村和实验实例,对物量实验教学功能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关验验证规律,突破教学难点;袁验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实验教学,体现实验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劭暕  热带鱼 《求学》2023,(5):36-38
<正>讲述人:杨劭暕(动物科学专业)、热带鱼(动物医学专业)学科门类:农学类适合人群:不怕脏、不怕累,细心、有耐心;喜欢小动物,对生命富有责任感;对生物学感兴趣、不晕血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3+3模式中,一般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一即可,3+1+2模式中,首选科目要求必选物理,部分院校对再选科目要求为化学/生物二选一;2024年新高考,必选物理和化学;2023年老高考,仅招理科考生  相似文献   

18.
理化生各科作为实验科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重任在肩.也许不久的将来将会设立一门综合理科实验课,作为这一切的前期理论和知识的准备,我将初中《化学(全一册)》(人教版)(以下简称《化学》)和初中《物理(第二册)》(人教版)(以下简称《物理》)相交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对比,并提出本人对物理、化学的教学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明确规定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两个部分,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着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的培养的现象,物理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抓起。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提高洞察分析能力;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启迪与开发其创新思维;学会利用类比、假说和理想化模型,说明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