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昊  杨静 《科教文汇》2009,(15):268-268,27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的安全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涉及网络安全领域有很多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协议分析等,而这些问题的实现都需要依靠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在对系统下的数据包捕获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数据包的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太网数据包采集主要目的是对已经封装好的数据本身所携带的标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对每个数据包的监控来达到清除无用包和有害包,提高网络吞吐量,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的安全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涉及网络安全领域有很多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协议分析等,而这些问题的实现都需要依靠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在对系统下的数据包捕获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数据包的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VC和MySQL软件开发平台,采用数据包的分层挖掘技术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太网数据包采集主要目的是对已经封装好的数据本身所携带的标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对每个数据包的监控来达到清除无用包和有害包,提高网络吞吐量,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Winpcap网络开发包使应用程序绕过协议栈捕获并传送网络数据包,实现了数据包的循环捕获。基于Windows平台,用VC++6.0实现界面设计,并运用ADO技术与数据库连接,实现了数据包实时分析和数据的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网络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讲述了网络数据包捕获的原理,并研究了数据包捕获在Unix和Windows环境下的常用技术,着重讲述了套接字技术和第三方捕获开发包枝术.  相似文献   

8.
NDIS中间层驱动功能强大,是个人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利用NDIS中间层驱动截获到主机的数据包并进行分析、过滤掉有威胁的数据包的工作流程及程序。  相似文献   

9.
网络监听严重威胁网络通信安全,但是传统基于流量分析和特征分析的检测技术并不能高效地探测出局域网中的静默监听。基于数据包污染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网络监听探测方案。通过在主机端构造损坏的污染数据包,使网络监听无法正常处理网络帧而产生出错反馈,从而使其脱离静默状态以便于探测。为提高通信质量,还提出了加密/非密双信道模型,有效地避免了数据包污染对正常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数据包捕获无论是在网络安全还是在黑客攻击方面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通过使用数据包捕获可以把网卡设置于混杂模式,并可实现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能效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当设定的数据包长度较大时,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出错的概率就会较大,而采用较小的数据包时,又会导致过多的控制包.如何通过设定数据包的最优长度进而提高节点能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往对数据包长度的设定一般是基于大量的数值、实物模拟,本文则尝试通过构造最优化模型来揭示数据包长度与无线电收发部件、通信信道、通信协议等因素的内在关系.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说明了数据传输量与最优包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TCP、UDP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如果在内部对代码段进行检查或修复系统挂钩,通过HOOK API截包技术基本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WINSOCK2SPI技术就完全胜任对特定网络应用程序数据包的拦截任务,而且实现简单效率高,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13.
对多种类型的网络数据包进行识别,要用到多字符串匹配算法。把AC_BM算法应用到数据包识别中,并对算法加以改进,使其比原算法占用更少的内存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黄勤 《科技广场》2012,(8):70-72
ICMP协议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层协议。本文通过对ICMP协议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数据包结构的解析,使程序开发者掌握网络环境下主机扫描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了集散系统中下位机要接收的与CPU无关的中间代码,以自动运行方式为例,给出具体的数据包格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于Linux主机的防火墙的数据包捕获模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Linux主机的防火墙总体设计及实现原理,接着阐述Linux下的数据包捕获模块结构与原理,并详述其具体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当前Linux防火墙的发展状况及分类,给出了Linux网络防火墙Netfiher在IPV4网络环境下框架挂接的结构及数据包的传输流程,并描述了在挂接点上注册的钩子函数的功能。最后结合Netfilter处理数据包原理,介绍了简单防火墙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采用概率统计为基础的链接数配对方法,由于网络链接时间段,隐通道网络波动幅度大,监测时间间隔测量不准。提出一种C/S架构隐通道网络波动下基于有界抖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基于有界波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优化通道容量和抗检测性之间的关系,调整接收方测量时间间隔与发送方发送的时间间隔,使其达到一致。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避免网络波动的影响,通过调整监测间隔时间步长,使得数据包传输误码率降低为0,规避了网络波动影响,提高了C/S隐通道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量的识别是流量控制、计费和内容安全等需求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适应当前网络急速增长和解决当前网络威胁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以深度数据包检测(DeepPacketInspection,DPI)为主要识别技术,结合端口、统计等多种识别技术的识别方案。以谷歌的GoogleTalk为例,对各种场景的应用和采用不同协议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精确地识别各种类型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公交客流信息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遍运用,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的公交客流信息采集技术愈发成熟。本文介绍了利用Wi-Fi无线探测数据包收集公交客流信息的基本原理,并且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Wi-Fi探测数据包信息与实际的公交客流信息还是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