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天文学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也是科技发展史中璀璨夺目的块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卓越的天文学家。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农学、医学、数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自然科学。(1)六十干支表亦称六十甲子表。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文观测以制定历法,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  相似文献   

2.
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给出定朔算法的现代模型和重建模型,并依此分析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合朔推步算法,梳理了从《乾象历》到《大统历》中国传统历法中合朔算法的变化和演进过程,指出中国古代大多数历法的合朔算法都是不完整的,仅有《大业历》、《皇极历》和《大统历》等少数几部历法的算法与重建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3.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六经”之首,是我国古代含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其中保存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更以其绝人之资,晚而喜《易》,读《易》而韦编三绝,对《易经》作了全面、深入的阐发,写出了《易传》。为《易经》的研究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易经》、《易传》合称《周易》。近代学者们研究发现,《周易》与数学、历史学、文学、天文学、物候学、遗传学、中医学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广泛地传播到国际科技知识界,启迪出许多新思想、新技术、新课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李大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也都曾从《周易》中得到过启示。  相似文献   

4.
《周易》虽然起源于占筮,但它凝聚了先哲对自然和社会的见解。从《左传》解《易》,可以看出《周易》的辩证观点和思想内容,对先秦史学的积极影响。《左传》反映先秦史官利用《周易》的变通观点,认识历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普遍法则;反映史官通过占筮说卦,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用《周易》辩证的思想方法,预断历史前途。先秦史官还借助《周易》对古代社会生活的记载来说明历史;通过解《易》,展开对人物的评论。《左传》有些解《易》内容,还表达了“物生而后有象”的朴素唯物思想,反映出当事人重客观实际,不一味迷信占筮的现象。先秦史官通过解《易》说史,吸收了《周易》的合理内核,锻炼了辩证思维,培养了变通史观  相似文献   

5.
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李平《<周易>与<乐记>》《周易》为六经之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正宗,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从中国古氏乐论的角度看,受《周易》影响最深的则为《乐记》。首先,“《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是《周易》哲学的总纲,是贯穿天道、地道...  相似文献   

6.
古史辨派是活跃于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为了揭示有关中国上古史记载的真面目,该派对包括《周易》在内的诸多古代经籍进行了考证。其考证《周易》的目的,是“打破汉人的经说”,“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为此,他们重点讨论了《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和作,《周易》经传的性质及关系,孔子与《周易》经传,《周易》一书的结构等问题。这些讨论对于传统易学造成了极大冲击。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他们的考证难免有疑古过勇之讥。但其求真的精神和实证的方法却对本世纪中国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哲学认为,在"混沌"或"太一"中创生了阴阳,衍生出天地万物。老子与孔子形成天道观的时候,都受到了远古历法的影响。古代流行的盖天说与浑天说都受到远古六龙历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六龙历也是《周易》形成的天学背景。立足于古代地心说的左旋说与右旋说的争论,涉及到唯物主义经验论导向的历学家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导向的儒学家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2013年海南高考历史卷第26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历法和天象观测的知识,试题以古代历法和天象观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切人点,第(1)问要求“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谁重视?主要是政府重视,其实是考查政治对历法和天象观测的正面影响;第(2)问则要求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虽然也有古代科学“注重实用性”的因素,但材料揭示的主要是政治因素,反映了政治对历法的负面影响。现行的高中课程内容体系将政治、经济、文化分开叙述,此题比较巧妙地将割裂的模块知识联系起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此题在材料的选择、剪裁和运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讨论方便,兹将此题材料全引如下: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275页)为什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为什么有许多人轻视哲学社会科学,以至于我们有必要反复强调它们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全面讨论这两个问题需要广泛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实际情况,本文仅就其中一个方面谈一些认识。邓小平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文选》第2卷,48页)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文化典籍,它在思维科学及认识论方面的价值,以其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影响已日益被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和重视。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易”有“交易”(穷究事物之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其萌芽期可能在殷周之际。《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1.
《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周易》影响源远流长,上自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和诸子百家,下及苏轼、刘熙载、王国维等,他们的美学及文论思想,均可见《周易》所遗留的演进痕迹。学术研究必须探本溯源。因此,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及文论发展,必须自《周易》始。本文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地概括了《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发展的十大影响,旨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白龟讲到八卦,从八卦说到《周易》,这是羲黄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值得重视的大课题。 在前一讲中,对白龟与八卦,已经做了初步的交待。这一讲,我想说说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周易》由大致成书于殷周之际的“本文”<《易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成就突出,产生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果。据此回答l一3题: 1.我国下列天文成就,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有() ①最早记录太阳黑子②最早记录哈雷彗星③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2.下列对我国古代历法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张衡发明地动仪比欧洲人早一千七百多年 B.《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C.《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D.《太初历》的问世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3.在中国汉唐文化中,对世界文明发展进步影响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的发明B.造纸…  相似文献   

14.
《周易》的阴阳之道对古代文学风格主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选修)中的两处错误●福建李强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有两处错误,此书问世已久,时至今日,未见有人道及,实属遗憾!《中国古代史》第4章《春秋战国文化》第38页,在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中说:“战国时期,随着天象观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中的阴阳之道天水市第二师范学校薛世昌,程天启阴阳之道者,宇宙之大道也,它源于《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人生的一个最深刻最本质的认识。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第一次明确地表述了这一对世界人生的规律性认识,他说:“一阴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博大精深,代表作首推《周易》。“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中国言《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者折中于(孔)夫子;可谓至圣矣。”(同上)上下《彖》,上下《系》,上下《象》;《说卦》[乾](卦)《文言》、[坤](卦)《文言》加《序卦》;《杂卦》;共称十翼;合称《易大传》。系:联系、系统(体系):联系成一个统一体。《系》全称为《系辞》,辞,与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1988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对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指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我国天文历法的变革史,就是这一真理的有力证明。天文历法,是自然科学问题,但是围绕历法改革问题,却展开了尖锐的政治斗争。在我国古代,历法的颁行,是统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因此,对改革历法的态度,也就成了政治路线的一种反映。谁说自然科学是超政治的呢?! “颜渊问为邦,子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论语》)夏代的历法,被孔老二规定为治理国家的头一条准则,在历法上也要“法先王”,“遵古制”。孔老二“克己复礼”的那个“礼”,是奴隶制的各种典章制度,其中也包括历法制度。孔老二的政治路线,连同他在历法问题上的主张,为后世一切反动派所继承。历法改革几乎没有一次不要经过反对反动势力,反对因循守旧、信古疑今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