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珺 《网络传播》2007,(9):46-47
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评选延续了首届网络新闻评选的基本标准。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评论及专栏(论坛)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期展现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发展的基本状况。2007年5月下旬,我国各级新闻工怍者协会及中央新闻单位共计报送16件网络新闻评论、20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参加了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经过复评阶段的评选,6件网络新闻评论和4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进入了中国新闻奖最后的定评。  相似文献   

2.
传媒书架     
《新闻通讯》2011,(3):64-64
书名:《获奖评论赏析:兼谈评论的写作技巧》 该书收录了1980-1987年“全国好新闻奖”评论作品及赏析文章共16篇。收录了第1-19届“中国新闻奖”及赏析文章共124篇。全书按“中国新闻奖”评奖分类分为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三大部分,并按其发表时间由近及远排列,先赏析文章,后附原作品,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方法指作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分析、评价对象,进行思考、判断,提出见解与意见,形成立论思想的原则和方法。它最终实现在作品上,体现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所以,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之立论思想的特征的分析,可以透视其写作的立论方法。本文选取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和获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为分析、比较的基本资料。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其获奖的报纸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主流面貌,表现出其各自基本的写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均为2005年的作品。该年中美两国没有大的突变事件,两国的新闻评论写作都在常态下进行,能表现出它们一贯的特点。获中国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言论、副刊言论,共21篇;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评论作品为社论写作、评论、文艺批评,凡30篇。两国作品的体裁样式接近,可比性较大。就实际而言,新闻评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表达立论思想的核心范畴的特征、评价对象的尺度、立论的态度取向几个方面,它们分别标示思考的张力地带、先在的主观操持和写作旨趣及风格。这几个方面,是本文分析、比较的基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从今年开始,中国新闻奖增设了“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两个评选项目,“网络新闻专栏”参加新闻名专栏项目评选,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据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0%的网友赞成中国新闻奖给网络媒体一个席位,这次新闻奖的名单上出现了网络媒体,可谓是众望所归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网络新闻评论自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开始进入其评奖范围,至今已评选12届。12年间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网络环境风云突变,这期间有哪些网络评论作品最受中国新闻奖青睐?这些作品有何特点?本文将以词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NLPIR大数据平台对一等奖获奖评论展开数据挖掘,勾划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脉络,并对未来评选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闻的风格铸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申凡 《新闻前哨》2007,(8):65-66
2006年度湖北新闻奖网络新闻奖评选参评作品49件,评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其中,获一等奖的两件作品,选送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获银奖,并入选中国新闻奖的定评作品。  相似文献   

7.
薛涛 《视听界》2010,(5):89-93
笔者有70多篇评论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政府奖以及江苏新闻奖、江苏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在新闻评论创作的实践中,深感有些记者不能从宏观的层面去审视和剖析个例,茫然于个例的甄别,困惑于个例的组合,因而葬送了许多可能成为优秀作品的个例,十分可惜。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在写作中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生活,表达意见与见解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评论的写作风格首先表现在选题上,是谓选题风格,指作者观察现实社会,选取评议对象,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写作风格规定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而最终实现在作品上。通过对作品的品读与分析,能够透视其写作风格。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基本面貌,体现其各自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一直倍受媒体的重视,它更是被誉为传统新闻领域的"灵魂"。而网络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评论中的新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多年来一直检验着中国新闻业的质量。自2006年网络新闻评论加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范围以来,其获奖作品也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本文笔者将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解读网络新闻评论,分析目前网络评论作品的现状,并且探讨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有房啦》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齐鲁晚报新闻摄影作品首次获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在评选标准中明确指出网络评论要有鲜明的网络特色。但从第23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作品获奖作品看,评奖的角度更多的是单单的新闻评论的角度,很少结合网络媒介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邹玲 《新闻前哨》2006,(8):11-11
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7月18日揭晓。网络新闻作品今年第一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最权威的新闻奖项,代表了中国主流的新闻价值理念,所评选的新闻作品在某个或几个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想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展示事实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一、6月1日至2日,我作为评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0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这次评奖活动,是自1998年首次将报纸副刊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以来,举行的第4次评奖。为了与中国新闻奖的总序数保持一致,采用了统一的“第十一届”序号。在全国2000家左右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大部分都辟有文艺副刊。随着报纸为适应人民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调整,以及报纸多版化的发展趋向,报纸文艺副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评委会,顺应副刊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9,(12):9-9
本刊讯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浙江省选送的参评作品中,温州晚报专栏《雪君工作室》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杭州日报副刊作品《1980年,四个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另有9件作品获二等奖,5件作品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作品《磐小药西游记》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三等奖,是金华市新媒体作品细分类别的首个中国新闻奖。金华日报社该作品创作团队创新思维、谋篇布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实现“微”场景中见大道,“微”话题中有大义,“微”作品中显大势。  相似文献   

17.
第22届中国新闻奖经过紧张的评选,终于尘埃落定,共有291件优秀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特别奖。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2011年中国新闻界的优秀报道成果,获奖当之无愧。作为此次中国新闻奖的评委.笔者感触良多。最深的体会就是:优秀作品,是获奖的通行证。A、“优秀作品”的价值认知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新闻作品的最高荣誉奖,如果作品达不到一定的水准,要想获得这个奖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作品在有关媒体及有关团体报送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时.又要经过八九十个评委的初评与终评.质量差一些的作品肯定要遭淘汰。可以说,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新闻奖对于获奖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新闻作品报道手法也在不断地求新,从首届中国新闻奖到第17届,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贴近受众。  相似文献   

19.
广播评论是一个广播电台节目的旗帜,也是新闻奖评选中的重头。笔者创作的广播评论作品曾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还有数篇曾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如何创作一篇优秀的广播评论。  相似文献   

20.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大众日报2010年7月19日一版上的《留白的艺术》一稿,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调研式的评论。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年来,经济区建设是否坚持为科学发展创造新样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