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28日,由亚太文化促进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主办,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三百多名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名家,欢聚一堂,切磋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20日至22日,由国际武术文化研究院、中国武术文化促进会、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中国双节棍国际联盟、武术世界网、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湖南中医药大  相似文献   

3.
《武当》2013,(8):9
入录: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当代武林名家大典中华武术三十年大型画册"武当百杰"中国武术七段蔡春明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江苏省泰州市人,就职于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现任江苏省武协副秘书长,北京孙禄堂武学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著名武术家黄万祥、刘树春入室弟子,泰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泰州市孙氏武学研究会会长,泰州市海灯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4.
冬季话长跑     
栗晶 《中华武术》2006,(2):59-59
北京中和健身书店是中国武术协会下属产业,成立于1996年,以专营各类武术书籍、音像制品、武术器材为主,目前书店拥有中国武术相关书籍百余种,武术各类音像制品上千杂种,是目前国内从事武术图书、武术音像制品销售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性书店。常年为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和国外习武者提供便捷、全面、周到的专业化武术文化产品服务。同时本书店还从事图书音像邮购订购的业务,以及接受各类预定业务,并代理各类武术机构团体、名家作者的有关产品。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共塑爱我中华,爱我国粹,拼搏向上的民族魂魄,由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国际武术文化研究院、中国武术文化促进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武术协会、武术世界网、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湖南功夫王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当》、《搏击》等单位斥巨资倾力打造的"第  相似文献   

6.
若愚  武俊  刘伟 《武当》2009,(12):I0001-I0001
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主办,武当山武术局、武当杂志社、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太极拳协会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地化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华夏武术精英演武大会于11月6日-8日在武当山逍遥谷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化研究所、贵州省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太极拳协会、湖北长江文武学校等十几支代表队的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七八家武术相关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各路武林豪杰竞风流,共同演绎传统武术之魅力。  相似文献   

7.
冯春 《中华武术》2004,(11):56-57
近期,武术名家著书立说蔚然成风。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王世泉的《八极珍传》(暂定名)现也已完稿。他的挚友、著名武术教练吴彬在百忙之中欣然为王世泉的大作作序,这在他几十年武术生涯中尚属首次。他认为,武术名家不少身怀绝技,在长期习练、传播武术的实践中,不仅继承了前辈流传下来的优秀拳法,而且也积累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8):36-36
北京鸣生亮武术技击俱乐部落成典礼暨武术名家联谊会于2006年6月25日,在北京市大兴区电讯培训中心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院院长张耀庭,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毛新建和大兴区武术协会的有关领导,有来自北京市和外省市的部分武术名家代表、媒体记者和相关人员,共一百余人。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6,(7):1-41
由福建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武术馆承办的第二届华夏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将于2006年8月21日在福建省惠安县体育馆举行。此次比赛设套路、散打、武功绝技等项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武林精英将决战崇武古城,夺取“华夏武术散打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马俊祥:甘肃省武山县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传统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六段。现任湖南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武状元功夫会顾问、世界传统武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新加坡中国功夫学院客座教授、国际武术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WCK国际搏击联合  相似文献   

11.
清明前夕,北京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术九段吴彬.北京武术院教练、武术七段孙长立,香港武术联会首创注册人、香港海外体艺发展中心卢伟强MH主席,统领香港20多个武术团体的精武体育会郭培佳主席,热心推广武术文化的广东长城文化传播公司的军旅作家黄计钧、李东北一行赴广东罗浮山踏青,畅谈中华武术文化,共商繁荣武术大计。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文化角度解读武术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文化在开幕式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术也借奥运这一平台在第29届奥运会上展现了风采并宣传了武术的精神内涵,尽管它不是奥运会正式项目,但是我们向全世界宣传武术的步伐又进了一步。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中国文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武术运动发展来解读武术文化特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热爱武术。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武当》2013,(1):2-F0002
徐州尚武之风兴盛,武术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是中华武术文化发祥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起源或流传于徐州民间的武术拳种有37种之多,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28.7%,是中国武术拳械门派的富集地。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2):8-8
新年伊始,京城武术百花园又开了一朵雪莲花,以著名武术家吴彬和八级拳名家王世泉命名的“吴彬世泉北京国际武术俱乐部”经过各方专家长时间的研讨,精心策划,于2006年1月8日正式挂牌,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国际武术俱乐部,也是推广,普及武术运动的新尝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首任主席李梦华,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以及中国武术协会、北京市武术协会,京城49个拳种研究会,首都高校代表近三百人出席了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15.
“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联合推出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消息一经刊出,报名十分涌跃。我们在讲堂开课之前专门采访了报名的部分学员。看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怀有怎样的感情,对我们的名家太极拳讲堂报有怎样的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追美揖欧”式“中华新武术”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战事失利和外交残败,国人开始透过物器层面,审视民族心理价值,思辨民族孱弱的历史根源。伴随东西文化论争,有志之士纷纷提出了尚武主张,例如马良组织武术名家创编了中华新武术。通过史料研究发现,中华新武术促进了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迁,使武术传承方式更加开放,为旧时武术教学提供范例,促使武术文化属性的转变,是体育化标准化竞技武术的发轫,是追美揖欧急功近利民族心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以弘扬中华武术为宗旨,为国内外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提供武术交流平台,由世界传统武术联合会主办,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华夏武状元国际争霸赛于4月18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开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加坡、香港、澳门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63支代表队、600多名运动员参赛。  相似文献   

18.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4):54-55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立“名家信箱”栏目后,陆陆续续接到许多武术爱好者的来信。这些来信除了表示欢迎建立这样一个和武术名家沟通、联系的园地外,并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武术爱好者还提出,希望能颂这些武术名家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武术名家们后,他们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深深感动,表示愿意解答武术爱好者们的问题,帮助武术初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设项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是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融摄的产物,竞技武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将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以及丰富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希望国际奥委会能吸纳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20.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