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索洛方法,从C-D生产函数出发,将资源和环境作为投入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了1990-2010年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考虑资源与环境约束后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小于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度,并据此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区域性资源节约与环境要素约束下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导致传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依赖型经济增长停滞的根源在于资源耗损特征与存量有限、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不可流动、生态资源要素自我修复不可替代、知识资本与创新能力局限、劳动力要素生产效率递减等瓶颈阻滞经济增长.得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9—2018年我国GDP以及各要素投入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每年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其中,我国的资本要素贡献率最高,年平均值高达55.62%;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总产出的贡献率年均值为42.54%;劳动力的贡献率最低,年均贡献率仅为1.84%。  相似文献   

4.
以专利授权量、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作为产学研合作绩效的产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云南省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才投入、基础设施水平、科技财力投入对云南省产学研合作绩效具有正相关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人才投入的影响次之,基础设施水平和科技财力投入的影响最小。因此,必须保持云南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证云南省产学研合作绩效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菲德模型,收集1996至2005年的数据,对河南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进行了估计,发现河南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外溢效应均较高,而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贡献不显著,说明政府在加强对教育系统投入的同时,还要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发挥好教育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6.
选取安徽省1990-2006年数据,以进口、出口和FDI作为对外开放的替代变量,并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安徽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传递的,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较小,目前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创新人才——创新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关系基础上,利用安徽省2001—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经济产出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投入、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关系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19.0计量软件,实证分析上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是安徽省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劳动力数量投入贡献率低、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投入.提出树立人才为先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投资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等,实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本文试图从静态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经济学意义 一、自然资源又称天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来生产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物质要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虽未开发利用但已经过勘探和评价的物质和能源的储量,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广义的自然资源则指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要素和条件,除上述的土地、森林外,阳光、空气等也属于广义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可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通过微观生产要素所产生的间接效应,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其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通过影响资本与劳动配置效率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依靠制度要素投入增加的"效率型"模式,但制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日趋衰减,下一步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的自由经济环境建设与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宏观经济研究的经典模型,首先建立了政府生产函数,即政府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社保投入和非社保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而且社保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非社保投入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西三都澳海湾是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一定范围的深水航道.文章从水体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依据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关文献,对三都澳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海湾的物质生产、固碳、水体净化、旅游科研、提供生境和货物运输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都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2.22亿元,目前物质生产的功能最高,其次是港口和旅游资源.依据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析结果,认为渔业生产应该提升养殖水平和控制规模,而闽东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未来开发可极大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因而对海湾的规划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三都澳海湾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论草地资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原因是不让市场价格反映经济资源的价值的话,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失灵的原因就是不让市场价格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草地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确定草地资源的价值实体、价值量,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能够证明草地资源的价值,从而为畜牧业经济低代价增长、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背景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需通过“新科技”“新模式”“新资源”“新服务”等新动能的转换,实现自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大更广范围的开发利用。“沂蒙精神”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该资源的开发,需结合其资源禀赋,包括自身特点、价值、类型等,通过加快数字转型、变革思维模式、完善人才战略、重构服务体系等路径,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完成开发利用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就是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成果,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新疆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要素优势,以地区分工为基础,以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为中心,沿着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轴线,通过经济幅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从而形成统一的生产流通网络,推动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论证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规模和效益、区域产品质量和生产方式、区域产业分布、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阐明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在组织区域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物生产领域广度的扩展,资源开发功能深度的挖掘和经济价值高度的升华三个方面系统归纳了我国现今生态农业模式的多种类型。举例分析了不同模式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并着眼于建立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论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锋  李铁伦 《天中学刊》2002,17(2):51-53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仍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基础,而且不同类型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仍须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缺陷在于低估了自然的反作用,没有把环境成本计算到经济成本之中,并把自然资源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仓,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及其自生、再生和共生。生态经济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表现形态,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各种困境的一种理念及其实现途径的具体模式,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类从传统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生态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必须建立在法律特别是经济法律的基础之上.目前,许多西部省区在提升本地经济实力的过程中有四个突出问题急需用相关的经济法律来解决.第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依据基础经济法律制定诸如调整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产业结构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策.所有这些产业调整的策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同时减少危及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失业问题.第二个是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强化土地、森林和草原等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予以解决.第三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最后一个科技和教育发展问题必须靠制定足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和教育投资的法规和政策方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框架下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一直是以研究稀缺资源为中心的,而现在的稀缺资源已从劳动和资本开始变为自然资源.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仍以资本和劳动为内生变量,而将自然资源作为外生变量,因此,在此情景下就需要对新古典经济中的生产函数进行相应的修正,将自然资源外生变量内生化,把它作为生产函数中的内生变量来对生产函数进行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