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人类已步入以网络化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但信息异化现象的产生,也使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摆脱和扬弃信息异化的控制,防止信息异化现象的出现,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论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从身心两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异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指出了如何在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理性化因而是术的时代,有效性是它的特征.术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益处,但它渐渐地成为主宰和控制人的力量.本文从科学、技术和管理三方面指出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不仅给人类带来辉煌和希望,也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与威胁,它越来越脱离人类的控制,甚至可以说科技已经异化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科技异化在给人类带来危机和负作用的同时,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即它以一种陷阱的形式隐匿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时刻警醒着人类不要依赖技术而妄自尊大、称王称霸,不要依赖技术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破坏生态,时刻警告着人类要限制对技术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因技术使用者的差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现代人类实践受到信息技术创造的产品及其建构的关系的限制和奴役,当前社会出现了各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根据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四种分类、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伦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信息社会存在实体上的技术异化和信息异化形式。认识上的精神异化和心灵异化形式,实践上的制度异化和交往异化形式。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有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而科学发展观更是以价值观作为依托和指导,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不仅使人与自然陷入对立处境中,也凸显了人类自身价值观的缺失和异化。弱化技术异化,必须以合目的性整合失当价值观,确立合目的的社会价值观以及技术价值评判规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原始统一关系,到近代人支配自然和自然的异化,再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意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奴隶.单从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并不能合理、科学和准确地把握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易经>、<道德经>中自然哲学思想的分析,以及美学中对美的理解,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异化也日益侵袭着网络的安全.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异化的现象、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如何控制网络技术异化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NBIC会聚技术的“后人类”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聚技术的兴起,在欧美各国引发了“后人类”热议.“后人类”技术的“善”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恶”的效应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技术主体——类的消解以及技术客体——技术异化诠释了其负面价值.在资本逻辑推力下,后人类主义借助于高新技术手段,一路高歌猛进,书写了“后人类”技术调控难题的沉重画卷.在发展会聚技术的同时如何调控好它,将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异化人类的牢笼.问题在于城市后面的制度,以及与这制度不断互相衍生的文化.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希望人类最终能得到人类的完美城市.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是实现劳动主体价值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劳动者的需要之间严重的相悖关系,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个范畴.本文分析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环境生产中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对于实现人的价值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指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才能全面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以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开端,对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是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否定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的历史就是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上所出现的"文凭热"现象,意在说明文凭异化的后果.并试图探讨扬弃文凭异化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自我持存的目的 必须通过控制自然来实现,结果导致了外在自然及内在自然受到严格的控制;技术是人们控制自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其发展中逐渐成为控制人的异化力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控制自然遮蔽了对人的全面控制,由此形成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内在逻辑,即"控制自然"的目的 走向了"控制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领域的技术异化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弱化甚或消解技术的异化迫在眉睫,但由于教育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的特异性,直接导致了技术异化特异性的存在,这使产生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弱化技术异化的理念和举措在教育领域中不再完全适用.分析教育实践的特异性,探讨技术异化特异性产生的根源,进而给出相应理念和举措,成为弱化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唯一选择.经过分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分化及其隔阂的产生,以及当今教育背离其本质属性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蕴的丧失,是技术异化及其特异性产生、恶化并彰显出来的直接原因.而我国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又是这二者产生的"温床",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克服教育的这种实用主义倾向,才有可能扼制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入手,通过比较工人劳动的异化和学生在应试环境中学习活动的异化,认为可以将由分数控制的应试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理解为教育的“异化”,但不宜将教育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问题.造成教育异化的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但异化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依然具有片面但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本是人造物,现在却反过来奴役人类,这就是生产力的异化,它集中表现为利己,利他又利天的生产力异化为损人,损天又损己的生产力,它的根源在于人的经济人特性,归根到底是人本质的异化,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资本的稀缺性是生产力异化的条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会发生生产力异化,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控制生产力的发展速度,途径和方向,把人从被异化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的,这就是生产力的复归。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日益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其技术与人性的双重异化也日益凸现,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异 化和人的技术异化的实质和表现,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兹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资本批判这三个方面展开了对资本主义劳动的批判。高兹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人类的本质,揭示在这种制度下劳动极端异化和人的生活极度受压抑的状态,随之提出了一种激进的劳动解放思想,认为应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运用的方式和目的,实现对资本的控制,以及将社会从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观和幸福观,实现劳动价值和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是个充满悖伦的世纪.一方面,它给人类对自己的能力以极大的信心,另一方面,它又对人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给以极大的怀疑.人类有能力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使其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超过前人数千年创造的总和,但却无力控制自我的异化,诸如永无止境的征服欲,占有欲,以及给人类以毁灭感的战争.人类欲壑难填,导致了伤痕累累的地球的资源迅速枯竭,人口膨胀、森林锐减、沙漠扩张、物种灭绝、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为表征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如德莫克利斯头上的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曾经创造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人类,还有能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人类共同的  相似文献   

19.
纳撒尼尔·霍桑早在其小说《七角楼》中着力描绘了一幅人类孤独和异化的群像,其中主要人物由于自我原因或社会原因被疏离、异化,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孤独,也为了摆脱孤独,走出被疏离、异化的窘境而努力、苦苦挣扎。霍桑对人类孤独与异化的生动描写以及对走出这种窘境的探索体现出《七角楼》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劳动异化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形.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阐述了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劳动异化下工人所产生的恐慌.进而得出结论:异化劳动不是永恒的现象,它只是工业史上一个必经的阶段,最后提出消除异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