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下地理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下地理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追求。一、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构建人文理念地理学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许多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被隐含在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因而需要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地理表象,逐步将对地理事物和区域差异的感知升华为人…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 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很好地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怎样在阅读教学 中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而不发生偏颇, 一直是小语界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在阅读 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 性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 性融于一体,达到人文教育的无痕化。本文辑 录了几则成功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来实施人文 教育的教学片断,并试着从操作层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职业人的潜能,具有促进与导向作用。人文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故而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显得及其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5.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08,(25):33-34
人文教育对于青少年一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当前,由于我国中职教育过于重视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必要的人文教育,使得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修养不足.本文分析探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施予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是我们学会与人交流,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广大小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们今后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世界意识、人格意识。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包括: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与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围绕这一基本功能进行。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倡导人文价值观念、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品质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教育渗透,无异于人失去了灵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养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习惯,努力追求其内隐的深层文化本质,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谓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及平时积累,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谈一些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是追求教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是努力使教师和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人和自然、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和一境界的教育。人、环境、管理、制度,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人文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此,环境、制度、管理构成了我校人文管理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基点.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教学质量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如何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进而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如何看待自然和科学,我经过思考与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动力。化学知识的体系是无数科学家经过千辛万苦的探索才建立起来的。其间凝聚了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包含着科学家的成功和失败,倾注着科学家的痛苦和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向学生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勇于探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20):31-32
新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放置在人的素养养成上,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各项与兴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当有效发挥好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应当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信念和意志、个性与能力等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完善。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呢?一、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时要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同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总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各学科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制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时,首先应摆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澄清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关系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建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5.
廖春安 《陕西教育》2010,(11):47-47
教育对人进行改造.是一种彻底的人文关怀。数学教育作为教育不可舍弃的一部分.不仅要进行双基教学.更要深切地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把学生的人性的自然成长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让数学带上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陈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43+45-43,45
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促使学生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贯穿于人的思维和言行中的信仰、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能力、情趣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探讨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人文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与企盼。因此,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倡导与落实人文性的开掘与渗透,让语文课堂焕发人文的光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体验人文的美丽,让语文课堂焕发人文的光彩,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潘加卓 《语文天地》2014,(32):37-38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当中,如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已成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现行的语文课程涵盖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有些教师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只是硬性地灌输知识,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增添一些情感教学,让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人文性。传统的人文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现在发展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即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恰当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教育功利化倾向背景下,大力弘扬科学的人文精神,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是各学科教师  相似文献   

20.
吕玲 《职教论坛》2004,(27):57-58
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化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等)是判断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高职教育所开设的语文课应该由大语文观作指导,发挥传承文明,塑造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使学生养成较高人文素质的责任.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此加以落实正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