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程 《新闻记者》2005,1(4):28-31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后,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相似文献   

2.
陈栋 《今传媒》2010,(5):4-6
张昆,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  相似文献   

3.
虽然有关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没能在美国达成共识,但新闻教育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所有新闻传播学院确认无疑的.也正因为此,美国新闻院系都很重视引入有新闻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很重视新闻实践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媒体在美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是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新闻学"与"传播学"自始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传播学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归入到新闻学科之中,绝大多数院系被命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相关的专业划分与数据统计中,"新闻传播学"也被归入同一类别。[1]  相似文献   

5.
刘旻 《中国记者》2012,(5):91-92
2011年,湖北省作为全国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试点,开始了一种新颖尝试和探索。当年9月,湖北省委宣传部启动首届媒体记者与高校教师双向挂职活动(简称"双挂")。按照"送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思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五所新闻院系分别与《湖北日报》等五家媒体结对,五名青年教师走进媒体参与新闻实践,以改善教学;五名媒体记者走上高校课堂,以丰盈理论讲堂。试点效果如何?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张昆,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7.
郑晖 《新闻世界》2013,(2):143-145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比传统文科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行业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用人单位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出更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新闻人才,这对新闻传播学类的实验和实践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结合自身经验,利用国际级实验示范中心的平台,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和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8.
院系动态     
中国高教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五届五次年会本刊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五届五次年会10月11日~14日在新疆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界的百余名代表与会。会上,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何梓华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公布了3门2004年的精品课程,它们分别是李希光的《新闻写作》、丁俊杰的《广告学》、蔡雯的《编辑学》;还通报了拟定的“十一五”国家教材建设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材规划的情况。会上,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9.
胡翼青 《新闻大学》2007,(4):120-122
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课题研讨会"于2007年5月19日-20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4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新闻传媒与媒介生态"、"新闻业务改革创新"、"当代西方传播学前沿理论"、"新媒体及其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凌 《新闻爱好者》2011,(11):106-107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各个新闻类院系除了应该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体系建设外.还应当花大力气投入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中。目前,随着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各个新闻院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3家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倡议成立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2002年6月22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出任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任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由全国21家传播学硕士点所在院系组成,常务理事会也从中产生。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新闻院系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3.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链接式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连接与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新闻传播学是20世纪以后产生的新兴学科,与文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紧密联系,推广实施"链接式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在中国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现在许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大多是与新闻学合二为一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这种设置很具中国国情。笔者2002年-2005年在美国攻读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对两类学科有了一些粗略了解,发现“传播学”和“新闻学”在美国虽有紧密联系,但却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泾渭分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专业学生为何缺失新闻敏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给学生开设的新闻学课堂上,让学生把某大报上刊登的领导讲话和长篇会议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结果全班同学由于没有在素材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全班得了零分,惟一及格的是两位旁听生。李希光说,“看来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为什么失去了新闻敏感?为什么找不到新闻?为什么越学越糊涂?  相似文献   

17.
董伟建 《新闻爱好者》2011,(22):106-107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各个新闻类院系除了应该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体系建设外,还应当花大力气投入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中。目前,随着高校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环节,是对毕业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全面性的检验。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是延续文科专业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由于新闻与传播学是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科,采取单一的、比较讲求学理性的毕业论文形式,使得此环节与学科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就是与就业、成才产生脱节现象。再加上毕业班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正是毕业生实习、找工作或工作试用期间,许多同学无法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极大便捷,这就为毕业论文简单化、形式化地完成提供了可能。正是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传播实务类的两个学科——广告学、网络传播学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白贵  赵晖 《新闻记者》2001,(12):67-68
2001年9月22~23日 ,“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 ,包括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受众理论和受众调查问题。1982年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进行了“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以下简称“北京调查”)。从那以后 ,我国大众媒介受众研究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出…  相似文献   

20.
李杉 《青年记者》2023,(23):99-101
课程建设理应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语境给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和实践应用提出的要求。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为例,在关系视角下研究改革“首课设计”“内容库设计”和“过程考核”,调整学习目标、教学时空和教学效果的动态边界,发挥项目式课程改革的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