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转换策略。文章认为,宏观的文化背景与微观的个人因素使作为主体的译者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是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社会文化原因,并指出在当代跨文化语境下,异化翻译是译者的主流取向。  相似文献   

2.
晏丽 《英语广场》2016,(12):24-25
本文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英译为例,从文化翻译视角探讨了中医文化翻译策略,指出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认为从文化翻译视角看中医文化翻译,有利于在全球化浪潮下建立中医文化身份,扩大中医文化影响力,让中医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7,(3):88-91
译者的文化身份影响其文化态度,决定其翻译策略的取向。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文化身份兼具民族性和杂糅性,在英译《湘西散记》时,民族性的译者文化身份促使他们大量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传播中国特色本土文化;杂糅性的译者文化身份使得他们以更开放的视角对待翻译,灵活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让部分译文更贴近西方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高贝 《考试周刊》2009,(51):25-26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对译者主体性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结合林语堂的英文著作《老子的智慧》及其翻译思想,从译者的文化取向、人生哲学与审美态度等主体性角度,讨论并分析了译者是如何选择翻译文本、确立翻译文化目的并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完成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任务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诗词中含有大量文化内涵丰富的典故。李白《清平调》三首诗用了许多典故,诸如群玉山、云雨巫山、飞燕等,是难解难译的诗。本文运用韦努蒂的文化翻译策略,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六位译者对《清平调》中典故的不同英译,探讨不同译者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和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译文以异化翻译为主。这种翻译策略取向对汉诗典故的英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作为翻译行为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其文学标准、接受方式、社会意识形态等必然对翻译产生影响,形成译本不同的翻译取向,从而产生许多独特的译作;社会文化通过译者作用于翻译作品,译者对需译文本的选择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而译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从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翻译理论研究从"语言转向"到"文化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文化派"从译语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了外在因素对译者整个翻译过程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是绝对的。本文认为这种影响是相对的。因为译者内在因素如个人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因素都会左右译者针对不同翻译目的和译语读者选择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个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和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在原作审美体验的再现、不同背景文化信息的传递等方面,译者的文化取向。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是异化翻译为主,译本忠实于原文,更注重源语文化;而布莱克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归化翻译,其文化取向是符合目的语文化的特点、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译者主体性决定译者文化取向,进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译作的语言表达。我们研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首及屠岸和辜正坤的汉译本(含修订本),受益颇多。研究发现,译者所处时代影响翻译策略选择,译者文化背景影响译作语言使用,文化能力增强推动重译质量提升。文化取向影响了翻译心理和翻译过程。文化又因翻译而得到交流与传播、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要完成翻译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这样那样的束缚。对译者主体的情感、译者主体的文化取向与译者主体的文化身份对翻译过程中所作的规定与束缚进行分析,旨在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再创造”的“度”的把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量的国外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被引入我国,开阔了我国翻译界的视野。但同时,我国译者的素质培养却有淡化的趋势。因此在新世纪,如何培养译者的素质是翻译教学中必须要重新考虑和加以重视的问题。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践翻译中译语或译文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译者素质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双语基本功的巩固与提高,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展以及翻译理论的加深,而且前两个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分析了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论证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目的或者说翻译者的任务只是翻译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字面意思.那是远远不够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的翻译,是以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取代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就难以谈得上真正到位的翻译.指出应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翻译,提出了适合翻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钱绍昌教授提出的电影语言的五个特点,在考虑电影翻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译者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电影翻译应该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和译者要考虑电影翻译的技术因素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看待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社会建构的理论框架下,探讨职业化译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比翻译能力与译者能力的异同, 本文试图构建符合新时期译者能力培养要求的优选模式。文章认为, 职业化译者既要具备翻译实践能力, 又要具备职场应对能力; 高层次职业化译者能力的培养需以市场为导向, 以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为主要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参与真实或模拟环境下的翻译项目,可提升其翻译能力和职场能力,最终成为能适应市场、 符合国家文化“走出去” 战略实施要求的合格译者。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与从心所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沟通要通过翻译。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助于回顾我们的翻译工作 ,修订我们的翻译标准 ,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本文以汉语语文为例 ,从拆字、连珠联、藏头句、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出发 ,探讨汉语文的不可译性以及应对的方法 ,并举例评说 ,同时指出 ,就译者而言 ,原文文本是客体 ,译者是主体 ,所谓“信”,是指“译者 (必需做到的 )对原文文本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所谓“达”,则是指“译者 (必须根据自己对原文的全面正确理解 )用译入语如实地把原文译出”,由此可见 ,“信、达”是因人而异 ,是一个变数 ,任何译者都必需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翻译理论着眼于将原文看作“绝对标准”,主张译者应竭力摆脱主观性的控制,使译文忠实原文。这种传统的译论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参与作用,按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行为,无论在理解或是对现时目标读者的关照上,译者的主观介入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拟就"译者的地位"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和探讨,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一、译者处于边缘地位;二、译者处于中心地位。并对译者处于边缘及中心地位的原因进行浅要的分析,以期证明译者处于中心地位的必然行和合理性,并希望以此深化和拓展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地位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学习西方,译介外国文学是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时期翻译活动异常丰富,翻译思想异常活跃,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多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翻译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且转译盛行,理论意识明显增强。"五四"时期的译者大多兼具思想家、革命家和翻译家等多重身份,这使得翻译活动承担起多层面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文化底蕴.如何翻译好习语,是对翻译工作者的一大挑战.本文试从几个方面阐述做好英汉习语翻译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认知转向后的翻译研究更多地注意到译者的语言认知和双语转换机制,但对译者的“非语言认知”如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却关注不够.然而,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体验哲学还是现代主体性哲学抑或是翻译学科框架的本体论哲学,都为译者认知研究的社会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知范式下的译者研究,不仅应继承文化范式下对译者主体身份的关注,而且应从跨学科角度借助社会心理学来考察译者的群体身份和社会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