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深受经济因素、政府制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因素为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地方政府财力要求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责任意识关系到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效性。以政府制度为例,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监督机制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机制因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体制因素;区域政策管理机构与职业教育政策管理机构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组织因素。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而城乡的职业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职业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针对性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有效结合区域的经济特点,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是现在职业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主渠道.但由于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办学模式单一,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不够,缺乏全新的高职办学理念,从而限制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发挥人才和条件优势,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库和孵化器;重视科技成果的研究、吸收与转化,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要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下,职业教育要实现嵌入区域经济发展,即在多重制度系统中,通过各相关组织的能动性与互动性,逐步形成的松散耦合状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脱嵌的症结在于专业建设中地方政府内部的经济绩效竞争,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企业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与学校追求知识外在符号的冲突,产教交互中企业所处集群企业社区与学校所处城市民生社区的价值错位。对此,制度逻辑下职业教育嵌入区域经济需要转变职能部门行动注意力基础,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的宏观统筹作用;建立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对区域产教协同的纽带作用;塑造校企协同交互的社区制度环境,发挥空间对区域产教融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职业教育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有力作用。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人才产出速度、人才输出质量、资金投入规模、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增长速度、发展需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不相匹配,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应发挥各自的推动作用,力促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学者更加侧重于笼统地分析人力资本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经济作用.为此,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职业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能够明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特色是地方职业教育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地方职业院校应吸收区域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创建职业教育品牌,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无锡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中小企业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小企业规模经济发展不充分,缺少品牌和核心技术,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逐步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针对职业教育地位低、投入少的现状,政府要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调节作用,统筹规划、政策、资源,确保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职业教育学校要完善职教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计划与课程体系的超前性和实用性研究.把职业教育与中小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对学生加强和开展诚信敬业教育,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导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重学轻术”的文化,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各方面的保障,政府要完善现有的法规和政策,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支持和投入职业教育,培养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要研究探讨政府协调管理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鉴于职教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本文提出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向;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构建开放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等思路。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地方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山东省输送人才、科研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责。但山东省地方高校在区域服务方面还存在受地方政府制约过多、投入不足,与企业合作观念存在偏差以及社会服务观念有待加强等问题。山东省地方高校应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高校要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应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加强与社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而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蓝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色经济的兴起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职业教育要适应蓝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办学方向,打造蓝色职业教育.区域蓝色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区域职业教育为蓝色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为此,传统职业教育必须向海洋职业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4.
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有较高文化、技术、管理水平的各类人才的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应采取各种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一是要围绕地方(区域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培养当地社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二是要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后续学习、自我择业的基础与潜能。所以,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导向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高等教育体制转轨成为必然,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已是人们的共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首先要明确两个原则:一是要以特色立足,以特色求发展;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明确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理应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但为国家服务必须通过为地方服务体现出来,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很难说为全国服务,也就难以体现出办学特色。因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应与本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经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区域自身特点,本着服务本区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推动该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高校要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应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加强与社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而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重视程度不同 我国职业院校属地方院校,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前提下,地方政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地方政府行为决定了其职业教育的发展。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及其领导者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他们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的发展并非一两个部门可以左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必须要有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的合力才能促成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也才能为国家经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要增强县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就必须找准区域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不仅要使专业结构的规模与产业结构相吻合,而且要使专业的内涵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增强专业吸引力,使专业实际功能与产业要求相吻合,还要加强机制建设,使地方政府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