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女性社会观与女性高等教育存在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彼时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儒家女性观对女子主体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导致女性主体意识长期被压抑或处于沉睡状态。而当时的女性高等教育又受社会女性观与女性主体意识影响,包括女子修身与综合素质培养等。且女子高等教育家的参与更使之散发奇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以日本女性社会进出为背景,从女性就职率来看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日本女性的就职率提高,但是其工作内容仍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以此来论证日本女性到社会上工作的女性虽然就业率提高,但是日本女性地位实质上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就业本身并不代表妇女地位的转变,女性从事职业的内容及女性实质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无法替代,它可能成为一种附加角色,意味着妇女承担双份劳动压力,从实质上看日本女性要在社会地位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还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冀俊平 《科教文汇》2014,(11):66-66,73
本文通过对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论述,引出金天翮对封建畸形女性道德的批判,具体体现在女性的自身修养方面、女性道德对男性的影响方面、女性道德对家庭的作用方面。进而分析了金天翮的女性道德观的时代意义院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提出女性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与男性平等地参与到处理社会事务中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外女性创业相关文献的整理,简要回顾了国外女性创业研究的历史、女性创业研究的局限性和原因,并归纳总结了女性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女性创业研究的一般性框架,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又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熊晓晓 《今日科苑》2023,(12):17-25
随着2023年诺贝尔奖的陆续揭晓,女性科技工作者再次成为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考里科等3名女性科学家的获奖,表明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参与度正在显著提升。随着全世界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女性科技工作者面临社会性别偏见、科技参与和机会的不平等、内部结构不均衡、家庭工作平衡等挑战引发更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女性科技工作者,通过各类政策和措施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建议未来进一步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保护,为培养更多中国女性科学家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曾萍  邬绮虹 《科学学研究》2012,30(5):773-781
全球女性高管的强势崛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然而,女性高管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仍然是学术界尚未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高管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考察女性高管人力资本与行业差异作为情境因素对于女性高管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参与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差异;女性高管人力资本强化了女性高管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行业差异调节了女性高管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科技与电信行业企业中,女性高管参与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而目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潜力仍然很大。针对目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的现状,本文指出了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开发的障碍,并就如何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执笔所写或具有女性性质的文学,通过揭示女性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对社会女性的成长及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警示作用.英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源头,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为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发展奠定基础.由齐心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  相似文献   

9.
王琳 《今日科苑》2023,(6):4-11
“女性在科学中的缺席”现象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欧盟非常重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致力于指导和促进其成员国共同面对和消除女性在科研领域发展中所遇到的阻碍,引导和鼓励女性进入科技研究领域,在科技事业中体现女性科技人才的价值。本文介绍了欧盟为促进女性参与科技创新,改善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分析总结欧盟经验,并结合我国女性科技人才现状及问题成因,从转变传统观念、提供政策支持和设立专业机构三个方面对促进我国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染的小说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充分写出了远离男权文化的女性生存状况.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幽闭,敏感,美丽且有智慧,她展示的女性世界被称为"私人生活",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成长经历.关于女性的成长,本文从童年阴影、弑父情结、逃离母亲三个围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近年中国高端女性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等进行计量分析,借鉴相关国际女性科技人才管理政策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女性管理监测体系、制定女性人才培养规划、重构女性人才培养建制三大对策,以此改进完善中国高端女性科技人才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和日本都延续了传统儒学。传统儒家的女性观是儒家礼教中的构成部分,对中日女性观具有深刻的影响。日本女性深受男尊女卑的儒家女性观,并有选择地模仿,形成了日本女性的生存现状。本论文针对传统儒家女性观对中日文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艳华 《科教文汇》2010,(28):46-46,53
本文旨在结合三位不同时期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即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双丝袜》、夏洛蒂·吉尔曼的《黄墙纸》和阿德里·安富的诗歌《潜入残骸》,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性创作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理论支撑为伊莱恩提出的女性意识发展三阶段(Feminine,Feminist and Female),即女性从屈从于传统男权中心价值观念,到女权意识增强,再到女人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传统的阳具中心主义男权统治下,女性是作为男性纯粹他者地位存在的,或者说"女性是一切无"。女性气质只是为了男性需要而作出的面具伪装。本文先对三个文本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它们共同表现的女性身份客体性证明拉康"女性并不存在"的合理,再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三部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发展。横、纵向分析指明了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三个阶段后女性身份定位超越并出现新局面的可能,因为"女性并不存在"这个表达本身就预示了女性获得真实存在的自由,"无"孕育着"有"。  相似文献   

14.
女性成人教育专业及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针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办好女性成人教育?女性成人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哪些特色?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秋菊 《科教文汇》2009,(1):200-201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苏(Cixous)提出了身体写作的女性主义写作理论。身体写作是出自女性并面向女性的写作,它所表现的是与女性的生理体验相关联的女性经验和潜意识。女性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用女性自己的肉体表达女性自己的思想。弗吉尼亚·吴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身体写作折射出吴尔夫与丈夫不和谐的性爱。  相似文献   

17.
钟瑜宁 《科教文汇》2014,(31):111-112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郭凌云 《科教文汇》2011,(32):46-48
《金瓶梅》是在明末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其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突破了之前女性描写的理想化虚幻化的特点,附着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个性张扬,展现了女子在错乱萌动的社会中张扬的性别意识与最终不幸的命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在两性关系及同性关系上的张扬与解放,肯定了女性的力量,较合理地还原了女性本真的意义,包含了对女性困境的思考。《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审美习惯,实现了具有突破意义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理论为女性改变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技术进步不仅为女性的自我实现和重塑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还加快了女性的就业进程,为女性的自我发展和重塑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现实舞台,它们对于女性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模式的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