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3,(1):9-17
为了满足市场对银元的需求,促进国家币制统一,1919年11月,上海银行公会正式向北洋政府提出筹建上海造币厂之议。1920年2月,北洋政府决定设立上海造币厂,向上海金融界借款订购机器,建筑厂房。1921年3月,上海24家华商银行与若干钱庄组成上海造币厂借款银团,厂址定在苏州河畔小沙渡(即今苏州河北岸江宁路桥堍)。后因经费不足,北洋政府决定暂停修建上海造币厂。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为整顿币制起见,将停建的上海造币厂改组为中央造币厂。本次选辑的关于上海造币厂筹建始末的一组档案,系摘自上海银行公会全宗S173-1-34、35、228、229、230等各号案卷,主要为上海银行公会,特别是上海造币厂借款银团,与有关各方就筹建上海造币厂进行商讨交涉的会议记录和来往文函,起止时间从1921年3月至1930年2月,大致反映了上海造币厂筹建的前后过程。选编整理者何品、宋佩玉。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2002,(3):3-11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复杂紊乱,虽然明清时期确立白银为主要货币,但是银两、银元并行,持续达数百年之久。大宗国内贸易、所有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外汇兑使用银两,日常对内小额收付和零星买卖使用银元,两元之间换算繁琐,加之各地货币和度量衡不统一,银两、银元形制各异,造成国内外贸易往来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民间废两用元呼声由来已久,直至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实行废两改元,统一货币流通,以新铸银元逐步取代银两和旧银元,3月10日起先在上海一地施行,进而自4月6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废两改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币制改革。作为上海本国银行业的代言人,上海银行公会(1931年10月1日起改组为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对废两改元向持积极态度,在与有关方面的往来交涉过程中形成了不少函电,现择要分期公布。本期刊载之档案日期截至1933年4月4日止。选自上海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档案全宗,案卷号S173-1-86,选编者何品。  相似文献   

3.
以李鸿章、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派都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先驱者:结束货币单位银两制,改成货币单位银元制,从而达到统一中国货币,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清廷为抵制外国银元之大量灌入兼补地方制钱之缺乏,开始对旧有的银两制度进行改革,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广东采用新式机器试铸银元成功。未久,其他省分亦随之相继效仿,争相开局设厂铸造地方银元。安徽亦然。有关安徽省始于何时铸造银元的,长期以来,学界基本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说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持光绪二十三年说者的主要依据系:1.冯煦编《皖政辑要·度支科》银元条: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开炉鼓铸。”2彭信威编著《中国货币史》:“安徽也是在光绪二十二三年开铸龙洋。”3.…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史学》2002,(4):13-21
1.国民政府财政部来电(1933年4月5日)交易所监理员、市商会、市银行业同业公会、钱业同业公会鉴:本部兹定四月六日起,所有公私款项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凡是日以前原订以银两为收付者,在上海,应以规元银七钱一分五厘折合银币一元为标准,概以银币收付;如在上海以外各地方,应按四月五日申汇[1]行市,先行折合规元,再以规元折合银币。其在是日以后新立契约票据与公私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而仍用银两者,在法律上为无效。至持有银两者,得依照银本位币铸造条例之规定,请求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送交就地中央…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以来,银两、银元并用,货币极为紊乱。1928年4月,浙江省政府提出“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改元案”,经财政部审议,拟先在上海及江、浙两省试办。1932年7月,上海金融界提出废两改元,必须有充分准备。至1932年3月10日,国民党政府下令废两改元先从上海施行,复下令于4月6日起,全国一律废两。这一组资料,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的经过。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与晚清货币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中国的通用货币主要是银两和制钱,两种货币相辅而行,银两主要用于批发市 场的大宗交易及其它巨额支付,制钱则用于零售市场及一般的小额支付。近代以来,中外贸 易开通,尤其是不正常的鸦片贸易,使中国现银大量外流,银价高涨,加上外国的银元大量 充斥中国市场,严重地破坏了旧的银两制度。与此同时,由于铜矿开采产量不足,洋铜价值 昂贵,直接影响了制钱的铸造量,出现制钱紧缺的现象,而制钱本身的一些缺点又难以适应 近代贸易的发展,这样便使旧的制钱制度也开始动摇。近代币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过 程 中张之洞…  相似文献   

8.
"老上海"是时下的"热点"之一,在写老上海的书中,昔日沪上名医陈存仁氏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格外值得细读。以"银元时代"为名,所谈自然以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为主。在我们的传统史学中,向来只有"帝  相似文献   

9.
杨宗鸣 《北京档案》2020,(5):54-55,59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店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吸收存款。通过在辛亥革命前后制定吸收存款政策方针,开展定期、活期及特别存款的银两及银元业务,利用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金融体系抵消辛亥革命的影响,使得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能够运用其金融在华业务网络化,并且应日本政府的要求采取金融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贩卖鸦片为主的英国人霍格曾先后在旧上海开设过3个跑马场。其中以1861年开设的,位于南京路以南,武胜路以北,西藏路以西,黄坡路以东的跑马厅为最大,共占地40O余亩。旧上海的跑马厅,赛马是名,赌博为实,其活动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起初的跑马厅仅向外国人开放,经营者获利不多,每年收入为二、三万两银子。1900年跑马厅向华人开放后收入大为增M,到1920年年收入竟达400多万银元,1920至1935年间总收入为1亿5千万元,从国人身上榨取了大量钱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包括城建、交通在内的都市发展计划,其中有一项便…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十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小白菜"共同约定:在世博会期间,每人每天写下一段感言,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其中一位"小白菜"的手机上……如今,这些志愿者都已离开了世博园,但他们的故事却通过有心人的整理,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本期"我的世博·我记录"栏目特别刊登这篇根据手机短信内容整理而成的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具有学术评价功能,对促进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价值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评价和隐含式评价2种形式;从评价内容看,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包括肯定性评价、否定性评价和商榷性评价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江蔬菜>多年的实际发行工作经验,阐明发行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注意的8个问题;锁定和开发终端读者;发挥行业发展优势;发挥邮局主渠道作用;加大发行征订宣传力度;加大发行投入力度;强化发行服务意识;加强发行数据库建设;突破制约当前期刊发行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