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动词都有“叫做”、“称作”的意思,现比较如下:动词只限于用来称呼人和动物,表示“叫什么名字”。如:1) 我叫安东。2) 狗叫茹奇卡。动词表示如何称呼某人或物。如: 他们叫她伊拉。  相似文献   

2.
①表示声音的延长,如:“痛得他忍不住叫了一声;‘哎——哟’.”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这两个字均可用作动词,但意义差别较大。“具”作动词,表示“准备,具有”。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卒乘。”——准备好步兵和兵车。《雁荡山》:“亦雁荡具体而形微者也。”——具备形状而规模较小。而“俱”用作动词,则表示“在一起,同去或同来”。如: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数词?数词有哪几类?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数词分六大类。1.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称为“简单基数”。简单基数加上十、百、千、万等,构成复合基数。如:十五、二百三十一。2.序数,即表示次序的数词。其表示方法是在基数前面加“第、初、卷”等。如:第一、星期六、初九、卷二。3.分数。分数一般用“几分之几”表示,如:百分之三十、五分之一。口头语言也可说成“几分”、“几成”。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在表示“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常常带着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一般是指人,叫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有的指物品,有的指事情,叫直接宾语。直接宾语可以用“把”、“将”之类的介词提到动词谓语前面。古汉语在有“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同样也可以带两个宾语。如:  相似文献   

6.
“们”常用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如“我们”“你们”“他们”,也常常用在固定名词后表示复数,如“同学们”“朋友们”。与此不同的是,有时“们”同样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却并不表示复数,而是有着类化事物的作用。例如: 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踌躇了  相似文献   

7.
斗,音dǒu。可形容大,如:斗胆。又可形容小,如:斗室。奉,音fèng。可表示“献给”的意义,如:奉上校样。又可表示“接受”的意义,如:奉命。丐,音gài。可表示“乞求”的意义,如:乞丐。又可表示“给予”的意义,如:丐施贫民。  相似文献   

8.
成语辨析     
成语“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赞成,多带有瞧不起的意味,与“不敢苟同”“嗤之以鼻”近义。如: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有人说我应该拼命去革命,我自然不敢不以为然,但如叫我静静地坐下,调给我一杯罐头牛奶喝,我往往更感激。”而“不以为意”的意思则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与“满不在乎”近义。如:秦牧《谈后代》:“唯其有这种思想,在自己没有孩子这件事上,我一向完全不以为意。”从上述释义和用例来看,两个成语的分别是比较明显的。可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却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例如:1.最初,塔…  相似文献   

9.
写诗可按以下方法速成。题目统一叫“无题”。第一句:在思维的_________里在第一句的空格里可填任何表示场所的词,当然词用得越少越好,如“厨房”、“花园”、“浴室”、“厕所”、“大衣柜”等,方能显得深刻。第二句:我______着______……在第一个空格中应用一个表示人的生理感觉的词,如听、看、触、闻等,而第二个空格应用表示感觉的词,如色彩、味道等,但是一定要打乱对应关系,用得越离奇越能激起人的遐想越好,如“触摸声音”、“品尝颜色”等,而且还可进行更复杂的组合,如“我在夜色的芬芳中拥抱着你的目光”。第三句:___________第三句没…  相似文献   

10.
使役动词是表示“使(让)……去做某事(处于某种状态)”意义的词。使役动词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动词。本文将使役动词常考的几种用法分为如下六类。1.have(1)“have 宾语 动词原形(作宾补)”的用法,表示“让(叫,使)……做某事”。如:I’ll have my secre-tarytypetheletter.我会让我的秘书来打印这封信。Whoareyougoingtohaveposttheletter?你会让谁来寄这封信?(2)“have 宾语 现在分词(作宾补)”的用法,表示“让(叫,使)……一直做某事”。have与否定式won’t,can’t连用,表示“不允许,不会”。如:I had the light burn-ingall night.我把…  相似文献   

11.
乘号“×”与“.”是数学中的两种求积运算符号,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学的意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容易陷入以下两个误区:1、将乘号“.”误认为是小数点。如:5乘以7,如果用“·”就表达成了:5·7,完全有可能误认为表示五点七,所以,只能用“×”表示为:5×7.即:当具体的数与数相乘时,用乘号“×”而不用“·”.2、将乘号“×”误认为是“x”.如:a乘以b,如果用“×”就表示为:a×b,有可能将“×”看着是“x”。此时只能用“·”表示为a·b,或“·”省略不写,表示为:ab。又如:当表示两条线段AB与CD的乘积时,如果表示为:AB×CD,很有可能误认为是ABX…  相似文献   

12.
“坠”与“堕”都可表示落、掉下来的意思,而且有时还可以互换。如:坠马,堕马;坠地,堕地。但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表示往下垂,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橘子坠弯了树枝。表示垂在下面的东西,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表坠,耳坠子。表示失去,也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国语·晋语三》:“敬不  相似文献   

13.
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叫谦辞;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请问、借光”等叫敬辞。谦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敬辞只能用在对方身上,泾渭分明,不可混用。如“犬子”属谦辞,只能用于己方而不可用于他人,“令郎”属敬辞,则只能用于他人而不可用于自己。干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数量众多的谦辞和敬辞,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  相似文献   

14.
中古以后,表令来的五个单音词中,“追”、“勾”、“提”、“拘”既可以表示发出命令叫人来,又可以表示令灵魂离开肉体而来。“传”则只用于表示前一种意思。在现代汉语里,表示发出命令叫人来用“传”,表示令灵魂离开肉体而来用“勾”;“迫”和“提”的令来义消失;“拘”词义的强制性增强了。  相似文献   

15.
人们说,教师主要靠嘴工作,这就说明了语言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是专教语言、文学的,更应注意语言的提炼,力求做到两点:一是准确、简明。如有一次我这样说明“形声字”:“汉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形声字很多很多,它由两边组成,一边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叫形旁,一边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旁,如‘钢’字。我们可以从表示意义的那一边推测这个字的含意;也可以从表声音的那一边推测这个字的读音。”讲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2.知道千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记住数位顺序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认识近似数的意义,区别“改写”与“省略尾数求近似数”这两种方法及所使用的不同的连接符号。(二)理解1.理解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如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在亿位上表示2个亿。同时让学生理解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2.理解“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小文: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千年王八万年龟”,表示乌龟活得很长,但据动物学家说,乌龟只活一百多年。乌龟在一千多年前,本不是骂人的字眼,那时候祝人长寿都说“龟龄”(long-lived like the tur-tle),有的人名字叫“龟年”。中国古人常烧乌龟,看背上的裂纹,用来算命,中国字中“用”这个字,古写是O,就表示一根铁条侧面插进龟背O去烧,烧出来的纹如吉祥,就可以“用”了。  相似文献   

18.
热学中有一些物理量,如:温度、热量、内能,由于概念相近,极易混淆.日常生活中,“热”字又具有多种含义,不但可以表示温度,还可以表示热量和内能。如“天气很热”的“热”表示温度;“冰融化要吸热”的“热”表示热量;“摩擦生  相似文献   

19.
我的名字只有一种写法,但是却有几个读法,大家都管我叫多音字,我们的数目还不少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清楚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多音字:如“重”,读chónɡ,是重复、重新的意思;读zhònɡ,一般表示分量、重视的意思。读音不同、意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差别的多音字:如“饮”,有两个读音yǐn和yìn。读音虽然不同,但都可表示“喝”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有差别,人喝水就读作yǐn,给牲口喝水就读yìn。单用是一个读音,与别的字组合在一起读音就变的多音字:如“似”,单用读shì,比如“他像睡着了似的”;组成词语后,就要读sì,如相似、类似、…  相似文献   

20.
古今能愿动词异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称“暂拟”)把“能、会、敢、肯、必须,应该、要”等叫做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性、必要性、意志或愿望的。更有一些语法学家,如杨树达、吕叔湘、朱德熙、杨伯峻、张静诸先生,叫它们做助动词。目前,“暂拟”是中学语法教学的正宗,所以,本文仍用“暂拟”的观点。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数量有限: 1.表示可能的:能、能够、会、可、可以、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