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基本上都以新闻类、娱乐类、法制类、服务类节目作为自办节目的主体,这些节目理所当然地占据着黄金播出时段,而文化类节目却大多数都处于节目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收视率低下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数文化类节目走的都是精英化路线,以高品位、学术性作为自己的节目追求,而普通观众看电视的初衷往往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这样在目标受众群上就淘汰了大部分观众,人为地造成了收视率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指除新闻类、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之外的所有关于社会与生活内容的节目,在产生初期被称为“社教”(社会教育)类节目,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这类节目以及主持人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3.
詹建英 《今传媒》2014,(12):97-98
2014年暑假,江西卫视重磅推出一档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益智答题类节目。节目以全新的形式挑战智慧,分享文化,以唤醒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重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2014年7月20日开播至今,凭借节目形式、嘉宾的选取及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引起良好反响。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试着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益智类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创办,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无线到有线都形成了一系列的新闻评论类电视栏目。这类节目以它详尽的报道、真实的反映、清晰的思辩、得体的评论受到观众朋友的喜爱和好评。关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广大电视观众一个新的收视特点。这对外事新闻评论采编工作的广大电视同行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观众的收视兴趣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对话空间,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不过,要把新闻评论类节目办成电视节目的龙头,目前还有很大的局限和挑战。具体说来,笔者认为,要把…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我国传统电视媒体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受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下降导致电视台的收入在不断下降。在地方台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下降。本来,访谈类节目作为一种具有新闻深度的节目类型,能够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价值需求。但随着新媒体中各种网络节目的出现,受众的注意力被各种娱乐性、趣味性的节目吸引。为此,本文将分析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其现状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郑伟滨 《新闻窗》2011,(6):127-127
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大受观众欢迎,绝大多数的访谈类节目,都为电视台带来了不错的收视率。所谓访谈类节目,就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近期社会热点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视节目的实时交流为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7.
高凯  冯锐 《声屏世界》2012,(2):21-22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它曾经与新闻、文艺共同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闻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类节目也日趋走向娱乐化,而社教类节目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社教类电视节目也纷纷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亮 《记者摇篮》2010,(9):26-2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样式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制作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评论类节目想要在众多精彩的节日中“突出重围”,引起受众的关注,其节日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受众是关键所在,而节目的内容则要取决于节目制作前选题的内容,因此,选题是电视评论类节目吸引受众的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新闻媒介要发挥新闻应有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激发观众兴趣。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以激发观众兴趣,促进新闻创新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受众的需求以及信息时代媒体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视,2008年3月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TV透》在厦门电视台应运而生,它成了厦门首个开放式的电视新闻访谈类栏目。但近些年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成为最广泛的谈话类节目,观众收视出现疲软趋势。《TV透》栏目组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节目品质,引入新鲜元素,大胆创新,才能重燃观众的激情。2013年3月4日,改版后的《TV透》栏目亮相于厦门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1.
胡然 《东南传播》2014,(7):83-85
《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推出的一档抗辩式新闻谈话类栏目,在播出后在业界和学界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为我国的电视评论类节目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而该节目获得巨大反响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从观众心理入手,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要。本文拟从受众心理中的注意和需要两方面对《一虎一席谈》如何满足受众心理进行剖析和解读,并对其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着重反映社会中的一些看似平常却与每一个受众都息息相关的事件,所以在节目中应当保持节目主体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主要来源就是主持人。一位优秀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应该善于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建立起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用情感去感动和引起受众的共鸣,带领观众走进节目、了解节目甚至爱上节目。本文对民生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的情感把握及运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节日主持人和新闻言论类的结合体,新闻言论类节日主持人不仅应当具有节目主持人的共性,更应当体现出新闻言论类节目的特性要求。在角色定位上,他不仅应从属于节目主持人的大范畴,更应当服务于新闻言论类节目这一特定对象。本文谨从新闻言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树立上谈一谈管窥所见。1.对新闻言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星池 《视听》2023,(5):108-1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享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抚慰。在此背景下,我国综艺节目不断完善,以各种新形式满足受众需求。情感观察类节目以多元化的叙事手法、真实的节目视角、丰富的主题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在众多类型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创新形式和强互动的观察方式使观众获得了崭新的视听体验。但同时,情感类观察节目存在把关不够严谨、关注点偏移等问题。未来,情感观察类节目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只有不断创新,合理地记录真实,把握节目的内涵,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09,(5):113-113
创新使广播事业不断走出困境,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其中互动式节目就是广播从业者探索出的方式之一,互动式节目突出“互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广播的诸多优势,大大增强了广播的辐射力、影响力,扩大了听众群和覆盖面。互动式节目可以是新闻类的、服务类的和娱乐类的,各类节目虽然都存在导向性,但相比较而言,新闻互动式节目的导向性把握要难得多、敏感得多,但新闻类节目在受众思想上的影响也比其他类节目大得多,因而,做好新闻互动式节目导向上的把握也就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节目播出形式地不断发展创新,广播为受众提供收听新闻、娱乐、资讯等内容,更发展成为反映民情、求助咨询和获得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自身、扩充功能,尤其是直播类、互动类节目的开设和普及,更是扬广播所长,深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而这些节目的开设使导播已成为广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种。什么是"导播"?故名思议,导播就是"指导播出"。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逐渐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在这种现状下,一个节目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新闻类电视节目也是如此。《共同关注》、《东方时空》这两档中央级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特点鲜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也因为如此,两档节目的收视地位日渐巩固,成为众多新闻类节目的榜样。本文中,笔者将对两档节目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比较,以期为其他新闻类节目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广播电视类节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视听新媒体与广电节目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媒体普及以来,广电节目的形态就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和服务类几乎是节目制作与节目奖项评选的惟一标准,后来这四类节目形态被更为细致的区分为新闻报道类、新闻评论类.综合晚会类.游戏娱乐类、生活类、青少类等,而且经济类.体育类、音乐类、益智类、法制类等节目形态日渐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节目作为人们文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进入激烈的商业化竞争时代,加之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日益复杂,网络节目层出不穷,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率大受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视媒体必须尽快创新节目制作方式,增强新闻类节目的时效性,扩大新闻类节目的受众群体,不断延伸节目内涵。本文主要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与编辑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创新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