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高等学校多校区图书馆特色藏书建设进行了研究。多校区图书馆特色藏书建设是加强藏书建设、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阐述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特色藏书建设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确立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结构体系及提高藏书建设质量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馆藏质量的提高靠藏书补充、文献资源共享可弥补藏书补充之不足、采访人员素质决定藏书补充水平三个方面论述了金融图书馆的藏书补充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藏书剔除工作提高藏书活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藏书剔除工作提高藏书活力姜茂华,张灿山(山东工业大学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是藏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藏书活力,优化藏书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有计划地开展藏书剔除工作,应当列人图书馆基础工作的重要议程。豆对藏书剔除工作的看法近几年来,尽管一些图...  相似文献   

4.
大流通时代,图书馆藏书呈现出藏书地点多元、藏书实时流通、藏书动态变化等新特征,给藏书清点工作带来了新变化。藏书清点其实质就是实存馆藏与书目记录的匹对过程,在大流通时代,这种匹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复杂起来,需要我们积极思考新的工作思路,采用一些新的清点方法,以提高藏书清点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为家庭藏书建立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家庭藏书电脑化、网络化的管理,将家庭藏书信息集中管理起来,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了解家庭藏书的情况,使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得到健全和补充,也使家庭藏书得到流通,提高了藏书利用率,同时藏书者之间得到了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营造了全民读书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从增加藏书数量、提升藏书品位、让藏书有序传承、提高社会利用率几方面阐述捐赠对藏书建设的作用,并从规范接收、表彰奖励、媒体宣传、满足要求、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图书捐赠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为我国公私藏书的转型阶段,藏书开放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藏书家围绕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提高全民素质这一目的孜孜以求,私人藏书与国家、学校藏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推动学术研究、弘扬中华文化、保存珍贵典籍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测定的国外英文教育文献的通用目录为依据,对我国师范大学馆藏英文教育文献进行评介后发现,馆藏英文教育文献存在学科藏书数量偏少、藏书分布不均等问题。我国师范大学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藏书发展策略,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  相似文献   

9.
特色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发展。文章通过特色藏书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系和特征、立足点三个方面,结合作者在高职学院图书馆开展特色藏书建设的工作实践,浅析如何开展高职院校的特色藏书建设,从而推动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0.
李晓德 《图书馆》1998,(2):56-57
本文就水利图书馆藏书特色建设的原则、提高水利图书馆藏书质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书结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的核心支柱,是馆藏书刊的组织法,它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均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科学合理的藏书结构可以正确指导藏书补充,妥善安排藏书布局,有效控制藏书管理,充分发挥藏书价值,不断提高藏书利用率。职业大学图书馆的内外环境条件不同于普通高校图书馆,更不同于其它类型图书馆。因  相似文献   

12.
<正> 工科院校图书馆如何搞好藏书建设,提高藏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由于各工科院校的情况不同,各校藏书建设的关键就是要结合学校的性质,规模大小、人数多寡、专业特点、馆藏基础等等,来确定本馆藏书的范围、类别和重点,而学校系科设置是确定藏书范围最重要的依据.系科的数量反映学校的规模,不同性质的系科设置,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各异.藏书范围和重点确定后,就要在本馆藏书采购原则和标准的指导下,有目  相似文献   

13.
一、“稳定状态”藏书理论的提出藏书的无限增加,一方面使藏书空间日益充溢;另一方面又影响读者的使用效率以及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藏书的发展不应是无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一定数量的阈值,越过这个阈值,藏书利用率将会急剧下降。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是很低的,通常仅在30%以  相似文献   

14.
<正> 高校图书馆藏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及广大读者的使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组织与布局.高校图书馆藏书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藏书利用率,是否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就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来看,还存在许多藏书布局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因素,其中传统的习惯是影响藏书布局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应尽快根据自己馆的藏书实际,采取三线制藏书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玲 《河北科技图苑》2013,(5):29-31,79
根据粗糙集理论,建立图书馆藏书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算例分析,说明此评价体系在图书馆藏书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使得图书馆藏书结构优化,从而提高读者服务效果,实现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孟扬 《图书馆》1996,(3):73-75
科学地进行藏书剔除是降低馆藏费用,促进藏书流通,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讨论和分析了斯洛特的藏书剔除方法,指出:根据藏书流通率进行藏书剔除,是保证现有馆藏图书既能得到正确剔除,又能得到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藏书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化进程中的今天,必须坚持藏书收集,以满足读需求为原则,藏书布局以有利于读利用为原则。藏书管理以能提高读的利用效率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利用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最大限度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是摆在图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提高藏书利用率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搞好藏书建设、提高藏书质量是提高藏书利用率的一个关键。图书,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必须下大力气搞好藏书建设。为此,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根据本馆的性质、方针、任务及本地区特点,科学地组织、建设本馆的藏书体系。其次,认真做好对读者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读者的文化程度、阅读兴趣、范围和特点,为采购图书提供可靠依据。第三,有计划地做好藏书剔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有些书刊内容老化,失去价值,需定期剔除,使图书不断更新,做到“藏有所用”,使馆藏图书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一、藏书量与藏书利用率藏书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缺乏必要的藏书量,图书馆就不能开展服务工作。但是,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给读者利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十六世纪的版本或十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图书馆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吸引了多少新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全部职能,包括传递科学情报的职能,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职能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职能,都只能以藏书使用为中心,通过外借、阅览、参考咨询工作来实现,离开藏书的利用,这些作用都无从发挥。当前,图书馆应该最大限度地活化藏书,千方百计满足各种读者群的要求,提高藏书利用率.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作出应有贡献。所以,每个图书馆既要重视藏书建设,因为它是开展读者工作的前提,更要重视提高藏书利用率,把提高藏书利用率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图书流通数据的学科借阅比例、预约图书、荐购图书等,了解用户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时确定购买学科图书比例,学科图书内容,提高藏书质量提供参考,也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时图书合理布局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