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是运动训练中的常见和多发病。本文对此病症的特点、病因、病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症主要由局卩过度负荷所引起。初期仅局限骨膜反应,尚若处理不当,可出现疲劳性骨折。目前,对本症之报道尚不多见。我们从1972—1975年共发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94例,胫骨疲劳性骨折1例,腓骨疲劳性骨折1例;蹠骨疲劳性骨折2例。本文重点对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和骨折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对其发生机转、治疗意见等提出一些初浅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从1960.1~1980.12共21年间,在各大整形外科中汇集了因运动所致疲劳性骨折162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51例,以胫骨最多。在81例疾跑型胫骨疲劳性骨折中,其发生部位多见于胫骨的上、中1/3~1/4(71例,87.7%)。而在欧美则多见于胫骨的中部和下、中1/3位。其发生部位的分布,与笔者调查的结果有显著不同。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是否与日本人的小腿多倾向于内翻,相反欧美人多倾向外翻有关?为了证实其推断究竟是否正确,通过光弹性实验,从生物力学角度加以研讨,并将其有价值的结果予以摘要报告。材料与方法对日本成人的正常、内翻  相似文献   

4.
疲劳性骨折既不同于暴力致骨折,也不同于骨组织的病理改变所致病理性骨折。它是运动员反复行走,剧烈跑跳,直接和间接外力作用下,局部疲劳积累,逐断产生的一种特发性的慢性骨折。胫骨疲劳性骨折系由胫骨骨膜受到外力的不断牵扯,使骨膜逐渐剥离,骨膜中丰  相似文献   

5.
根据临床实践,结合有关文献,对疲劳性骨折发生的机制、疲劳性骨折的部位频度比例、以及运动项目造成疲劳性骨折的比例进行了分析,并为本症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疲劳性胫腓骨骨膜炎是胫骨和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总称,有时各个发生,有时合并发生。该病也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慢性损伤。如果患病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疲劳性骨折,临床上不可忽视。现就治疗此病,谈谈我们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行军性骨折、慢性骨折、假性骨折等。国内文献报道,多见发生于腓胫骨、蹠骨、膑骨、椎板等处,关于发生在距骨和第一蹠趾关节种子骨的疲劳性骨折的报道未见过。我所在近三年于门诊遇到的四例疲劳性骨折中,有上述疲劳性骨折各一例,现将其报道如下。病例例一,梁××,女,25岁,跳高运动员,1964年参加集训队。72年7月由于练  相似文献   

8.
张冬梅 《新体育》2004,(9):26-28
3月26日上午10点多,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的排球馆里,副攻手赵蕊蕊起跳做一个扣球的动作,在跳起的一刹那,她听见自己的右小腿“喀嚓”一声脆响…… 右小腿胫骨腓骨齐刷刷折断,典型的疲劳性骨折的特征,这样的情况,专家们说50年没见过。赵蕊蕊的伤病,医学术语称为胫骨疲劳性骨折继发急性骨折,在我国体育界尚属首例。“伤筋动骨一百天”,此时,离雅典奥运会只有140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背屈运动引起胫骨前肌疲劳时的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voked EMG)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1)V组和E组的sEMG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的胫骨前肌(主动肌)Mmax和H/Mmax明显降低下,比目鱼肌(拮抗肌)Mmax和H/Mmax在胫骨前肌疲劳后则无明显变化;(3)V组胫骨前肌与比目鱼肌的H/Mmax在疲劳发生后均表现出显著低下,但二者的Mmax却无明显变化。结论:肌疲劳时不但主动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受到了抑制,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骨疲劳作为骨代谢的一个研究分支,因其在疲劳性骨折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骨疲劳可能通过与日俱增的疲劳微损伤和过多的骨重建演变成疲劳性骨折,同时也可通过积极的反馈机制避免骨折的发生.就运动性骨疲劳的性别和运动项目特点、运动性骨疲劳发生的可能机理、适宜运动对骨的保护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评价.  相似文献   

11.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在速滑专业运动员群体中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这与该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胫前肌反复受力收缩有关,如治疗和预防不正确、不及时,不仅会严重影响速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甚至还会影响今后的日常生活。分析和总结了速滑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胫骨部急性损伤的处理等治疗措施,并从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规范技术动作、加强场地管理、合理使用护具及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阐明了速滑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预防,以期帮助速滑运动员科学训练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报告37例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临床实践总结,结果表明:物理治疗可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对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和肌肉修复代偿功能等都有明显作用,典型病案中的运动员患者,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愈合后,都创造了比患该症前更好的运动成绩,强调了只要坚持用物理治疗致型疲劳性骨折都取得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提出如何在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利用物理治疗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减少致动型劳损。  相似文献   

13.
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长跑运动员运动中胫骨所受应力进行了动态分析,进而阐述中长跑运动员常发性胫骨疲劳性损伤的生物力学原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初参加短跑运动训练或停训一段时间又恢复训练的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常常会出现小腿胫骨疼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称为“疲劳性骨膜炎”。小腿胫骨疼痛是“疲劳性骨膜炎”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小腿胫骨疼痛不但给受伤运动员带来身心上的痛若和烦恼,而且还会因为伤疼影响正常的训练计划安排和训练质量提高。由于不能达到训练要求和训练指标,所以同样也影响了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疲劳性胫骨骨膜炎多发生于运动训练中,尤其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跑跳次数过多,常引起胫骨骨腹损伤。由于其起病缓慢,征象表现逐步加重,发病具有一定的隐避性,常常与初期训练产生的肌肉疼痛交织出现,往往被忽视,症状轻者,对训练并  相似文献   

16.
对西安市临潼区990名中学生进行慢性疲劳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慢性疲劳形成的因素,筛选出慢性疲劳学生并施加中等强度台阶实验,检测其尿11项指标.结果表明:慢性疲劳学生尿检指标中的尿蛋白、尿胆原含量在运动前后与正常学生相比有显著变化,其中正常组学生运动后比运动前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长,而慢性疲劳组学生增长了69%;正常组学生运动后尿胆原含量比运动前增长了0.39%,慢性疲劳组学生则增长了31%.通过运动前后尿液代谢物检测对预防中学生慢性疲劳运动风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对失神经大鼠腓肠肌和胫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被动运动组、香丹组和联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然后被动运动组、香丹组和联合组分别进行30天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灌胃,光镜观察腓肠肌、胫骨的显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损伤侧肌湿重/对侧肌湿重极显著降低,胫骨重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被动运动组、香丹组、联合组的损伤侧肌湿重/对侧肌湿重显著性升高,联合组的胫骨重量显著性增加;模型组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变小.部分肌纤维轮廓模糊,被动运动组、香丹组、联合组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增加,肌纤维排列紧密、轮廓相对清晰.模型组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小梁数目明显变少,纤细,排列稀疏,被动运动组、香丹组、联合组显示骨小粱相对粗壮,数目明显增加,排列相对紧密.结论:大鼠失神经支配引起腓肠肌、胫骨纤维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治疗改善了腓肠肌和胫骨的显微结构变化,被动运动和香丹注射液联合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又称疲劳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有关运动员应力性骨折的系统观察分析资料少见,现将1979—1991年浙江省体训一大队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情况整理归纳如下,供同道参考。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976—1991年4月,省体训一大队15个运动项目共956名运动员(男602,女354),通过整理归纳其病史记载、X线照片,结合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本文属回顾性调查结果。 2、诊断标准: 采用《实用运动医学》(第二版)各部位疲劳性骨折诊断标准。结果 956名运动员中发生应力性骨折123例(12.9%),其中男64例,女59例,年龄8岁—28岁。训练年限1—10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其运动项目与骨折发生部位见表1、2。  相似文献   

19.
疲劳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损伤,在运动员基础训练期间可达30%甚至更高,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寿命.提出一种对运动员骨疲劳水平进行实时检测和评价的新技术.利用超声Lamb波无损检测方法,依据骨杨氏模量与Lamb波色散曲线的关系,确定衡量骨疲劳水平的指标.所提出的最优化算法在保持测量精度的同时,还能削弱随机分布的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保护运动员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例疲劳性骨折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例疲劳性骨折病例的分析,详尽地阐述了疲劳性骨折发生的机理及临床症状与诊断,并对自己临床治疗体会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