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阐明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给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传授文化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2.
邓晓冬 《教师》2010,(31):64-65
孔子《学记》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总结了如下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韩愈的《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句.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这在当时,甚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落后的教学要求早就过时。如何跳出传统教学的苑囿,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  相似文献   

5.
胡萍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47-149
《左传》中的“谣”句式整齐,讲究韵律,字数较多,以发布消息、导向舆论为目的;“谚”则句子明显偏短,句式灵活多样,以传授经验、讲解道理为宗旨。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中体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教育道理,那就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中田.1993年10月任大庆景园中学副校长.1999年2月任校长。 作为一名年轻的校长.他紧紧地依靠全校教师,深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高标准办学.规范化管理”的办学原则和具体措施,并提交学校职代会讨论通过试运行,对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深知“心育”胜过“身育”的道理,和班子成员一起研究.提出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提高”的工作原则,以学习《中学生守则》、《景园中学一日常规》为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以规范行为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中渗透…  相似文献   

8.
罗昭显 《广西教育》2011,(32):61-62
《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与“授业”并列,足以说明教师的职责绝不局限于教授知识,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乃是同等重要之大事。这种“传道”必须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中,以理智、科学的态度,给予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蕴含着当今人们最为关注也最为欠缺之道——环境保护的道理。本文讨论这方面的传道。  相似文献   

9.
原声     
《今日教育》2012,(6):9-9
“牢记“优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应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本是人所共知的教育规律。林彪、“四人帮”疯狂推行极左路线,打着文化革命的旗号,大规模地毁灭文化,借口“反对封、资、修”,鼓吹“知识愈多愈反动”的奇谈怪论,给学校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这个教育规律加上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力图抛弃一切书本知识的教学,煽动学生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追随他们篡党夺权,给我国学校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工作重点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和进一步阐明学校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道理,正本清源,肃清流毒,为提高教育质量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受”与“授” 人教版《语文》对韩愈《师说》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的注解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受,通“授”。  相似文献   

12.
重视双基训练加强能力培养──“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4课《狐狸和乌鸦》教例评析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教例】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课文传授的道理。3.完成课文后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来,韩愈在《师说》中的这句话,影响着多少教书人朝传授学生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方向努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时代又赋予教师新的职责,那就是如何适应形势、适应市场。教会学生“生存”“关心”“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取势、明道、优术”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就是指“明确方向,把握规律,办事有方”.它阐明了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基本道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以成为我们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做好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1].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思想是灵魂,它们是知识体系的三个层次[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讲解,方法的传授,却将数学思想的渗透丢弃一旁.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把你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呢?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课堂教学一定要生动活泼.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做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充满校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按部就班继承前人的知识,却缺乏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引莲 《青海教育》2008,(11):37-38
人们常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比作给学生“金子”,而把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比作给学生以“点金术”,这是很有道理的。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武器,不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知识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8.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说的“道”并非什么做人或治国安邦之“道理”,而是学习的方法,“传道”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它在教师的职责中是第一重要的内容,所以,韩愈才将其置于“受业解惑”之前。原因也不难解释,为师者如果只是讲授学业解释疑难而疏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因为“道”有限而“惑”无穷,用有限之“道”来解决无限之“惑”才是为师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科普文章教学中,笔者一直把传授科普知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把握。如果单纯地传授科学道理和知识,自然科学的学科课程就足够了;如果单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文章的教学也能达到目的,那还非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科普文章干什么呢?因此,教师要在“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看清文章是如何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顺理成章地阐明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准确、迅速地抓住关键语句”,“筛选提取出文章的…  相似文献   

20.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为了改革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为教师传授知识“容器”的作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