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芳 《中国教师》2023,(5):106-108
儿歌教学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阶段性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教师应选择内容简单、充满童趣的儿歌,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与模仿。在以幼儿核心经验为前提开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核心经验进行整合。文章以小班儿歌《水果宝宝去旅行》为例,基于活动开展的目标,基于幼儿发展的需要,基于幼儿的经验递进的积累,明确小班幼儿儿歌教学的关键方向。  相似文献   

2.
《快乐滑梯》是针对小班幼儿开设的一节自选音乐活动课,是一次在小班初期开展打击乐活动的有效尝试。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借助一个铃鼓、一段欢快的音乐、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等激发幼儿认识节奏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使用乐器并愉快地进行演奏,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案例再现】环节一:好玩的滑梯"宝宝们,喜欢玩滑滑梯吗?你是怎么玩滑梯的呢?"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5.
一得集     
穿衣服 南京港务局幼儿园 李冬青 教小班幼儿穿衣服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事,我编了一首儿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抓领子,(双手抓住领子) 盖房子,(用力向上一翻,盖在头上) 小老鼠,钻洞子,(两只手套袖子) 吱溜、吱溜爬房子。(双手扣上扣子) 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穿衣的诀窍。  相似文献   

6.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有效、系统地组织的打击乐教学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达到训练和开发右脑功能的目的。幼儿教师可让小班幼儿通过演奏表现故事,让中班幼儿结合变通总谱演奏,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学习打击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示与建议] 这是一首童趣十足的儿歌,小白鹅的形象生动、可爱,儿歌的情节诙谐、幽默,又不乏教育意义。儿歌的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小班幼儿刚入园,类似小白鹅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小班幼儿非常合适。活动前,教师先自制小白鹅形象的活动教具和背景图。活动开始  相似文献   

8.
沈柳 《考试周刊》2013,(65):178-179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智力、思维及社会化交往。小班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并尝试理解陌生的世界。毋庸置疑,儿歌是幼儿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它以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等特点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正处于敏感期,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说唱儿歌童谣,让他们通过说说唱唱丰富词汇,让他们喜欢说、愿意说、主动说,在一切自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幼儿的表达需要,激发他们的表达兴趣。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小班到大班循序渐进地开展了儿歌配画活动,将绘画、儿歌、识字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绘画、儿歌为主,识字为辅,发展了幼儿的绘画能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学习自然地,大方地朗诵儿歌: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改编儿歌的乐趣。教材介绍:1.作品:附后。2.简析:这首儿歌简单易诵,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穿穿、走走的活动中学儿歌,可以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语言学习,还可以使安全教育生动有趣。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愿望。1.让幼儿看看、说说自己脚上穿的是什么鞋。(皮  相似文献   

11.
叠衣歌     
这首儿歌是老师在让小班小朋友练习叠衣服时,与幼儿一起编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动作要领,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已做。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种,乐器种类丰富、音色各异,具有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利用打击乐的演奏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和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本文是笔者参与"音乐工作室"一年来,在多次的打击乐教学中对个别幼儿进行连续性地观察、指导,并进行的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种,乐器种类丰富、音色各异,具有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利用打击乐的演奏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和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本文是笔者参与"音乐工作室"一年来,在多次的打击乐教学中对个别幼儿进行连续性地观察、指导,并进行的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4.
儿歌是以年龄较小的幼儿为接受对象,是幼儿喜 闻乐见的一种可吟可唱的简短诗歌。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 一种重要文学样式,儿歌内容简单形象,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 节奏美,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中启迪幼儿的心智,陶冶 幼儿的性情,完善幼儿的品格,提高幼儿的文学接受能力。幼 儿园儿歌教学活动主要是指把儿歌应用到集体教学活动中,教 师在活动中依据儿歌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 的集体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本文主 要对儿歌教育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双鞋子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短短几句,念起来琅琅上口,幼儿很容易理解和记忆,适合在小班教学。在生活中,幼儿一般不大容易分清左右,穿鞋子常会左右穿错,这首儿歌让孩子懂得,一双鞋子,是由“一只左、一只右”组成的。教儿歌时,可让孩子伸出双脚,借助  相似文献   

16.
睡觉     
天黑了 ,星星出来了。小猴子 ,搂着妈妈睡觉。小狗熊 ,抱着爸爸睡觉。小宝宝 ,不要妈妈搂 ,不要爸爸抱 ,眼睛一闭就睡着。〔提示与建议〕怎样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 ,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首儿歌描述了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的不同睡觉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把自己和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作比较 ,从而学习独立睡觉。儿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语言简洁自然 ,琅琅上口 ,便于幼儿学说 ,适合小班教学。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 ,教师可借助木偶表演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活动开始时 ,教师可以把这首儿歌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一边…  相似文献   

17.
一次,小班上语言课,内容是学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老师事先在活动角里布置好符合儿歌内容的教具。教学开始后,教师利用游戏形式引出『小手』,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手会做什么,接着带领幼儿到活动角里去实践。只见有的幼儿拿着梳子梳头;有的幼儿自己洗脸;有的幼儿给布娃娃穿衣;有的幼儿自己刷牙。幼儿兴趣极浓。老师在活动中观察,并请幼儿回答自己在做什么,幼儿基本上说出了儿歌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教幼儿系鞋带时,我发现单纯教系的方法,幼儿往往不易学会。于是,我根据系鞋带的动作顺序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系鞋带,幼儿很感兴趣。之后,我又给儿歌谱了曲,幼儿可以边唱歌边系鞋带,学得更欢了,很快就掌握了系鞋带的正确方法。现将这首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阶段,该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小班幼儿绘画指导存在的误区,小班绘画指导应以游戏贯穿始终,应采用边说边书空、有意识绘画以及延迟评价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茜 《教师》2019,(16):117-118
文章以入园适应为切入点,讨论了混龄班级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特殊性、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以及常规培养的几种方法,认为混龄班级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上有其优点及挑战,教师在生活常规的培养中应关注幼儿刚入园的情绪及心理需要,且在常规培养的方式上要灵活采用榜样法、儿歌法、游戏法,充分利用混龄班级大带小的优势,把小班幼儿的心理适应放在首位,巧妙利用常规培养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