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参加1995年国际田联世界杯竞走赛50公里比赛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5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比赛速度特征:全程平均速度高,5公里平均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较迟,后程速度下降率低。同时对竞走运动员提高竞走成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5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1995年国际田联世界杯竞走赛50公里比赛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5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比赛速度特征:全程平均速度高,5公里平均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较迟,后程速度下降率低。同时对竞走运动员提高竞走成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5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参加1995年国际田联世界杯竞走赛50公里比赛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5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比赛速度特征:全程平均速度高,5公里平均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较迟,后程速度下降率低。同时对竞走运动员提高竞走成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少儿竞走运动员需不需要搞身体训练,众说不一。 有人认为竞走运动员有一个好的心肺功能就行了,在训练中安排些长距离跑和长距离竞走也就够了。无需要什么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5.
采用长距离山坡走、跑等训练方法,有助于发展竞走运动员腿部力量和耐力,能够迅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马元旦 《中华武术》2013,(11):37-39
竞走是田径体能竞技项目,是田径项目比赛中竞争激烈、消耗体力最大的运动项目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训练的水平不断科学化、规范化、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竞走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关注,如何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成为了教练员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少儿竞走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及其作用 1.1少儿竞走运动员的力量和灵敏素质 1.1.1上肢力量 竞走所需的上肢力量和灵敏主要指臂部的力量,在运动中由于竞走运动员手臂在不断的摆动,有力地配合下肢使其身体协调前进,竞走的距离越长越需要手臂的摆动,速度不变、动作不变,如果臂部的力量差,动作变形,直接影响竞走技术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在竞走比赛过程中竞走运动员的技术是否犯规,按田径竞赛规则规定有两条,概括地说,一是“腾空”(两脚同时离开地面变成直腿跑),二是“曲腿”(支撑腿膝关节没有伸直)。在竞走比赛中,裁判员判处竞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犯规时,往往又是在哪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呢?从我区过去的竞走裁判工作实践中来看,主要是判处竞走运动员在“腾空”技术动作犯规这个与跑的根本区别的问题上,最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多年来,在我  相似文献   

9.
郝淑娟 《少年体育训练》2007,(3):48-48,F0003
1.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注意问题1.1少儿竞走速度"敏感期"训练特点:身体的各项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而青春期是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的阶段。一般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基础阶段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再训练,速度素质就很不容易提高了。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竞走运动员“阈值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不断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通过对运动员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分析,求出其运动强度达乳酸阈时的速度(即“阈值速度”),对提高竞走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运动员血乳酸浓度总体位置达3mmol/L 左右时,出现非线性临界点。达临界点时的“阈值速度”与运动成绩、比赛速度呈高度相关;临界点时的平均心率为162次/分。本文采用坐标作图方法求得乳酸阈值及“阈值速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心肺功能仪、高速跑台对两名男子竞走运动员一次性极量运动中心肺功能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运动中受试者达到最大摄氧量水平时,竞走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值多高于普通受试者,表明前者运动能力强于后者;达到极量运动时,竞走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值均高于普通受试者,表明前者的心肺功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女大学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旨在为女子竞走的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文献研究及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在1996年前的竞走规则和定义的影响下,我国男选手逐步形成了小步幅、快频率的技术特征。生物力学分析表明,髋的水平速度与摆动时间里高度相关,适当增加髋关节围绕身体垂直轴转动的速度,对提高步长有积极效果。控制足触地的角度和加强前摆着地技术的训练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子竞走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血细胞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男子竞走运动员冬训期间及赛前训练中血细胞指标监控进行分析,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等血细胞指标。结果: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阶段的血项指标存在不同的波动性,其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指标对评定运动员赛前、赛后身体机能状况,训练负荷强度、负荷量等是不可缺少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测量与评价。通过分析及与大学生、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较,揭示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竞走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走运动员成绩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小步幅,高步频技术风格依然存在。整体来看,我国运动员重心和头顶点垂直起伏较大,容易被裁判员判罚。我国部分运动员存在左、右腿力量分配不均衡现象,且上肢摆动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18.
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的优势重点项目,曾为我国田径夺得个人和团体世界冠军以及奥运金牌。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竞走规则再次修改后,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小步幅、快频率"的技术风格在世界大赛上逐渐失去优势,竞走技术成为制约我国竞走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存在步幅偏小,左右脚蹬地用力不均、踝关节蹬伸不充分、重心起伏过大、上体左右倾角过大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摄像及录像解析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步长、步频、着地角及支撑腿各阶段的膝角合理 ,但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偏大 (>5cm) ,并且单步腾空时间在模糊腾空时限 ,如果竞走技术不连贯、协调、轻松 ,容易造成犯规 ,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0.
关于竞走裁判员与一般人的肤视力和标准视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量、概率统计和逻辑思维方法等对竞走裁判员与一般人的肤视力和标准视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标准视力与肤视力是不同的 ,作为竞走裁判员不仅标准视力要好 ,而且肤视力也要好。各种肤视力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 ,这表明 3种肤色运动员同场比赛时 ,竞走裁判员的肤视力是不同的。单一肤色运动员在一起比赛时 ,同一竞走裁判群体的黄肤视力、白肤视力和黑肤视力是不同的 ;不同肤色运动员在一起比赛时 ,同一竞走裁判群体的肤视力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