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国、家、人既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也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国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家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人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相似文献   

2.
尚代春 《教师》2014,(13):118-119
2007年12月,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孩子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里可以放下书包,尽情地玩耍,体会节日的快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为之欣喜,也有不少感慨。怎样让孩子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如何让民族节日文化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价值与意义,并主动积极地进行传承与建设。首先,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节日庆典纳入保护范围,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传统节日有三大传统:反映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反映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体现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最后,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因此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保护是当前急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一、认识"我们的节日",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我们的节日"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特有情怀和文化,是美好的、幸福的、希望的节  相似文献   

5.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藏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藏族节日是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展现的最佳场所.了解、认识和研究藏族传统节日与体育活动之关系,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节日中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在欧美节日日渐东来而我国传统节日日趋式微的今天,复兴我国传统节日就和保护民族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际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逝和同质化的危机。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有多少大学生知道"我们的节日"有多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即将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当前现状实际,阐释了节日文化的意义和在高职院校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产物。传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是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网络传播在弘扬传统节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可以设置公民议程,引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可以搭建受众参与传统节日的平台;可以全方位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可以增进不同地域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因此,合理把握与利用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网络传播方式弘扬传统节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承华夏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积极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作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使节日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一、传统节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华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让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建设和弘扬好节日文化,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发挥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2.
周国琴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4,(收录汇总):17-18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传统节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挖掘节日内涵,并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实现多元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节日的概念越来越淡化,节日的内涵也正在不断被忽略的今天,对国家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所有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淘洗已经有着极强的人文内涵,充满了触动人心灵的力量,发掘这些动人的魅力是重新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以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作为桥梁,通过研究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中的认同主体,剖析节日文化中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语言、服饰等民族认同的构建要素,进而探讨民族节日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少琴 《天津教育》2022,(19):55-56
<正>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之源,更是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要素。传统节日积淀着深厚的精神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实践性、周期性的特点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反复出现、代代相传。因此,基于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教育性,依托课题平台,把握节日契机,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节日民俗资源,引导幼儿亲近本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1有人认为,在亚洲,我们的节日、纪念日中,民族性的传统节日可能是最少的,应该通过立法,将清明、端午、中秋辟为法定节日,使之成为和春节一样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日。有人认为,过节铺张浪费,没有意思,春节就够烦了,还要那么多传统节日干嘛?对这些问题,你如何看待?请以“节日”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点拨:报上关于“节日”的文章,很多是《过年真烦》、《如今的年,不过也罢》、《这个年,苦哇》……对这些论调,可否来点逆向思维?中国传统节日,真的有那样可怕?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典型的融合了多种主题,凝聚了朝野心愿,沟通着阴阳两界,打破了悲喜阻隔,实现着天人合一,兼顾身心,哀乐和鸣,和谐合奏的重要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风向标,还是反映政府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征。  相似文献   

18.
水族的节日有两类,一类是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如端节、卯节、苏宁喜节、敬霞节等,另一类是在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而过的节日,如端午、清明、七月半、六月六。水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是水族传统的稻作文化的反映,记录着水族人民的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体现了水族人对和谐的人天、人际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水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节日中儿童的重要角色体现了水族对于生殖、繁衍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生命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心理积淀。中国的传统节日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作为主要诉求;印度节日则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是人与神的同乐狂欢。  相似文献   

20.
卢红 《现代教学》2015,(Z1):77-78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华传统节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对节日的由来和蕴涵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人过中国节"是我校品牌活动,至今已开展了九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有中国年俗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