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传统文化价值对学科间壁垒的融通,传统文化意识对跨学科资源建设的延展,传统文化认同对学生实现跨学科能力的促进作用,这种融入在文化传承、育人模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应提炼文化价值,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学科资源挖掘;拓展跨学科资源,主题化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底蕴,探索跨学科知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作为教材,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本、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包括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开展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指导。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认同和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学需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包括:依据学情特点和教材内容,积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氛围;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作业;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合理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方案等。  相似文献   

4.
“阅读+”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博学多阅”“人文表达”“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设置主题式阅读年度周期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阅读+”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在经典传承中与书为伴,为学生搭建各类阅读展示平台,用书卷气赋能儿童,将传统文化润泽心间,让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新课标树立文化自信的基本理念、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及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达成普通高中学习任务群要求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碎片化、浅表化、传统化教学,进行群文阅读、对比阅读、专题阅读、读写结合,让学生思辨学习、深入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追寻理想人格、写就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有着丰富的内涵。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展开启蒙教学,引领学生解密汉字,进行阅读体验,参与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逐渐从感知到传承再到爱上传统文化,在文化的传承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传承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借鉴。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阅读的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活动,是让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展开大量阅读,并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关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主题阅读能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建构,在思维重组中学生能深入挖掘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化感知。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沃土,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兴旺发达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是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和内在需求。翻译专业学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应从认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层面提升翻译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孙月 《成才之路》2023,(19):49-52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合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审美趣味,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该任务群教学中,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意境美、语言美通过创新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既要向学生传递新知,更要让学生在接纳新知的同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整体教学法,从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本细读中,通过推敲词句、还原生活,初步感受传统文化;在类比、对比等群文阅读活动中,拓展视野,了解传统文化的更多知识;在主题探究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内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创设从课内到课外的整体学习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确定教学内容,加强经典阅读,融入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对实现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解决“融入”的意义、“融入”的原则、“融入”的途径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遵循科学性、主体性、关联性、综合性的融入原则,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文化,经由新知探究应用文化,借助问题解决重现文化,利用材料阅读引入文化,开展实践活动感受文化等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践活动课程特有的活动方式对传统文化学习来说具有独特的价值——"用中学"与"系统学"各得其所,深度学习与体验学习相得益彰。因此,学校开设了"箸"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经历文化符号"感知—理解—认同"的过程,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教育者应切实思考的问题。主题探究式班会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文化需求出发,通过文化主题引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戏剧演绎和小课题研究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为内容的育人活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归属,其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在文化涵养浸润中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养成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要寻根探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在课程化实践中具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种活动实践中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8.
张莉 《中国教师》2023,(8):111-113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经典的文言作品,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之外,语文课堂应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理解并感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引领学生在情境化、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打造德育阵地、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理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根植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引导他们从小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