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波 《江西教育》2014,(7):86-87
教师的教育写作是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身可持续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牵手教育写作,加快自身的成长步伐,笔者觉得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值得关注。一、唤醒教育写作意识教师的教育写作为何会引起关注,主要是教师的职称评审和名优教师评选中对教师有论文的要求。因此,不少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论文而无缘职称评审。于是,就有了教师职称评审因缺乏论文被"一票否决"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一、读懂教材,走进文本 第一问:读懂了吗?这是指教师要熟悉和了解所使用的教材。读是理解教材的基本手段,读是懂的前提。"读"和"懂"之间还有个桥梁,那就是"思考"。读了还要有思考,才会懂。  相似文献   

3.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您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人说:“决定教师教育人生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收入的高低,而在于教师是否热爱教育。”您认同吗?心理健康跟热不热爱教育事业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4.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教育,该站起来了!教育该如何站起来?须有健硕的灵魂。何为教育的灵魂?吴非告诉我们,其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有一群愿意"做真正的教师""做会思考有思想的教师""做伟大的老师"的教师;二是有一群有"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5.
袁振国 《上海教育》2014,(31):62-63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书的。" "教什么?" "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等等)。"教师是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吗?不是,教师不是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而是教人学数学,教人学化学、学语文,归根结底,教书是教人。  相似文献   

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永远朝气蓬勃的事业,教师,是永远充满时代活力的职业;而教师发展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源动力。《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如何是"好"?我以为教师宜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1]的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但教师并非都能体悟读书之内蕴,我们需要追问读书的几个问题:教师在坚持读书吗?教师怎样才会坚持读书?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该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有关教育侵权及学生状告教师和学校的事屡见报端,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更多的教育侵权事件还没有被披露,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一些家长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强,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这方面有哪些法律。第二,即使知道,他们也只能是得过且过,因为孩子以后还得在你手下过,惹得起吗?就已经披露的案例来看,多为教师败诉。面对判决,教师和学校总感到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一片好心,是为了学生好,是对家长负责,怎么“好心反被当作驴肝肺”呢?一些老师更是觉得:这还了得,今后学生还能管吗?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传统…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生的前提是什么?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也说是说,信任就是教育的前提。家长和教师在"相信"孩子方面是有默契的,但这个相信不是"信任",而是相信孩子会变坏。"我担心"是家长和教师管束孩子的零理由。"我担心再这样下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最近网络上有一项调查:"你觉得未来20年内中国人会获得诺贝尔奖吗?"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对此持肯定观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走向"创新型国家"。当前我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问题。然而,我们多数教师恰恰是缺少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教多年,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付出的时间不比其他老师少,然而效果却比不上别人?"请教了许多教师,也暗自观察过其他教师的教学及教育方式,经过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些还不成熟的经验总结,觉得要教好学生,关键在于教师的一些细节教育。  相似文献   

13.
赵宁波 《贵州教育》2009,(15):47-47
常常听到我们有的教师们私下里叹苦经:太累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呗,还搞什么科研哦!有的教师说,搞教育科研,不就是要我写论文吗?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啊?真是要我的命了!每个学期,只要学校或上级组织老师们拟写“论文”总是只有寥寥几个教师是真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获拟写论文的,  相似文献   

14.
"你会听吗?"听到这样的问话,很多老师一定会忍不住笑起来,"人只要有两只耳朵,而且没有问题,一定会听!"果真如此吗? 今天,在窦桂梅老师《梳理课堂》一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5.
问题:在职教育硕士毕业后在晋升职称等方面能有优惠的条件吗?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份,笔者有幸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派对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教育访问,在英国教育官员、大学教授的授课中,在小学校长、一线教师与我的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每一个孩子都重要。教什么,老师说了算笔者问了曼彻斯特市的玫瑰山丘小学和圣玛丽小学的教师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们有教材吗?"两所小学教师的回答截然相反,玫瑰山丘小学教师的回答是:“我们没有教材。”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去问一问身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你快乐吗?我想,绝大多数的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任何一位一线的教师可能都能说出很多的理由。下面就分析一下我所了解到的影响教师快乐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一、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找细节”     
到上海万航渡路小学采访,听张雪龙校长讲了一个做法:让老师们定期“找细节”。找什么细节呢?张校长说,找最不起眼的细节,找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找特别容易忽略的细节……譬如,“教师的微笑”,你会对着学生真诚地微笑吗?你的哪一次微笑让学生感动?再譬如,“教师的服饰”,教师应该怎样穿着打扮?现在的孩子喜欢教师怎样打扮?教师的服饰打扮和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