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彬 《广东教育》2005,(11):62-63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学生。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刊登了朱叶丹老师的一篇题为《课堂教学呼唤“超级女声”》的文章,作者对“超级女声”节目与课堂教学对比反思的做法,令人佩服。拜读之后,对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舞台与讲台,“超女”与教师,悬念与观念,究竟区别何在?作者似乎思之不深,析之不周,辨之不详。故冒昧发表个人浅见,敬请大家指点。  相似文献   

3.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4.
“超级女声”现象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难得的反观题材。反思目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它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和实施时没能体现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教育。因而需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用完整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真正的审美教育、休闲教育在学校的缺失,是“超级女声”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与新的语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学语文》2005,(6):44-44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率神话。狂潮之后,余波未息。伴随着“超级女声”,出现了不少新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超女”的谢幕而退去。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提起创新,啥本事也没有;搞起克隆,能耐倒挺大。克隆也有个水平高低的问题。如果说“超级女声”克隆“美国偶像”,还有个漂洋过海,到海外寻求让国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节目来娱乐观众的话,那些翻版“超级女声”者,则是彻头彻尾的懒汉行为。只要看看“超级教师”评选的闹剧,就什么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刊登了朱叶丹老师的一篇题为《课堂教学呼唤“超级女声”》的文章.作者对“超级女声”节目与课堂教学对比反思的做法,令人佩服。拜读之后,对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舞台与讲台,“超女”与教师,悬念与观念,究竟区别何在?作者似乎思之不深,析之不周,辨之不详。故冒昧发表个人浅见,敬请大家指点。  相似文献   

9.
耗散结构理论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榜样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当前社会环境因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榜样教育走向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超级女声”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发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极大的偶像崇拜狂潮。“超级女生”现象也促使我们对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如教育方法机械简单;教育内容偏重理想;宣传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榜样教育应借鉴“超级女声”的经验,从优化榜样形成过程的参与性、榜样标准的多元性、榜样形象的真实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超级女声”之尚雯婕尚雯婕无疑是2006年“超级女声”中最绚烂的传奇。辗转三个赛区,一路风雨兼程,一个不懂五线谱的公司白领,最终夺得2006“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11.
本刊自上期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以来,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刊陆续收到不少对“超女”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为继续推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感谢众多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现再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所体现的时代性、经典文本分析、成功要素的心理学解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投稿,积极推进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曾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超级女声》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和电视工作者就此问题围绕电视娱乐节目改革这一方向开展了讨论.为深入研究《超级女声》现象,理性会诊中国电视,本刊特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现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的艺术特征、平民大众的娱乐秀以及《超级女声》火爆与传媒背后的欲望推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有关理论与电视工作者继续推进这一现象的讨论与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刊自上期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以来,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刊陆续收到不少对“超女”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为继续推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感谢众多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现再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所体现的时代性、经典文本分析、成功要素的心理学解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投稿,积极推进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自上期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以来,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刊陆续收到不少对“超女”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为继续推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感谢众多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现再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所体现的时代性、经典文本分析、成功要素的心理学解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投稿,积极推进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超级女声’遍地开!”仿佛是一夜间,“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引得她们的“Fans”迷们是为之痴迷为之狂,很多“Fans”更是场场不落,逢播必看。随着“Fans”迷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瞧!他们的书上“超女”的贴纸真是遍地开花;听!李宇春、张靓颖的个人资料他们更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7.
歌声。尖叫。摇摆。呐喊。眼泪。笑容。捶胸顿足。欣喜若狂。这个原本可能平淡、炎热,郁闷的夏季,因为有了超级女声而变得活色生香起来。每个星期五晚上,从青春少年到白发智者,无数电视观众都以翘首期盼的姿态等待一场精神的盛宴。超级女声到底用什么触动了越来越挑剔的电视观众的内心,让那么多“玉米”“笔迷”“凉粉”“盒饭”等为之痴狂?超级super,超级女声正是以show(展示)、universal(普及的)、personality(个性)、emotion(情感)、rival(竞争)为主打魅力,构筑了一个展示个性的超级舞台,打造了一群原本平凡的超级女生,掀起了一场全民参…  相似文献   

18.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烙印,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青春记忆。正如生于70年代的人会铭记那些校园民谣一术,生于80年代的人一定会铭记“超级女声”,记住有它做伴的春葱岁月。2005年的“超级女声”,不管它多么炙手可热,喧哗过后终会冷却;不管它惹出多少争议,口伐过后终会平息。下面就为同学们梳理一下令年“超级女声”的几个关键词,是为了纪念,纪念一场青春蓬勃的聚会;是为了感谢,感谢那些或悲或喜的日子;更是为明年还能关注“超级女声”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国人创造性有多强不敢恭维,但“仿词”的能力是颇强的。创造力、想象力可能不佳,但联想的能力还是非常发达的。这不,“超级女声”之前有“超级名模”、“超级明星”;“超级女声”之后,“超级男生”甚至“超级教师”也出来了。“超级”二字由以往的高挂在人群金字塔上的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