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首要的基本属性是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虚假新闻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媒体对受众提供虚假新闻既可以构成违约,也可以构成侵权。如果新闻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虚假新闻,并且此虚假新闻是新闻媒体自己杜撰的,则新闻媒体既是构成侵权责任的主体,也是构成违约责任的主体;如果虚假新闻的提供者是政府机关或自由撰稿人,则新闻媒体因过失导致虚假新闻的传播,新闻媒体应承担违约责任,政府或自由撰稿人则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闻扶贫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的一大创举,是新闻媒体发挥传统优势的"催化剂"、推动媒体新闻改革的"孵化器"、适应新媒体大环境的"组合拳"、探索媒体品牌之路的"快通道"。深化新闻扶贫实践是传统新闻媒体拓展公共服务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改进新闻生产、推动新闻改革、重树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纪树仁 《时代教育》2012,(13):197+199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职业型实际应用人才,高职院校的新闻教学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新闻媒体单位输送适合于新闻工作一线的编、采、写人员。但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闻专业尚存在着教学环节不健全、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材建设不配套、缺乏"双师型"师资等问题,使得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岗位的需要。我们必须要面对新闻媒体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索,在教学上加以实施改革,真正培养出实际应用型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活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新闻事业的发展给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提供了机遇,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教育要能紧跟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新闻媒体培养出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新闻教育的现状探讨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闻教育方式,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实习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望能给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民国新闻教育家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新闻教育合法性基础出发,将新闻教育定位为"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以培养"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教育目标,以"术+学+德"为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将校企合作作为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民国新闻教育思想既为新闻人才脱离皇权、疏离体制奠定了社会生存能力的基础,又向传统士人精神致敬,强调新闻教育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记者以职业身份与专业才能介入公共生活。这种"西儒会通"式的职业化新闻教育思想,建构了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的新关系,民国记者得以新的知识权威和职业形象出现在民国历史舞台上。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媒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主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传媒应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发挥出舆论导向、沟通协调、社会预警、舆论监督等作用,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政治、传媒经济、媒介生态以及新闻学教育的现状等四个维度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对于新闻媒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新闻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今天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便在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因此强化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提升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地位应当成为中国高校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肖海燕 《高教论坛》2010,(5):61-63,76
大学生"村官"的公共服务能力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着力从注重公共服务精神的重树、加强思想教育的引导来培养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与态度,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组织等多方面培养大学生公共服务技能与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而民生新闻的原始定位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是民生新闻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提升舆论监督水平,这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通过对教育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进行分离,实现了教育服务供给从"二元主体"向"三元主体"关系模式的嬗变。在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教育社会组织发育"先天不足"、服务受众权利意识缺乏、主体价值偏差以及主体间的信任危机是造成地方政府、教育社会组织和教育服务受众之间实然关系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对此,有必要从明确政府角色、界定主体间权责利范围和培育主体购买文化出发,来重塑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中"三元主体"间良性循环的应然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法制社会里,新闻人需要学法、知法、用法,使法制新闻自觉肩负起社会功能。法制新闻是政府行为有效监督的利器,政府违法行政,媒体实时披露而纠正。报业运用商标法保护传媒单位的知识产权,聘请法律顾问来监管新闻报道,规避新闻官司,减少社会危害。法制新闻还应肩负起扶危济困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新型政社关系、培育民间组织的重要途径。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通力合作,坚持政府主导,运用市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项目管理。一方面提高政府的基层公共服务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福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发展路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仅是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关注人民生活幸福。政府亦更加追求公共服务的完善,国家财政更加倾斜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不但为全体最广大人民生活幸福、稳定提供保障,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财政既是社会保障的最后负责人,也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对印度与俄罗斯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中的做法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改革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汝发 《成都师专学报》2010,(4):101-104,11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客观要求,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与力量投入到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是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看,政府绩效的评价因素主要有:财务水平、内部流程水平、服务水平3个一级指标和各项行政成本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12个二级指标。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得到战略成本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绩效数量和质量评价模型,为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及为政府绩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旺兴 《高教论坛》2012,(1):110-11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并不令人满意,除有经济发展和市场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要数忽视了政府的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政府应作为第一责任主体。政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第一责任主体的作用主要有促进就业公平,保证就业公正和维护就业稳定。为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第一责任主体的作用,需要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公共政策体系,同时要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范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严重影响到传媒的公信力。新闻界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鲜明地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把握正确的、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维护形象,增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Presidential debate questions and the public agend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residential debates have become an institutionalized component of presidential campaigns. Debates have been shown to create learning in voters and are capable of influencing vote choices. Although candidates have some control over their utterances, questions, usually asked by journalist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topics candidates can address. It is fashionable to criticize the questions posed by journalists in these “joint press conferences.” This study adds a new twist to media agenda‐setting,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voters’ issue interests influence the topics of journalists’ ques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estions asked by journalists in debates do not reflect the public interest. We recommend that future debates eschew the use of journalists as sources of questions for presidential debates.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为了及时回应公众关心的公共事宜,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政府新闻发言人,要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有驾驭群体场面的能力,迅捷的反应能力,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国家舆论源的代言人,是沟通政府、媒体、公众的桥梁.舆论的社会功能、意见信息消费需求、舆论调控的社会效用等因素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实施舆论调控的重要依据.政府新闻发言人通过实施舆论调控达到了增强政府舆论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Policy elites use rhetoric in speeches and press releases to provide framing that is intended to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These rhetorical events can be treated as instances in which speech usefully promotes particular discourses. Indeed, elected officials are able to influence how individuals think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rough speeches and press releases. Two important rhetorical events in which political elites advance frames for social issues are annual state of the state addresses (SoSA) given by U.S. governors and gubernatorial press releases that inform media reporting about state policy. This study employed policy discourse and rhetorical analyses to examine SoSAs and press releases as rhetorical eve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olic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governors framed the roles of state government, governors, and educational stakeholders within a discourse that perpetuates a neoliberal version of education. In this framing, governors situated education’s purpose as being workfo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gnoring its role in addressing social issues and preparing informed, engaged participants for democratic society. Given that individuals make decisions about how to address social issues and understand public institutions based on framing provided by political elites, these findings raise implications for state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public purposes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