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晓斌 《班主任》2008,(2):21-21
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老师把中国地图拿出来问学生,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公鸡,有的学生说像山羊。老师紧接着问那些说像山羊的学生:“你们再看看像什么?”学生们依然回答说像山羊。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紧密结合高校实际,从"关爱学生,像春天般的温暖;培养学生,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教育学生,像春蚕吐丝孜孜不倦;贴近学生,像鱼水般的亲情"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索构建和谐的师生氛围,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体像烦恼这一新概念以及研究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的意义,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体像烦恼的概念、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产生的原因、体像烦恼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以及教育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她伟大。像一面镜子,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她光荣,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做人的标准,鞭打丑恶,把美还给学生;她无私,倾自己所有的知识给学生;她像父母,以培养卓越的学生而自豪:她像兄长,与学生平等、友爱、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而,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要像春风一样能触动学生的心扉,像春雨一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像春光一样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而,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要像春风一样能触动学生的心扉,像春雨一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像春光一样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与学生一起完成平面镜成像探究后,有一组学生提出:“如果有两面平面镜,那么在镜子中是不是会有两个蜡烛的像呢?”学生的问题给我带来了灵感,我尝试着利用两面平面镜看是否在镜中能看到两个像,不试不知道,这一试,让我大吃一惊,两面镜子的夹角不同,在镜中能观察到像的个数也不同,不只是两个像,可以是3个、4个、5个像……无数个像,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当两面镜相互垂直时,能得到物体的“真像”,也就是这时,镜中的像相对物并非左右相反,而是相同的“真像”。这是很好的探究素材,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素材,让他们对平面镜成像探究得更深入,更透彻呢?我决定给学生机会,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才有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呢?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教《荷花》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荷叶像什么?"一名学生回答说:"荷叶像扇子."唔,荷叶怎么会像扇子,不像."教师立即予以否定.这一来,学生们举起的小手又缩回去了.其实,教师的题目出得不错,有启发性,如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张开思维的翅膀.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却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她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出荷叶像大圆盘,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就范",而且刚刚产生的跃跃欲试的热情,刚刚闪现的一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社交焦虑量表考查了353名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像烦恼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体像烦恼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体像烦恼显著高于农村学生;(2)社交焦虑水平在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3)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焦虑呈显著相关性.社交焦虑与形体烦恼、容貌烦恼两个维度呈显著相关,与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两个维度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一、借助儿歌,为学生打开写字兴趣的大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儿歌深受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  相似文献   

11.
精彩的课堂导入像歌曲的前奏.拨动学生的心弦;像闪烁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炬;像投石击波,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可见。教师巧妙的导课艺术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笔者单从情境导入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导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的导课像磁石,会把学生深深吸引住;像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像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像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那么,如何导课,以引领学生顺利进入精彩的信息世界呢?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生认识月相时,学生往往把上弦月和下弦月区别不开。为了让学生弄懂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寻找它们的不同特点。启发学生思考:上下弦月它们各像汉字中的哪一笔画?学生都认真观察思考后,有人答道:“上弦月像汉字笔画的“撇(丿)”。下弦月像汉字笔画中的  相似文献   

14.
“像”与“不像”本来是一组矛盾,但这里谈的“不像”是如齐白石大师所言的“不似之似”,并非纯粹的胡涂乱画。以往,我们常称赞学生“画得真像”,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的应该是:要画得“不像”。一、新课标强调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从“像”到“不像”,是中学生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的标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求新求异心理不断增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追求“不像”成为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像”到“不像”的过程,是由具象到抽象…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语文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给学生举一个比喻的例子:“月牙儿弯弯像什么?”学生争相回答,有说像小船的,有说像镰刀的,回答虽然都不错,却没有跳出书本上学来的那些知识。在他的启发下,一个学生回答说:“月牙儿弯弯像香熊。”这一下,不但引起哄堂大笑,而且他还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嘻,月牙儿像香蕉?”“哼,她就知道吃!”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有效的导课,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有效的导课,像一把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整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琐碎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班主任也是一个多元角色,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与生活。班主任有时像客服,要耐心回答家长的咨询;有时像保姆,事无巨细妥善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有时像法官,要合理解决学生之间的各种小纠纷;有时还像医生,要及时关注或处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教学古诗《古朗月行》时,让学生说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以顺口溜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字母的音和形"一年级学生学拼音,学得快,忘得也快。"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在编顺口溜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单韵母"o"时,我启发学生:"‘o’像什么呀?"有的说像圆圈,有的说像圆月,还有的说像洋娃娃的眼  相似文献   

20.
一、借助儿歌,为学生打开写字兴趣的大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儿歌深受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