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     
不会说话我问5岁的儿子:“知道你姨家的小表弟叫什么名字吗?”儿子回答:“不知道,他还不会说话呢,怎么能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呢?”给你吃我给儿子讲故事,讲到有一只小鸟在它妈妈老了以后捉小虫给妈妈吃,并问:“妈妈老了以后你怎么办?”儿子说道:“小鸟捉小虫给妈妈吃,到时候我就捉大虫子给你吃。”时髦我对丈夫说:“你看人家隔壁太太多时髦,衣服一天换一套。”一旁年幼的儿子插言:“航航小的时候更时髦,妈妈一天给我换好几套衣服。”足球在踢他放学了阿毛还没回来,阿毛母亲问他同学:知道阿毛在干什么吗?”“如果他当前锋…  相似文献   

2.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3.
记忆糖果     
上课了,老师来了,“今天我们学习想象作文。”说着,老师便在黑板上写着。“哎,又是作文,烦死了。”我正觉得没劲,忽然发现同桌戴冬冬正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糖,偷偷地吃着。我小声地对他说:“戴冬冬,给我吃点吧!别小气啊!”“不给!”“好啊你,不给,不给我就告诉老师!”我威胁他说。“别别别!给你就是了!”他接着说,“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糖果吗?”“不知道。”“这是记忆糖果,你看这上面写着‘记忆糖果,语文数学第九册’,只要你吃了它,书上的知识就都记住了!”我笑了一声:“你吹牛,天下哪有这种糖啊!”于是我拿着书试了…  相似文献   

4.
听话的瓶盖     
放学回到家,我正要开始做作业,奶奶喊道:“回来了?快来吃银耳,奶奶刚买的。”我跑进厨房,奶奶从桌上拿起新买的一瓶红枣银耳,使劲地想打开来给我吃。可是我看她憋得满脸通红的样子,连忙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我接过奶奶手中的瓶子,也憋足了劲,还是打不开。奶奶说:“就等你爸回来再吃算了。让你爸来开。”我说:“奶奶,我想吃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阿尔法的前任主人是我。那天上学路上我遇到了同班的赵凡凡,他在河边捉到一只乌龟,说要找我换两个包子。我早餐只有三个包子,给他两个,我肯定撑不到中午,所以我说:“如果你想换,只能用它换一个包子。”“你看这乌龟多可爱。”他拿着乌龟在我眼前晃了一下。我想了想,说:“好吧,两个。”“成交。”他笑了。就这样,我用两个包子换了这只乌龟。第三节课时我就已经饿得够呛,中午几乎走不动路了。回到家,我先吃了一个饭团,然后用一个盆盛好水,把乌龟放进去。  相似文献   

6.
活动起因:家访中,常有家长向班主任“投诉”:我家小孩,太难侍候了,吃的方面尤其如此,中他意的菜,一定要放在他面前,不管别人是否想吃,一口气扫荡完毕;不中他意的,任你怎样苦口婆心劝说,他就是置之不理。一日三餐,常常怨这怨那,每天,我们都要问清他今天想吃什么才敢买菜,否则,他就给你脸色看……老师,你找个机会跟他谈谈吧!  相似文献   

7.
这天,书架上放了新书,小朋友洗手时就拿好了一本,边吃点心边忍不住看。我轻轻走过去,温和地说:“吃完点心再看好吗?”不情愿地点点头,可眼睛就是不离开书。我顺手合掉了书,对他说,吃完了再定定心心地看。当下不吃了,脱口道:“你不像个老师。”我一愣,难道纠正幼儿的不足也有错吗?我又站在的立场上一想:他认为书是老师给小朋友看的,他想看就可以看,你不让他看就是你不对,考虑到的个性特点,我随即又拿出一本卡通新书,说:“这本书更好看,不过你要先吃完点心,咱俩一块儿看。”盯了我几秒钟,转过身大口吃完了点心,还乖乖…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9.
番茄酱专家     
星期天,米羊跟爸爸妈妈来到叔叔家吃饭。叔叔说:“我们好久没在一起聚了,今天我露一手,我来掌勺炒菜。”妈妈从兜里拿出一条鲤鱼,说:“做浇汁鱼我最拿手了,我做一个浇汁鱼。”米羊说:“我吃浇汁鱼最拿手了,我吃浇汁鱼。”婶婶在米羊的脑袋上摸了一下,说:“你就知道吃。我给你派个活儿,你到商店买一瓶番茄酱来。做浇汁鱼得用番茄酱,家里没有了。”米羊从婶婶手里接过钱,跑出了家门。走在大街上,米羊决定到食品公司商店去,虽然走得远一点,但在那里可以买到真的番茄酱。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多,他不能图方便买回假货而让婶婶笑他…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11.
儿子一天天长大,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他一脸不高兴,好像有什么委屈似的说:“妈妈,我们班里有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了,还是双层的,我这个用了好多年,都旧了。你也给我换个新的吧!”我看了看孩子的铅笔盒说:“还没破,能用就先用着吧。”“妈妈,你怎么连个铅笔盒都舍不得买?”看着孩子幼稚的小脸蛋我不忍心了:“好吧,妈妈去给你买。”第二天,儿子拿着他最喜欢的铅笔盒甭提有多高兴了,两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亲昵地说:“妈妈您真好!”可是没过两天,他又跟我说:“妈妈,同学今天刚买了一支新钢笔,你也给我…  相似文献   

12.
和平常一样,尼娜·菲每天的工作是从检查学生家长的签字开始的。如果哪位学生忘了把作业给父母看一下并签字,他就会受到菲夫人的严厉警告,并在她的本上留下记录。“我敢肯定你昨晚一定没忘记吃饭,”菲夫人对睡眼惺忪的学生 K·西科勤说,“那好,作业也应该这样,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给家长看。”  相似文献   

13.
奚芳  潘懿 《学前教育》2007,(2):34-34
幼儿园上课没有铃声提示,我常用的办法是用音乐提示孩子。可现在的孩子没那么乖。一次,音乐放了几分钟,孩子们毫不理会,还是没安静。我略作思考。就关了音乐说:“老师想和你们换个座位,你来坐老师的椅子,我坐你的小椅子。”大家静下来,看着我的脸色,瑞瑞问:“老师,这是批评还是表扬?”“你们说呢?”我不动声色,轻轻地问。小宝说:“不是表扬也不是批评,就是换了做小老师。”我顺着他的话说:“谁来和我换?”小宝马上举起小手。怕我看不见,手指头使劲伸直。  相似文献   

14.
晓曦 《家庭教育》2009,(3):12-13
家长:儿子快6岁了,无论我叫他做什么,他都会跟我讨价还价。每天叫他自己穿衣时,他说给他买玩具或买吃的他才自己做,若你不答应,他就赖着不穿。要不他也会说:“自己穿衣了,我就可以不用自己吃饭了。”每天吃早餐时,他说:“你喂我,我就吃,要不然不吃。”大家帮忙,我该怎么教育他啊!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什么     
“我不幸福。”我的小儿子这样说。一个夏日的黄昏,我们刚刚参加完一个生日聚会,我的小儿子赖在一家冰淇淋店门口不肯走了。“你觉得一个冰淇淋蛋筒就会让你幸福吗?”我问他,想让他明白刚刚吃完生日蛋糕,不能再吃冰淇淋了。儿子两眼望着前方,肯定地说:“是的,如果给我吃冰淇淋蛋筒,我就会很幸福。”看着他固执的傻样,闻着他皮肤上可爱的味道,在黄昏温柔的余辉下,我不由得笑了。“这不是幸福。”我说。“那什么是幸福呢?”他问道。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像往常一样搪塞他,“好吧,这、这就是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呢?几…  相似文献   

16.
调皮鬼吉米     
我们学校,要算吉米最出名,他鬼点子特别多,爱跟别人打赌,回回都赢。那天,我跟他同坐一张桌子吃午饭,吉米吃得很快,一会儿饭盒便空了。我呢,一半还没吃完。吉米看我一眼,摊开一只手掌说:“你能在我的空手心里每次放一枚硬币,一共放三枚吗?”“这算什么?”我不假思索说,“连傻子都会做!”“真的?”吉米眨着狡黠〔xiá〕的眼睛说,“你敢打赌?”“打赌就打赌,你说吧,赌什么?”我说。吉米眼盯着我的饭盒不紧不慢说:“就赌你那块葡萄干果仁麦片怎么样?”我知道吉米最喜欢吃这东西,不过,我想,你休想吃到。我从口袋里掏出…  相似文献   

17.
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出于职业习惯,我总是脱口而出地问:“这次您的孩子考得怎样?”我自认为这样交谈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可有一次我再提这样的问题时,一位家长却不高兴地对我说“你应该问,你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这位家长的话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8.
我做错了吗     
杨丹 《班主任》2010,(2):46-47
最早听说“家长送礼”之事,是在我上师范的时候。一位校友、当地的优秀教师在返回母校作报告时提到,他任教的班级中曾有个学生家长送给他一条昂贵的腰带,一番推托之后,他收下了。可是没过几天,当这位老师辅导那个孩子学习时,该生露出鄙夷的表情,说:“耐心辅导是应该的,我妈给你的那奈腰带可够补好几个月课的。”这位老师由此感叹,家长送礼坚决不能收,否则必会让自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就像困在网中的鱼一样。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从我身边跑过。一个个都回头向我招呼道:“老师好!”我也回首笑盈盈地招呼他们。 一个孩子说:“老师。你闭上眼睛。”我说:“好!”就很自然地闭上眼睛,感觉到她把手伸到我嘴前.我想一定是吃的吧,因为我刚刚是看到同学们正吃东西的。第三节课下课正是孩子们加餐时间,我今天却没吃早餐呢。平时,孩子也常常这样拿东两给我吃,还不许我自己动手的。要亲自喂到我的嘴里。于是,当我张开嘴正准备咬时,只听到一声惊呼:“老师,不能吃,是梅花,你没闻到香味吗?”接着便是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哎呀,我的天呀,我俗!胃口不懂高雅和通俗之分哦!饿了,那花中极品也要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