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两种极性萃取头,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赊店老酒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旨在为其风味改善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检测结果表明:赊店老酒中共检测出38种物质,其中27种酯类化合物、3种醇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3种烷烃类化合物、2种醛类化合物和1种呋喃类化合物;通过对比65μm PDMS/DVB和50μm DVB/CAR/PDMS两种萃取头发现,65μm PDMS/DVB对于酯类和烷烃类物质萃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萃取杏鲍菇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出杏鲍菇挥发性成分85种。其中,醇类14种、醛类13种、酯类6种、酮类5种、芳香族6种、杂环及含硫类共14种、烃类27种。3-苯基-2-丁醇、1-辛烯-3-醇是香味物质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白兰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测定出白兰叶在一年内不同生长阶段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其中主要包括醇类、萜类、酯类和烷烃四大类化合物,以醇类和萜类为主.在不同生长阶段,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不同,以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徽州地方特色传统食品徽墨酥的风味和品质,研究了不同红茶添加量(1%、3%、5%)对徽墨酥理化特性、挥发性成分、感官评价以及抗氧化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茶的添加降低了徽墨酥的亮度、pH值和水分活度等理化特性,口感和气味宜人程度有较大提升,感官品质以添加3%红茶的徽墨酥相对较好.固相微萃/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红茶的徽墨酥的挥发性成分物质相似但含量不同,以醛类、烷类和烯类为主,其中正己酸乙酯、4-萜品醇、2,5-二甲基吡嗪和十二烷为徽墨酥中主要呈香物质.抗氧化结果表明,红茶的添加提升了徽墨酥的抗氧化性,使其具有显著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该研究初步阐明了红茶对徽墨酥品质的影响,为提升传统食品徽墨酥的风味和品质以及红茶在徽墨酥品质提升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铺地百里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铺地百里香叶总离子流图中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20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14%.主要包括萜类(13种)、醇类(4种)、酚类(2种)和酮类(1)种共4大类物质.以萜类为主,含量最小的是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迷迭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迷迭香叶总离子流图中分离出5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48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25%.迷迭香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R-α-蒎烯(36.86%)、1,8-桉叶油素(13.65%)、D-柠檬烯(7.58%)、莰烯(6.57%)、樟脑(3.66%)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典的一维气相色谱方法(SPME-GC/MS)技术对啤酒进行风味成分分析,能得到几十种构成啤酒风味的"骨架"成份和相应的指纹谱图;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对啤酒风味成分进行更高层次的检测,则能得到数百种风味物质。说明将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用于啤酒风味物质的检测和辅助质量控制,拓展了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松乳菇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物中鉴定出了67个成分,并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2%的有9种:1-辛烯-3-醇(2.27%),丁酸丁酯(13.52%),(E)-2-辛烯醛(2.88%),n-癸酸(4.99%),[1 aR-(1 a..α,4..β,4 a..β,7..β,7 a..β,7b..α)]-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烯并[e]薁(4.16%),n-十六烷酸(4.75%),(Z)-9,17-十八碳二烯醛(5.19%),(E)-9-十八碳烯酸(3.33%),十八烷酸(2.13%).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LLE-GC-MS)技术分离鉴定中国赊酒与赊店地蕴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联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中国赊酒与赊店地蕴酒中的呈香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赊酒中共分析出19种挥发性成分,GC-O分析出呈香物质13种,香气贡献较大的呈香物质有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1-丁醇、2-丁醇、乙酸;赊店地蕴酒中共分析出16种挥发性成分,GC-O分析出呈香物质6种,香气贡献较大的呈香物质有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乳酸乙酯、3-甲基-1-丁醇、乙酸.  相似文献   

10.
综述选用PDMS膜在一个间歇式真空渗透汽化系统中,以茶香气模型溶液和茶叶提取物为对象,考查香气物质通量和分离系数,研究采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从茶香气模型溶液和茶叶提取物回收茶香气物质.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获得茶叶香气做出显著贡献的物质,即为反式-2-己烯醛,芳樟醇,顺式-3-己烯醇,3-甲基丁醛,2-甲基丙醛,苯甲醇,苯乙醛,α和β-紫罗兰酮,其中β-紫罗兰酮,反式-2-己烯醛,芳樟醇,顺式-3-己烯醇,3-甲基丁醛有很好的选择透过性,而苯乙醛,2-甲基丙醛,苯甲醇选择性略差.总之,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个很有效的分离方法,它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可实现对茶香气物质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干、鲜槐花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比较分析干、鲜槐花的香气成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干槐花中鉴定出18种挥发性化学组分,从鲜槐花中鉴定出19种挥发性化学组分.干槐花挥发性组分相对百分含量为92.48%,鲜槐花挥发性组分相对百分含量为89.58%.干槐花挥发性物质中醛类的相对含量为31.76%,醇类相对含量为35.16%,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己烯醛,含量为18.30%,酮类的相对含量为9.74%,呋喃的相对含量为13.89%.鲜槐花挥发性物质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1-辛烯-3-醇,含量为31.02%,其中醛类的相对含量为28.31%,醇类相对含量为44.40%,烯烃相对含量为8.39%,酮类等的相对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石英毛细管内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MAA-EDMA)纤维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的萃取头,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系统考察了萃取时间、解吸时间、盐浓度等实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的SPME-H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柱内(n=6)和柱间(n=6)精密度(RSD)分别小于4.45%和5.97%,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100.8%~1089%之间;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4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496检出限在1008μg/L~2.876μg/L之间.所制备的Poly(M从-EDMA)萃取头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本低;方法快速、灵敏,适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和分析柠檬制品柠檬蜜和鲜柠檬水中的Vc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分别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分析技术,对柠檬蜜和新鲜柠檬水中的Vc含量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柠檬蜜水和新鲜柠檬水中Vc含量分别为11.7 mg/kg、17.6 mg/kg;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两种样品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柠檬蜜水和鲜柠檬水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25种和20种,主要包括烯烃、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等物质.结合感官综合比较,柠檬蜜较鲜柠檬水风味浓郁,食用更为简单,但其Vc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豫北白酒中香气成分类型(醇类、酯类、酸类和其他物质)及其含量的方法,并详细对比了辐照前后白酒样本中香气成分的具体变化.对影响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萃取头、预热时间、NaCl的质量浓度、样品装液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隐甲藻和裂殖壶藻醇水提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的抗氧化活性水平,为综合利用两种微藻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隐甲藻和裂殖壶藻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重要原料,然而提取DHA后剩余的藻渣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首次对两种微藻的极性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初步确定多酚类化合物是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成分,为综合利用两种微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用70%乙醇浸提隐甲藻和裂殖壶藻藻粉,所得粗提物分别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组分萃取物。采用总抗氧化能力、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总还原力等方法对不同极性组分的萃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Folin-Ciocalteu方法测定样品中总多酚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隐甲藻和裂殖壶藻醇水提物的不同极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图2~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水平显著相关(表2和表3),因此,我们推测多酚类化合物是两种微藻的主要抗氧化成分。综上所述,隐甲藻和裂殖壶藻具有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可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桂花品种感官评价差异所对应的香气成分,及其有贡献的香气活性物质,为桂花的生物科学应用提供依据。创新要点:首次运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结合气质联用法(GC-MS)对所分离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同时结合其气味描述,分析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活性物质特征。本研究还根据所检测的香气活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对香气活性物质进行分组,能更直观地分析桂花不同品种香气差异的原因。研究方法:(1)运用GC-MS对三个桂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比较分析(见表1);(2)运用GC-O对三个桂花品种香气活性物质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3)对香气活性物质进行分组,探究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差异原因(见表3和图2)。重要结论:(1)GC-O结合GC-MS分析所得香气活性物质并非都是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些含量较低的挥发性物质也对桂花香气形成有贡献;(2)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差异是由不同香气分组以及香气活性物质强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一种可切换温度响应离子液体(TRIL)-水系统,并用于山药皮黄酮成分的萃取。通过调控温度,实现混合溶剂体系“高温均相萃取、低温异相分离”的目的。冷却后,IL相和水相分离,亲水性和亲脂性化合物分别在水相和IL相中重新分配,从而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原位分离。方法:选取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水体系用于山药皮黄酮类化合物的萃取与富集,考察离子液体含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目标化合物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离子液体含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显著影响TRIL-水体系在萃取山药皮黄酮成分时的萃取效率,优化的萃取山药皮黄酮成分的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 h、[BMIM][BF4]-水的体积比为1∶1。结论:可切换温度响应离子液体(TRIL)-水系统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IL-水混合物对目标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樟树叶的挥发性物质,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从樟树叶中鉴定出38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8.53%。樟树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己酸叶醇酯,S-(Z)-3,7,11-三甲基-1,6,10-十二烷三烯-3-醇,3,7-二氢-3-甲基1H-嘌呤-2,6-二酮等。  相似文献   

19.
樊燕  侯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10):184-192+222
该文融合海洋资源、食品化学、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了南极磷虾风味研究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以美拉德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氧化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等解析了特征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温度、时间与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为水产风味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该综合性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知识的运用,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多学科交叉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二胺(C2H8N2)为萃取剂,分别添加FeS2、MgCl2,MgCl2-AlCl3 3种催化剂对七台河煤进行索氏萃取,对萃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探究了不同的催化剂对七台河煤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有助于提高萃取率,增加萃取出的化合物的种类。MS分析证明,不同的催化剂可以抽提出不同的化学结构的物质,采用Cl盐作催化剂有利于含氧化合物的抽提,而FeS2有助于提高含芳环物质的抽提率,特别是对蒽系物的萃取效果良好。由试验结果推断,在煤萃取的溶剂体系里加入铁系催化剂、硫化物、卤族元素的可溶盐以及Lewis酸都可大大提高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