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田振华 《学会》2014,(11):5-10
非公募基金会是我国慈善领域的组织载体之一。如何积极引导、有效推动此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江苏省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我国其它地区非公募基金会的迅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燕梅  周咏梅  田青 《学会》2013,(7):13-18
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首次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两类。论文通过对我国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财务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未来促进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黎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4):42-43,46
鉴于当前慈善事业体制不完善以及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简述了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构建壹基金慈善品牌,探讨了壹基金慈善品牌对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并列举出促进其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因非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公众募捐,对初始投资进行保值增值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随着非公募基金会的规模不断扩大,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非公募基金会投资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国内既有文献主要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不仅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而且实证分析也很少。鉴于此,文章提出未来研究可以围绕投资行为和公益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投资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洪晓梅  齐宁 《学会》2012,(1):3-7
民间公募基金会在我国不甚发达,面临着诸如身份不明确、公信力不强、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立法不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及基金会内部的资源保障不足等。李连杰壹基金由最初的公益基金计划发展为非公募基金会,再到成功转型为公募基金会,其曲折的转变过程引人思考。通过完善基金会的相关立法、取消双重管理体制、严格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及强化和完善监管机制等途径,尽早冲破制约我国民间公募基金会发展的羁绊,为迎来我国民间公募基金会发展的春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徐宇珊 《学会》2006,(7):20-24
《基金会管理条例》首次提出了“非公募基金会”这一概念,条例实施以来,有十几家非公募基金会相继成立,本文以这些基金会中的代表——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为例,通过介绍和评述该基金会的发展背景和运作现状,总结出非公募基金会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募基金会不同于以服务会员志愿为主旨的社会团体、以民间自有力量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类可以实行公开募捐、以从事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属性使然,这类社会组织在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着"慈善失灵"的问题。通过调查占上海市公募基金会总数26. 79%的15家公募基金会财务状况、组织架构以及业务活动等情况,研究上海市公募基金会筹资现状,发现存在筹资支出低、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手段落后以及筹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据此,建议从以下四方面改善基金会筹资问题:完善支出结构,适当扩大筹资支出;拓宽筹资渠道,发展多元化资金来源结构;嫁接"互联网+",升级筹资手段;精细化组织结构,提升筹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孙录宝 《学会》2014,(4):8-11
非公募基金会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服务社区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鉴于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非公募基金会应该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努力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威 《学会》2011,(2):33-35
<正>根据政府民间组织的管理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陆的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在形式上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是在民间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并接受监督与管理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透露,至2009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已达1840多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达846家。  相似文献   

10.
运用使命陈述十大要素理论框架对长三角地区541家非营利基金会使命陈述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非营利基金会使命陈述制订水平不高,其要素数目普遍偏低,"观念"和"对公共事业的关心"是非营利基金会最关注的两个要素;从完整性看,私募基金会使命陈述的制订水平高于公募基金会;私募基金会对"顾客"、"产品或服务"、"技术"三个要素的关注程度显著地高于公募基金会;由于公募和私募基金会募款来源的不同,分别呈现出市场导向和观念导向的要素关注。非营利基金会领导者应充分利用使命陈述促进组织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学会》2009,(11):26-30,47
聚焦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现实,除去规模方面的扩展表征,公信力匮乏是对组织整体演进的当下判断。重构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正是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和能力拓展的实际要求。笔者从概念界定、逻辑起点、话语转换、特殊性四个方面着眼,借助这种理论层级的剖解,试图构建非营利组织问责的解释性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地方虚拟研究开发中心的组织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虚拟研究中心是我国发达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创新组织,其实质就是帮助地方中小企业通过地方虚拟专网连接外部的R&D机构,提高地方中小企业的R&D能力。本文研究了地方虚拟研究中心的组织特点,运行基础和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公司创业战略、人力资源结构与人力资源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戚振江  王重鸣 《科研管理》2010,31(4):146-155
摘要:本研究通过76家民营企业228位员工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检验了基于管理价值取向的人力资源策略结构模型,及其与公司创业战略、人力资源结构的关系模式。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策略具有开放协作、承诺支持、效率目标和稳定规则四维特征;差异化创业战略对开放协作、承诺支持存在显著影响;成本领先创业战略对效率目标、稳定规则有着积极作用;创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结构对人力资源策略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在此基础上并运用展望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本研究结果为探究人力资源策略理论、验证人力资源策略与组织战略匹配关系提供前期研究基础,也为丰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普罗米修斯》2012,30(4):385-387
Abstract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radical change aimed at transforming universities into commercial enterprises less dependent on public funding. Despite some significant successes, including dramatic increases in the number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ecreased Commonwealth subsidies, and more private sector finance, there are ominous indications that institutional failure is endemic, especially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Drawing on various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fail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crisis. A fourfold taxonomy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failure is developed that identifies governance failure, accountability failure, quality failure, and information failure as the primary sources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breakdown.  相似文献   

15.
儿童普遍存在自语现象,它在儿童早期的言语发展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走近儿童,了解儿童。儿童的自语正是儿童世界与社会相联系的一个纽带。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儿童自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教育已向“大众教育”转变,中国的民办大学有了大的发展,同时民办大学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实践教学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field is building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rom information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se theories are being used as foundations for new concepts that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managing knowledge, define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knowledge, and enable us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Based on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5 and 2005, new concepts are emerging, including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alliance, knowledge cultur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knowledge equity. An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eals a healthy arena with a strong foundation and clear directions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18.
毕素华 《学会》2014,(5):5-13
慈善组织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民众对其的体认,因而具有特别意义。在关于慈善组织透明化运营机制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相较于西方长达数百年的慈善运营的历史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慈善事业的实践时间较短、根基较浅,对其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和关注亦有所缺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此研究的分析比较发现,国外学者对实证研究的取向日渐浓烈,这无疑为我国今后慈善组织透明化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