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娜 《科教文汇》2008,(4):201-20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命正在全面刷新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体制,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及交往方式,特别是数字技术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然而当我们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与惊喜的同时,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却经历着史无前例的考验与嬗变。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重新审视与建构人类社会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
腐败和"四风"出现的根源在于人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人文精神能够成为我们的时代信仰,规范社会道德,影响国家发展。我们应在全社会中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国家人文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人的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社会和时代文明发展高度的标尺。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基地,是优化市场人才配置的"拟定"工程。这里的人文精神传达渗透力的大小,直接制约着人才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和效能性,即社会角色的调适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魄力,最终关乎着一个时代人文景观的美化水准。高等学校的人文精神须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即以人为本,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全面教育,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集思广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为什么人文精神成为当今热点”、“中西人文精神传统的历史缺憾在哪里”、“什么是崭新和开放的人文精神”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都不是真正和完整的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全面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对中西人文精神传统进行吸收和改造、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史精神才是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4)
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持续化使用。同时,在化工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提升设备的管理与保养水平,企业才可以紧跟科技时代的发展步伐,并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体现的是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在工作实践中让人文关怀发扬光大,让人文精神为图书馆事业增添生机和活力,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正在逐渐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就二者的含义与应用进行一番结构性梳理,意在为未来家居时代做出一个趋势性判断。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明》2007,(2):57-58
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咫尺天涯,可以两地煮酒共话桑麻。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时代赐予我们了肆意创新的空间,让所有的胡思乱想都能冠以"创意"的正式头衔,并在未来的某一天享受创意带来的快乐与面包。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摘自某博客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正孕育着科技新巅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世纪中,我们更能真切地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有力量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也正充分地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一切"福利".谁丧失想象谁就丧失未来,那么,在士兵的服装方面,科技又将把人们引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9)
正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信营销工作也在发生着质的变革,媒体中"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我们息息相关,如何能尽快的融入新的发展机遇期,适应新时代社会,满意大众对电信营销的新需求,新期望,开启我们的新时代。是摆在电信行业面前的首要任务。一、服务营销的本质和特征在服务经济时代,顾客所关心的是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是否满足并且超出自己的基本需求,能够带来享受的体验。产品不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服务于人们需求的载体。随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标志着一个全新科技时代的启幕。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锋,必然要响应时代的特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以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为研究对象,就其实施的意义、现状与未来创新的教育思路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让职业教育真正和时代紧密贴合,互为推进。  相似文献   

12.
靳婕  周敬慈 《百科知识》2013,(23):I0002-I0003
随着博物馆发展的多元化、多样性,以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现身于世界各地。音乐是时代的声音,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在当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博物馆承载着记录、传承本国音乐文化的重任,并以独有的音乐文化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度、地域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选修课教学中至关重要。我们的课程改革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打破学科知识体系,以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改革创新;二是在教学模式上,总结出了"提问-读书-观看-讲解-写作"五位一体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人才的时代,也是产生人才的时代。虽然.人才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流行曲,但是人才唯有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奏曲中才成为主旋律。因为,人才在知识经济中不仅迅猛地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迅速地创造着人的自身。  相似文献   

15.
陈多宁 《今日科苑》2007,(8):149-149
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教育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时代、"E"化时代里,新的名词和概念总是层出不穷.如今仅是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又有一种说法很时髦,即我们处在了财智时代.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创意是金、智慧是宝,"财"与"智"开始相互紧紧靠拢,交融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于无声处或繁华烟云中为我们不断增添着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个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知识力量的追求,使得的科学与人文分离,以至发展为严重对立。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应该充满高度的人文关怀,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目前网络文化正以其强大的冲击力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感官享受、个人主义甚至利欲熏心代替了健康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我们只有在法规、技术、文化建设等层面积极发展完善,倡导合理健康的网络文化方式,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才不会卑俗化,社会才有光明的道德前景.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它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共同维系着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它的内容指向是:教育教学的社会性与个体性,非智力因素,美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心理健康等。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与创新的时代,我们只有掌握了核心的科学技术,才会引领时代的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节奏。然而,要想在科技时代不被落后、不被淘汰、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有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那么可想而知,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行业经济发展、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有着建设性的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许多的新兴行业,而平面设计就是这新兴的行业之一。那么对于平面设计这个专业领域而言,创新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意义呢?本文从创新与平面设计的定义着手,揭示了在平面设计的教育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