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运用Bhatia(2008)的体裁分析方法,首先对30篇中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校长毕业典礼演讲进行“语步—步骤”的体裁分析,得出这类体裁的语步结构和发生频率;进一步分析校长毕业典礼演讲在词汇、句话和修辞三个层面的语言特征;同时本研究试图从批评性角度揭示校长是如何通过讲话这个言语行为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研究表明,对体裁的分析除了要对文本内(Text-internal)因素的分析,而且还应重点关注各种文本外部(Text-external)因素对体裁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瑶瑶 《海外英语》2012,(2):226-229
该文以口头话语体裁研究为切入点,选取口头话语中两种常见的交互性语篇(非正式对话和访谈)为例,从口头话语基本特征以及话轮交替规则(turn-taking rules)和语对(adjacency pairs)等对话理论的角度,分析两种体裁在语言和组织结构上的异同。同时,从语篇功能的角度,阐释了话语语境中人际关系和交际目的的差异对语篇结构产生的影响。该文认为,口头话语体裁的对比研究对进一步了解口头话语体裁本身,以及突出各个话语体裁自身的特点有种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亚辉 《海外英语》2014,(8):263-264,267
语言变体随社会网络变化而迥异。社群言语的抽象表现就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社会方言。"学究语"是受教育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团体使用的学术性语体,话语中常包含高级术语和复杂长句,是语言变体的一种。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独特地剧本背景设定将角色语言划归为学究语,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学究语作为独特的语言变体在特定语域中的作用,以及与不同社群的其他语言变体的冲突。该文对该剧第二季语料中的语言变体进行分析,试解读固定语域下非恰当语体对听话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体,语言变体包刮与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方言和与用途相关的语言变体——语域。《简·爱》中的译例分析表明,语言变体是文本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力求译文的语言变体与原文的语言变体功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交际手段,使用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广告作为一种推销语篇体裁,意义在于其社会功能和交际效果;而只有准确把握其特定的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才能实现其预定的功能和效果。在文化语境层面上,不同言语社团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取向、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着广告语言的选择。选择就是意义,但选择首先必须根据“适切性(appropriacy)”来考虑,即在文化语境所提供的框架内进行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本在研究香港的标准汉语同粤语和英语的接触过程中所建立的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的基础上,对汉语与其他语言或方言间的语言接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并建立一个以五个语言变量组成的抽象的连续体模式。把这个抽象模式运用到因两种语言接触所产生的具体语言变体中,可以较好地解释当前我国语言接触中所形成的各种语言变体,尤其是"两岸四地"语言变化所形成的语言变体,并能说明这些语言变体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运动的方向及其规律。文本最后论述了这种连续体模式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与《阿拉丁》(Alladin)的中英文字幕为例,考察电影字幕翻译的删减现象,分析影响字幕翻译的文本内与文本外因素。文本内因素即字幕翻译的特点,视听文本转换成书面语时,符号间的重复与符号内部的信息冗余;文本外因素则主要考察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考察影片的字幕翻译得出结论:部分删减现象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语言风格和特征,但某些删减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文信息缺失。  相似文献   

8.
语域与翻译     
所有语言根据使用场合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本文从文本的角度来探讨了语域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揭示了影响语域的三个因素,即语场、语式和语旨,并针对不同的语篇范围和语篇方式以及语旨的变化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英文医药说明书篇章元话语的对比分析及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篇章元话语是用来组织语篇、引导读者的语言手段。体裁、语用及社会文化特征能限制和影响文本中篇章元话语手段的选择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中英文医药说明书中篇章元话语使用的相似之处是由于共同的体裁、语用特征使然;其差异乃不同的语言、语用、社会文化特征对篇章元话语使用的选择和限制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的文体关注——兼谈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课程标准》①自颁布实施以来引起了国内中学英语界的普遍关注,但其鲜明的文体关注特征———体裁和语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裁=体式 目的,而体式是指文章的规范样式,它具有约定性、稳定性和规律性等特点;语域是语言因其使用的语境不同而出现的语言变体,它与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语言的正式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正式程度可分为正式、一般和非正式,能否恰当使用语域是衡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要重视写作的步骤和技巧,还应适当介绍有关文体、体裁和语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逐步掌握常见体裁的语篇模式及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翻译语言被视为一种既不同于源语言、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变体。研究者发现,翻译文本具有显化、简化、集中化等共性特征。本文旨在通过提取并分析汉语翻译文本(浙江大学汉语译文语料库,简称ZCTC)和原创文本(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简称LCMC)3词词束的使用特点来揭示翻译汉语这一语言变体相较于原创汉语在词束使用方面存在的若干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翻译语的特点,从而为翻译汉语的"翻译共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语素变体,就是同一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变异形式。语素变体有两大分支:一个是内部结构成分的变体,我们称之为语言变体(或曰成分变体),它包括音位变体、字位变体和义位变体三种;另一个是外部使用环境的变体,我称之为言语变体(或曰环境变体),它包括时代变体,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言文变体等四种变体。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导致语言变体的形成,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影响语言变体的因素有很多,有职业、年龄、文化、心理、阶级等等。在一些语言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性别差异对英语语言变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性别与语言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变异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阶级、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性别等都对人的言语产生影响。在研究语言变异中,性别对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西方语言中性别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生理性别,另一个是社会/语法性别。而社会性别是造成不同性别语言变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董颖 《现代语文》2007,(11):16-18
一、引言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2003)(以下称《词典》)对双语制(bilingualism)下的定义是:个人或群体使用至少两种语言,如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居民;对双言制或双语体现象(diglossia)所下的定义是:一个社团内同时存在两种语言(language)或语言的两种变体(variety),各用于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英译中国经典散文选》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基础、以《家》《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国防白皮书》三个平行语料库为参照对象,借助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Ant Conc等工具,对汉英翻译中的连词显化现象予以研究。通过卡方检验和对比分析,对不同体裁中连词的显化及其归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1)不同体裁中连词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2)同一体裁中的连词使用总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具体连词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3)造成译文连词显化程度增强的因素不仅涉及文化和语言问题,也涉及翻译者的个性与风格,与翻译活动自身的复杂性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体裁研究背景与特点分析近年来,体裁(genre)和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成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里的热门话题,一种被称之为"建立在体裁基础上的教学方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盛行。"体裁教学法"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即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讨论英语语体与文体色彩,首先要论及文体学 sudylistes 文体学是一门古老且又年轻的学科。它在演说术、作文法中的运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依据现代语言学的原则和分析方法在文体探讨方面的运用则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的。文体学的概念也在演化扩大。从狭义来说,只是研究文学文体,如作家的创作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段等;从广义来看,它几乎包括了语言的各种变体,如各类体裁、方言的研究、窄义文体(暂称文体色彩)的研究及语体的研究。体裁与方言不同子文体色彩和语体,它们有着各自的语言特征,又称“语言品种”(见程雨民著《英语语体学》)。语体则是各语言品种的细分类,是由客观语境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具有双言现象的语言中,高层次语言变体常处于支配地位,进而威胁到低层次语言变体的传播与存续。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福州方言生命力的各式因素,探求低层次语言变体存续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中的某些特有现象,如人称和称谓的选择,语言的正式变体和非正式变体的运用等,具有表示话语参加者在语言环境中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功能。在欧洲的一些语言中,第二人称代词至少有两种形式;有的语言甚至有着复杂的称呼语系统,不同的语言变体在使用时也有各自的规范。本文通过对这些语言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探讨,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从话语分析的角度说明上述语言项目的标记作用,探索社会范畴与语言特征的关系。由于语言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关联,所以个人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环境,而语言现象又是社会状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