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低龄化是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突出现象。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低龄化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学员低龄化趋势对成人高等教育形成的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益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是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如何与之相适应是保证汉语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为例,低龄化的成因包括: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是根本动力;中意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日益深化是基础支撑;意大利政府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是重要保障;孔子学院/课堂提供的教学资源是有效助力;海外华人的语言和文化传承是低龄化的重要推力。为应对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新趋势,应做到:充分发挥中意经贸合作的引擎作用,多领域协作全面推动汉语"外语身份"转换;提升国家和社会的语言服务意识和能力,多层级推进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程;立足低龄化发展新要求,构建汉语国际教育新体系;加强海外华人的母语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论组织乞讨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给出了组织乞讨罪的概念,然后对其构成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在组织乞讨罪的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司法认定组织乞讨罪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后,全国不少城市的乞讨现象剧增。从分析城市乞讨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对城市乞讨现象应树立管理和疏导并重的观念,并对现制度的总体思路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对不同乞讨人员应分类适用的不同管理和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7.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自2003年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治理就从过去的收容遣送转变为现在的救助管理,救助工作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从目前救助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乞讨是乞讨者在公共场合明显表现出困难的生存处境,在得到他人的同情后,接受其施舍的钱物的过程。乞讨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法律不禁止乞讨。但是乞讨损害乞讨者本人的尊严,因此在道德上受到争议。对不同目的的乞讨有不同的道德评价。为解决生存危机的乞讨,因为生命价值高于其它一切价值,所以这种乞讨是应当的;为脱离贫困的乞讨,以暂时的尊严为代价换取家人的幸福和发展,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为赚取暴利的乞讨,使乞讨者本人成为物欲的奴隶,对施舍者也是一种欺诈,因而受到道德的谴责。乞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动荡的隐患,但是乞讨给公共管理制造混乱,这就是乞讨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为贫困人口仍是乞讨的主力军,所以尽管乞讨人员形形色色,但是施舍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大,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出现了新变化,对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形成新时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难题的原因,并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对乞讨群体进行调查、走访有关部门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社会大众对乞讨群体所持态度,探讨了乞讨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建议,同时,对乞讨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乞讨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准确把握乞讨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探究乞讨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控制乞讨行为、减少乞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乞讨现象突显制度道德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荣 《天中学刊》2006,21(6):52-57
近年,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大量流浪乞讨人员,各种各样的乞讨现象给城市的形象增添了败笔,引发全国各大中城市上下禁乞呼声一片。导致当前城市乞讨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性不平等、户籍制度的歧视性、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失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性、教育制度的非公平性等制度因素。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城市乞讨问题的根本途径,应诉求于制度道德。  相似文献   

13.
徐芳  王保庆 《天中学刊》2006,21(4):59-62
作为当前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乞讨现象存在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经威胁或触犯到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乞丐群体的复杂化、团伙化、职业化倾向使乞讨现象带来的危害及影响与日俱增,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怀。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遏制并消除其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丽明 《天中学刊》2011,26(4):35-38
网络盛传的"随手拍照解救行乞儿童"行为是对流乞儿童隐私权的侵害。强调对流乞儿童隐私权的保护,是人权的基本要求,更是基于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考虑。为了更好地保护流乞儿童权利,应该秉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确立儿童优先的宪法原则,在民事立法上明确对儿童隐私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采用直接保护的方式,同时应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杜甫辞赋创作的动机与取向,从创作动机、导谀乞怜、讽谕之义三个方面,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对杜甫辞赋创作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分析和辨正。通过分析认为,杜甫辞赋创作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动机,是求得君臣遏合、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杜赋所表现出的导谀乞怜倾向实为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希冀以自己才能博取政治理想的实现,不应过分指责。杜赋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对辞赋讽谏功能自觉坚持,这一点也为后代论者所承认,尤其是他在赋中运用的征实和稽古的写作方法构成了他所追求的“诗人之赋”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6.
形成权是由单方行为即可导致法律关系变动的权利。这一概念是在德国进行新的权利分类和实体法与诉讼法的体系划分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与请求权和支配权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权概念对民事权利体系、诉讼理论及民法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说“打砖”     
"打砖"一词系明清俗语,今人对其意义的理解,存在失误。其义并非指打制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而是乞丐行乞的一种手段。乞丐一边手持砖块在前胸后背敲打,一边哀告求食或唱曲儿,以博得路人的怜悯,从而求取食物。"打砖"的现象从近代至今天,一直没有绝迹。  相似文献   

18.
从有关乞立赵氏的四篇状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史》及《挥麈录》等典籍记载的秦桧乞立赵氏第一状为秦桧伪造。真伪状文变化很大,且乞立赵氏状文首倡者不是秦桧,他只是连名者。秦桧凭借伪状捞取政治资本,掠美名,取富贵,势贯古今,其欺世盗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