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开展“快乐体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市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学校体卫工作两个《条例》,在深化学校体卫工作改革的探索中,以“快乐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快乐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分析现状,继续探...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联合制作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体育教学录像片于1999年7月出版发行。本片是应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需求,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和体育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以及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实际,录制的一部集理论性、指导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在重视对学生主体教育的同时,主要集中于围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的探索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我们认为,通过“校社结合”的形式,开辟多渠道、多元化的体育教育途径,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有效地联结起来,实现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充分发挥中小学体育在德育、智育、美育、个体社会化及各种能力培养等方面功能与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翟振宁 《福建体育科技》2005,24(2):45-46,49
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中小学体育如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体育教育改革,试图为中小学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略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并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了美国、德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了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注重体育教学问题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体育知识和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所形成的多种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据素质教育的现代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注重和加强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据此,本文对“一主多辅”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是从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的高度来思考,并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反思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的具体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改善体育条件,规范体育竞赛,推广中学生体育工程,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南宁 《精武》2012,(3):89-89,91
在素质教育酌形式下,对于学校体育这一传统研究领域来说,亦走到了如何进一步深化理论,探求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更好结合的关健时刻。现行的每周三节体育课无法实现《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的基本要求。笔者就构建校园体育社团模式,引领学校体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学较体育自身向高端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学校体育教学,怎样适应未来社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长期形成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又远不能适应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剖析当前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预测适合21世纪农村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更是将发展的方向和目光投入到了学校之中,但是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其设置理念等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发展受到了阻滞。体育课程的开设对于学校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承担起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以及加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的责任。因而当前对于学校中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改革实践方案,最终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主要包括更新思想观念,对体育课的理论、实践、课时安排及考核加以改革等,为高中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的多项体能水平作为主要的效果指标,对青岛、东莞、重庆、泉州、厦门和蚌埠等试验基地的小学、初中、高中共6所学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论课改试验区还是非课改试验区.新的体育学习评价都能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和反馈功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能水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体育学习评价运用于课改试验区所获得的效果也明显好于尚未实施体育新课程的非课改试验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体育学习评价对学生体能水平的提高程度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的趋势,高中生的体能水平进步幅度极为显著,且小学和高中女生的进步幅度也明显好于男生,建议在下一步的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中进一步关注与重视初中女生的体育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4.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师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和教学行为)与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均未达到50%的课堂时间标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课堂管理行为上的用时均为最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动作示范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观察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男教师执教班级的MVPA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女教师,而教龄仅与小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观察行为仅对初中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仕健 《体育学刊》2006,13(1):103-104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认识上存在着“非奥运项目不属于正规的体育教学,准备运动必须要排队做徒手操,一堂体育课教材安排要全面,放松运动必须简单有效”等认识误区,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消除这些误区,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开展试验课改革,转变体育教学评价观念,同时要加快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 《体育科研》2006,27(4):80-81,84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海南省172所中、小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学校体育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思想认识滞后,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不到位,教学质量不高,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研究我国中小学体育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情况。认为基础教育体育的现状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的方向,后者的实施须结合中小学体育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反过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也直接影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并提出对新一代体育教师的要求,联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具体分析改革的力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理念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在学校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转变体育教师评价理念,构建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可以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课程教学与建设起到导向和推进作用,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体育教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任务。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它各方面的素质发展既有促进也具有制约的作用。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內容等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Authorities recommend that schools provide a variety of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obtain physical activity (PA)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chool.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revalence of several school PA practices—including measure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of PA practices with school resources (PE staffing, training, and facilities). Method: Surveys were obtained from respondents 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from 2009–2010 to 2011–2012 (1,831 schools). Results: Few schools (20.8%) provided students with PE class every day, but most (76.3%) had an appropriate PE student-to-teacher ratio ( ≤ 25:1). Many schools (74.0%) offered 20 min of recess daily, but fewer than half offered organized opportunities for PA before or after school (e.g., spor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and school size, having a full-time PE teacher and requiring PE teachers to obtain PE-related continuing education (CE) were associated with PE practices such as offering ≥ 150 min of PE per week (for 3rd-grade students) and testing PE knowledge, skills, and fitness. Required C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likelihood of offering PA during the school day (i.e., activity breaks and PA outside of PE class) and before or after the school day (i.e., afterschool PA programs). Conclusion: Few schools offer a broad array of PA programming. However, PE staffing and CE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many PA practices including those outside of PE, possibly indicating that PE staff serve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a whole-school PA-supportiv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