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2.
绘画语言要素认识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绘画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形象,其中造型、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语言要素,都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摹写,而是以画家自己艺术思想为中介环节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模糊修辞是一门应用科学.边缘科学,它作用于语言活动,而本身的模糊性质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借重语言环境来表情达意,并作为判断语言使用优劣的标准。没有语境就没有模糊修辞。  相似文献   

4.
谈谈语言中的含蓄艺术山东毕泗建含蓄是指作品内容在表达方式上的隐蔽和委婉。用含蓄来表情达意,能收到耐人咀嚼、韵味无穷的效果,从而产生意味深长的含蓄美。如何才能达到含蓄的目的呢?一、利用词语换序做到表情达意的含蓄汉语中,词与词的组合既简便又灵活。只要变动...  相似文献   

5.
绘画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形象 ,其中造型、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语言要素 ,都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 ,不是照镜子式的摹写 ,而是以画家自己艺术思想为中介环节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达意表情。以反映思维过程的方法直接达意表情是思维型语言的根本特点,华语便是这种思维型语言。本文列举了华语的十三项特点,对第一点做了论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必须遵循达意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它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交际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运用的语言根本准则,体现了教学语言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古到今,凡为文之人,都力求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当今的中学生写作文,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有文采。李惠民在《文采简论》中说。“凡是精彩的,能引起美感的语言”都可以称为有文采。“能引起美感的语言”通常是表情达意清楚、连贯得体、绘声绘色、有质感而又个性鲜明的语言,许多写作严谨的人为使自己的语言达到此种境界而终生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而言,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和四肢所表达的意义;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体态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体态语言具有情感交流、心理暗示、丰富和活跃课堂氛围等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教学阵地中最主要的武器,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点缀语言,可增强语文课堂表情达意的效果,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学是一门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崭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在当前语言学众多分支学科都呈现出活跃姿态的背景下,艺术语言学也需要通过不断更新学科观念和研究方法来推动自身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跨体式文学语言的分析,讨论艺术语言研究能否在延续思辨性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统计学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提倡艺术语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对于进一步繁荣艺术语言学将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是由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组成。由于艺术语言的大量存在,使语文学科具有了人文性的特点,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3.
艺术语言是审美化的言语形式,它具有"有意味"性.它打破了正常的词与词的组合搭配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言语形式.艺术语言的变异性和"有意味"性组成了艺术语言的审美化的言语形式的整体,它给人以变异和虚象的新颖感,表达了发话主体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该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提高语言表达的明晰性、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以及开拓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等多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杂语性是文学面对的语言现实,文学性的获得在于消除杂语对文学性的分解力,而文学性的心理基础在于刨作主体的直觉能力.直觉对杂语具有统摄作用,并使之由实用语言转化为直觉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直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的语言活动,它是以一种变异的超普通语言的手段来创造出生动可感的意象而实现其审美功能,完成其艺术效果的。一切语言材料到了艺术语言中都要经过艺术的熔铸和加工,使之为创造艺术形象服务。古人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化的途径。人的精神美质,情感美质,只有通过“立象”的过程,也即艺术化的过程,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在纷纭的世象中,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把握至美,外化于形,于是,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玩味不尽的美的语言世界--艺术语言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艺术语言意象 ,往往以变异的言语形式呈现出来。本文深入探讨了造成艺术语言言语形式变异的外在需要和内在原因 ,强调了艺术语言意象言语形式变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从接受的角度 ,论述了艺术语言意象欣赏过程的特殊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除了题材、构思的独创性以外,鲜明、独特的东西还见之于他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作品中没有标点符号的长句子、超凡脱俗的比喻、丰富的词语等方面说明其语言风格上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诗体的更遮变化,诗歌精神的转型,都伴随着诗歌语言的变革而发生.当代诗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语言还原这个世纪性的难题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新的语言方式为当代非英雄的凡人在诗坛提供了舞台.但是,由于他们把那种平面化、自由化的语言当成诗歌语言追求的重点,也使诗歌语言面临着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