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社会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导致职业教育在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培养"经济人"、"社会人"的思想在一定时期是合理的,但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  相似文献   

2.
人道是一个体现社会文化的范畴,本义上是人对自身生命生存样态的自觉、关怀与责任。现代职业教育的"人道"范畴体现在对现代职业教育本原、规律、本体的理解,即天地人系统中大教育体系的教育之道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从"人道"的视角出发,现代职业教育亟需消除"差生"预设,确立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一种从"以能力为本位"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嬗变;从"工作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世界去关注学习者的生存及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有主体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从业者。  相似文献   

3.
郑娟新 《职教论坛》2014,(15):11-14
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须以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为依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实际和传统社会"道"与"技"的文化背景,系统、整体地调整其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和环境,以便真正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追问,正是出于中国职业教育伦理价值的迷失及伦理精神对当代职业教育之必要。在现代社会浪潮之下,契约精神对人主体性的张扬和道德性的解放;"待价而沽"与职业理想、职业信仰的冲突;工具化与职业教育中"人"的模糊与支离破碎;"单子式存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隔离。事实上,实现职业教育伦理,需要培养学习者追求、向往、创造幸福的意识与能力。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一致,是一个向着良善的生活目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庞学光 《教育研究》2013,(1):101-107
现代职业教育应将完满职业人的培养作为终极的目的追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特点。现代社会的完满职业人的能力素养应包括基本的学术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这些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和项目综合等完整课程内容的支撑,以及融合人性化的教学资源、民主型的教学关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彰显主体观照的教学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呢?从理想的教育层面上讲,这个悖论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而现实的困境、实际的矛盾,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职业教育是要"专"还是"通",要看他们谁更能促进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与"通"关键还要看一个国家的国情,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实业论"和"生计论",是两种经典职业教育目的论,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实践,随着时代变化也日益暴露出其理论缺陷。重新审视它们,并揭示它们对现实职业教育的启示,甚为必要。培养实业发展人才是"实业论"职业教育目的的核心理念。考察"实业论"职业教育目的发现:它存在目的单一、对教育地位认识不恰当等问题,不利于教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应该属于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是"生计论"职业教育目的的核心。考察"生计论"职业教育目的发现:它旨在为将来职业做预备,容易陷入单纯的技能训练,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应该采用教育的方法才能实现技能和人格的同时发展。对经典教育目的论的批判提供了三点启示:职业教育要具有时代的特点;职业教育要具有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要重视教育对象的现实生命的完整性。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的底蕴。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有发展能力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面对职业教育现实中的"以人为本",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类型的要求,职业教育将面临着如何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才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技术型人才在当今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但是职业教育结构的不完善、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现在教育结构的整体失衡。想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现代职业技术型人才就必须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肩负起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现代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重任,这也是我国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雷正光 《辽宁教育》2013,(4X):34-35
<正>对于构建相对独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层次即可,没有必要发展本科型高职及研究生高职;有的人认为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培养的是工程型和学术型人才,不应该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已有中专、技校、职高、高职和成人中专的五维体系,没有必要再搞其他体系;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完全可以承担本科高职以及研究生高职的培养任务,等等。这些不同看法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人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及其发展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需要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11.
全民-全纳-全人:"穷人经济学"的中国高职教育新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穷人经济学”的“亲民”的治国方略正可打造“亲民”的中国高职教育。建立并完善从全民到全纳再到全人的“三全”教育新体系,勾勒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到创富教育的清晰线条,实现从“技术人”到“社会人”、从“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根本转变,是中国高职教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成长取向。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是一种特殊的人学,研究"实践着的人""社会人".实践的人对价值意义的把握是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只有在这个逻辑起点上,才能构建有效的道德价值体系,使伦理学真正成为将人类引上真善美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分层视角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学生主要来源于社会中下阶层家庭,作为他们向上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有着独特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中存在着在教育分流中被"次等化",教育支持中被"边缘化",教育结果评定中被"折扣化"等诸多问题与困境。鉴于此,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转变个体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儒家文化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中,大一统的政治社会理想、关于人伦关系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人格修养的理念,抑制和排斥人的个性发展;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学说,与培养竞争意识和精神相冲突;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性教育价值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与培养主动性、独立性相冲突。所有这些,都会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不仅是个体创造生活世界的实践手段,还是个体显现人的类本质、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途径。因而,劳动教育具有人之何以为“人”、人之以何成“人”的价值导向与综合育人作用。“职业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应然归宿与身份确证,劳动教育对职业启蒙的意蕴投射实为生活世界中实践导向的内在要求与社会需要。劳动教育应当回归人的身体意蕴,把握其真;应当转向人的工具意蕴,发扬其善;应当激活人的创造意蕴,实现其美,从而促使个体成为拥有完整主体生命、能过德性生活、能创造美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普遍性,职业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普遍性的核心要素是“大学意识”。为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科学的培养,使未来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人品结构平衡发展,高职院校有必要树立大学意识。大学意识是培养人追求真理,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塑造人的“有容乃大”的精神;是衡定孵化社会人的职能。高职的大学意识有其特殊性,重点在于环境陶冶、言传身教和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应当是以打造"灰领"人才为定位,以培养职业人为重心,按照生涯辅导、职业训练和择业指导三环紧扣的模式,走内合外联、进出两兼的就业指导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决策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工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领导作为"经济人"决策的首要目标。但企业同时还有"社会人"的身份,企业领导决策时应该坚持"经济人"利益为主,同时兼顾"社会人"利益的原则。两者之间的均衡点,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当前主要的道德困境有:多元化冲突、忠诚度下降和隐私遭受侵犯等。  相似文献   

19.
美国、英国是世界通识教育模式的两种代表,通过对其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探究其同与不同,为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与良好素养合格公民;通识教育是应知与应会的“成人”教育;通识课程设计而非是基础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调整。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的表现,因此其构成文明、公正、健康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核心治理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之偏狭的“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意味着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