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郭春洋 《学前教育》2023,(12):14-15
<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是天性使然,并不需要后天培养,而需要尽心保护。所以父母要做的是顺着孩子的好奇,鼓励他对未知进行探索,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素养的启蒙与培养。1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幼儿园班级里大多会有一个区域叫做“自然角”,那里其实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目的是给孩子在园期间提供一个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机会。从这点来说,家长日常可以多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踏青、探险,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饲养小动物,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追随孩子的目光所在,引导孩子有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起阅读     
书名:大自然教养法——最好的教育都是免费的作者:陈俊红,刘思彤出版单位:花山文艺出版社这是一个编辑母亲的10年育儿手记——在孩子快乐的时光里完成教育的使命。本书为亲子共读书,一部分是妈妈的育儿经验,另一部分是孩子的创意作品。满满童心的妈妈,站在孩子的立场在大自然中引导教育孩子,传授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无穷妙趣,还培养了孩子快乐的性格、完美的品德。值得所以父母学习借鉴。让孩子在最快乐的时光里完成学习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不仅开阔孩子的眼界,也开阔孩子的思想和心灵,大自然更有其丰富的哲理,有知识,有启迪,大自然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4.
正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无疑是童年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在亲近大自然时,孩子不仅仅获得了身心上的愉悦,还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呢!大自然中的"教育宝藏"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观察及引导,一定会从孩子身上收获大惊喜。  相似文献   

5.
热爱大自然郑板桥五十二岁得一子,爱子之心,可想而知。然而他说:“爱儿必以其道。”他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首先让孩子整个身心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经受大自然的熏陶,培养善待大自然的良好心态。孩子断奶不久,郑板桥就毅然把孩子送出县衙,安顿在“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老家,托付勤劳朴实的“郭嫂、饶嫂”管束调教,在自然人和自然物中潜移默化,在人与自然协调的环境中“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爱护小动物孩子喜爱小动物,是童趣童心最真切之情。本来“发系蜻蜓,线缚螃蟹,笼中养鸟”让孩子乐一乐,无可…  相似文献   

6.
樱桃 《母婴世界》2010,(3):78-79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孩子更是如此,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刻。在明媚的春天,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种植希望,放飞梦想,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贺静 《父母必读》2013,(10):106-108
生命源于自然,一切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拥有至真至性的一面,是孩子情绪控制和品行塑造的良好导引。可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遗憾地提到,现在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重新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相似文献   

8.
郁霞 《贵州教育》2014,(5):18-20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三味书屋是禁锢孩子的牢笼,而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道出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快乐。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9.
带您的孩子走进大自然文/方明大自然是最令孩子们神往的。家长在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时,要做引导者、鼓励者与援助者,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益多,让我们听听方老师的建议吧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了,万物复苏,到处是一派勃勃生机,请利用双休日带您的孩...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是永远常新的知识源泉,那里有最真最美的事物,和大自然做朋友,不仅能掌握许多知识,还能陶冶情操。现在有些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权利,整天把孩子关在房里背啊、写啊、练啊……而我的做法却不同,我让孩子充分地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我带女儿去旅行,在野生动物园里,她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各种动物,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决不是电视、图片中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爱绘画,绘画是他们表达想法的途径之一,他们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运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亲近大自然,激发兴趣。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看着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基因的驱使,还是为了孩子灵性的滋养,都是时候带着孩子回归大自然了!在都市水泥丛林中出生的小孩子,从小便过着眼不见青山、鼻不嗅草香、脚不沾泥土的生活,以致他们的灵性、想象力、生命力,因得不到大自然的滋养,而变得缺乏。其实,翻开唐诗,我们会发现,90%的诗都与大自然有关;再看看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名画,也大多源自于大自然。身为父母,不只是喂养孩子的身体,更要喂养孩子的心灵。那么,让孩子多多进入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便是最经济又有效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能非常有效地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实践、游戏,以此开辟一条全面亲近自然、快乐成长的历程,这一历程的开展不仅给孩子带来快乐,更给孩子带来智慧与智慧生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杰出的书画艺术闻名世界的郑板桥 ,不但他的诗书画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和重视 ,他的亲民思想、为人师表的“善良教育”同样是中华善良美德教育的典范。 30 0多年过去了 ,郑板桥的唾弃暴力 ,热爱和平 ,“善良教育”的故事仍然源远流长。热爱大自然郑板桥把关爱孩子的成长与关爱大自然看得同样重要。他五十二岁始得一子 ,爱子之心 ,可想而知。然而他说 :“爱儿必以其道”。他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 ,首先让孩子整个身心融入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孩子初生断奶不久 ,郑板桥就毅然把孩子送出县衙 ,直接托付给“舍弟” ,让孩子在农村有个家 …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与生俱来有一种倾向:向往自然,渴望与其他生物接触交流,科学家们把它叫作: "向自然性"。西方的研究也表明,亲近大自然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遇到压力也容易缓解。现在的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动手能力差,与他们远离大自然,远离绿色不无关系。专家提醒家长们.不应该让孩子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否则,孩子们可能失去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建议应该把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列入每周甚至每天的生活日程中。 当然,除了带孩子们走出家门,到郊外去看云的变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把大自然带回家也是满足孩子的"向自然性"的好方法。这个冬季就让我们跟着李好问小朋友一起尝试着把大自然带回家吧!  相似文献   

16.
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是许多英国家长和教师热衷的活动.英国人普遍有个有趣的共识:热爱大自然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英国成年人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孩子与大自然亲近. 常去山间、水边度假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满耳听到的是噪音,满眼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色彩,更不用说吸入肺叶的都是有毒的工业或交通废气了.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幼儿智慧的源泉,它对形成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情感,乐观的性格有着独特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应和积极地智力活动联系起来,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要素,成为孩子的思想内容,他提出要在大自然中发展孩子的智慧,引导幼儿掌握知识,要让孩子读大自然这本活的书。 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大自然进行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兰芬 《成才之路》2011,(20):83-83
每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中孩子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众所周知,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而自然角只是取其中细微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缩影,可以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观察操作及管理,可成为幼儿探索植物的生长奥妙、了解科学种植技术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朱莉 《考试周刊》2010,(53):248-249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同时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幼儿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文章认为,教师应以季节主题教育为主线,根据本地自然环境,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不断增长孩子的自然常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通过季节教育这扇浅近而清新的窗口,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三味书屋是禁锢孩子的牢笼,而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道出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快乐.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孩子们走进那片洋溢着乡土气息的"百草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