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以来,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经历了二战前、二战后和法人化后3个制度发展阶段。从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看,二战前在惯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二战后在法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法人化后加强了校长权力。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20世纪末对国立大学实施了法人化改革。究其原因,首先是实现日本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其次是使大学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激烈竞争的需要;第三是让处于持续经济衰退的日本政府将一部分公共事业推向市场;第四是为了克服国立大学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使大学恢复应有活力。国立大学实施法人化改革之后,在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日本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山本晴义私立大阪经济大学哲学教授。一九二五年生。早稻田大学毕业。一九五九年日本唯物论研究会创设时的全国委员。亲苏派。支持志贺义雄等的“日本之声”派。小野义彦大阪市立大学经济学院日本经济史教授。一九一四年生。京都大学经济系毕业。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立大学法人化"也许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法人化的实施,使日本国立大学迎来了其130余年历史发展上最大的变革期。"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所建立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已经8年,根据六年一个计划周期的制度设计,各国立大学法人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六年计划周期。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变、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对其高等教育与国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国立大学法人化的理念与架构;法律制定过程与讨论;法人化政策的架构、特色与问题;法人化政策与未来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世界教育信息》2002,(1):23-23
据日本《读卖新闻》近日介绍,以京都大学校长长尾真教授为召集人的文部科学省国立大学法人化调查研究会,日前发表了“国立大学法人化中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中期报告),提出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中期报告中,新的国立大学法人的形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从教育和研究两个方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效果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6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根据国立大学法人调查委员会的解释,实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有三个目的:一是创建富有个性的大学和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研究;二是强化国立大学对国民和社会的责任,并在高校贯彻落实竞争原理;三是实现经营责任明确化,并使大学的经营活动具有灵活性和战略性。简言之,希望通过此次法人化改革,在提高大学自主性和自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国立大学教育和研究质量、充分发挥国立大学使命。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预期目标与现实情况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日本新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日本国立大学把扩大和强化产学官合作与地方贡献作为解决法人化诸多矛盾的重要出路。本文以日本佐贺大学为例,解剖其产学官合作和地方贡献的具体措施和行动,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制度分析法,研究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的内部治理结构。从东京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可以看出,以立法为保障、以校长为核心、以各级评议会为制衡的领导体制,教授自主权力,社会紧密联系等是日本国立大学治理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国立大学确立了以教授会自治为中心的"从下至上"的内部治理结构,教授会的权力涉足到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与运作的整个领域。而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削弱教授会的权力,扩大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权力。那么,战后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会自治是如何形成的,存在哪些问题,为何要进行改革呢?回顾历史,分析其利弊,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内部原因,也有助于反思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京大学法人化改革中期目标建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1日,日本国立大学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彻底的一次体制改革:全国89所国立大学与4所大学共同利用机关由原来隶属于文部科学省的行政机关地位向“国立大学法人”制度转型,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规划了自进入法人化开始到2010年3月31日六年期间的目标建设,其中包括东京大学学术基本目标、教育基本目标、研究基本目标以及在大学自治基础上的组织运营基本目标,为东京大学法人化后的迅速发展确立了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起,日本89所国立大学开始实行法人化改革.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目标包括四方面:(1)进行法人化运营管理,提高国立大学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对国立大学实施了法人化改革,其一是为了实现日本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二是由于国立大学日益僵化的官僚型管理体制造成国立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国立大学实施法人化改革之后,在组织体制、人事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目标管理和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发生诸多变化,包括废除教师的公务员身份、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将事业费拨付与评估结果挂钩等.日本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整个历程,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大学应有的教学和研究职能不能因改革而削弱;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大学的自主性;改革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日本国立大学一直处在变革之中,而其办学自主性是其变革的主要议题。然而,在国立大学法人化之前,日本国立大学仍然在保障大学自主与满足政府对大学行政管理中艰难地徘徊,与"二战"前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日本国立大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政府仍然没有赋予其财政自主权。法人化改革后,随着财政自主权的获得,日本国立大学实现了自日本高等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最大限度地办学自主性。不过,作为日本近代教育史以来地震级的改革,国立大学法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予国立大学办学自主性的变革,又让国立大学必须面临新的考验和困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为此,名古屋大学推出了一系列法人化改革措施:强化总长权力的组织运营结构改革;改革财政制度,积极争取竞争性资金;以经营为特征的行政管理改革等。名古屋大学的改革,通过强化经营推动综合性改革,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对我国大学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第三次重要的教育变革。通过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起因和基本内容的介绍,分析该项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邵玉龙 《教书育人》2012,(33):50-51
一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背景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始于1996年桥本龙太郎内阁时期,从提出改革方案到颁布《国立大学法人法》到2004年开始实施,历时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开始持续衰退,其经济增长率一度出现了停滞甚至是负增长。面对持续的经济滑坡,日本政府一方面决定将一部分公共机构的运营推向市场,减轻经济负担,这其中就包括了国立大学、博物馆等文教机构;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要振兴经济,就要将发展"知识产业"作为重点,要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与社会经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月16日,经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的《国立大学法人法》正式公布,2004年4月起日本的国立大学将建立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由法律所规定的法人化后的日本国立大学与迄今为止的国立大学相比,不仅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政府下属机构转变为独立的法人机构),而且将建立新的运营组织体制和决策、运营、管理制度。这些新的体制、制度与日本国立大学的传统、理念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将成为法人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期评估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是日本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核心之一就是每六年一次对国立大学法人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涉及到教育、研究、教务、财务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国立大学法人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期评估的内容、方法、过程及初步结果,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伴随着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正式启动,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依据目标实施间接管理,由具体的办学过程管理转变为宏观政策制定、认证评估和经费拨付的监管。同时,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成立了理事会、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三大管理组织。法人化改革后,日本政府重新构建了国立大学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