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样品粉碎粒度不同对挥发油提取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过程中样品粉碎粒度不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花椒为样品,对其不同粉碎粒度的挥发组分个数、挥发组分检出率及挥发油提取率进行了实验.未粉碎的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3.52%,粉碎粒度为2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5.40%,粉碎粒度为4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8.08%,粉碎粒度为80目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6.28%.结果表明,样品粉碎粒度对挥发油的提取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摩洛哥产鼠尾草为研究对象,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详细考察了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物料比等因素对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鼠尾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经G1701B化学站检索NIST98谱图库,确认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摩洛哥鼠尾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浸泡时间2 h、物料比1:11、出油率为1.85%.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8种物质,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β-蒎烯、(1R)-(+)-α-蒎烯和莰烯.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莪术挥发油萃取率大小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3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30L/h,萃取率为8.44%;同时进行了水蒸气蒸馏,挥发油得率为2.31%。并对两种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进行GC—MS成分分析,应用ABTS和FRAP法对两种方法提取莪术挥发组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及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成分、得率不同,其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水蒸汽法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为基础的条件下,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罗勒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流程为加水量400 m L,浸泡时间6h,蒸馏时间为2 h。结论 :优化的罗勒挥发油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菊花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研究菊花中挥发油的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其中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蒸馏时间、粉碎度,加水量四个因素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包和物制备以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物提取量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度80目,浸泡10 h,加水量14倍,蒸馏时间12h.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为8∶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按照本试验方法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及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提取干、鲜杏花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比较分析干、鲜杏花的香气成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鲜杏花中鉴定出2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5.09%,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93.55%;干杏花中鉴定出20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2.17%,其中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25.07%.可见干、鲜杏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石南藤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石南藤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得油率为指标,以液料比、蒸馏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5:1,蒸馏时间1.5 h,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 h[1],得油率为0.324%。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说明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很大.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破壁方法对金银花中挥发油和绿原酸提取的影响。方法采取温差破壁技术、酶法破壁、低温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和低温高频振动破壁技术,以破壁率、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破壁方法;比较最佳破壁方法提取挥发油和绿原酸与传统不破壁水提技术的提取效果。结果经过低温高频振动破壁后金银花的破壁率以及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最高;且与传统不破壁水提相比,挥发油得率提高了3倍,绿原酸提高将近1倍。结论植物破壁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银花资源的利用率,所得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对大肠菌群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和浸泡时间做单因素试验,再以精油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索氏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抑菌圈直径为判定指标测定所提取的精油对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12 mL/g,提取时间3.0 h和提取温度50℃;常压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20 mL/g,浸泡时间1.0 h和提取时间3.0 h。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73.66 mm;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48 mm。索氏提取法提取出的精油树脂抑菌效果好于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14.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重楼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匀设计实验,对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U8(8^5)为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加热回流时间、提取液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重楼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皂苷进行吸附、除杂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2g滇重楼粗粉(40目)用40%的乙醇浸泡30小时后,加热回流20min,抽滤,药渣再重复加热回流7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得粗皂苷浓缩液.  相似文献   

15.
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藏红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藏红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结果表明藏红花挥发油的含量为4.30%,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其中烯烃、烯烃氧化物及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了甘肃产甘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定性、相对定量分析测定.以甘草的粒度、蒸馏时间、温度、料液比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草挥发油含有132种成分,以酸类、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以及少量的脂类和烯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了氰化法提金过程中加入NaOH进行除砷预处理,从而使浸金时间缩短,浸取率提高。实验表明了采用此种方法提金的最佳条件为:浸金时间20h,浸取率可达95%,PH为9-1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牡丹皮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油中含有20个化合物,鉴定出20个.挥发油中芍药醇含量最多,其次是油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