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时常听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他们将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也许对学生能起到一时的教育和震慑作用,但长此以往,必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做全班学生的贴心人。”这个道理我以前虽也知道,但感受最深,还是在当高二(4)班班主任这一年。高二(4)班是这个年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后进同学较多的一个班。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我担心,同学对我也不太信任,有些上进性较强的学生想转班,有些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看来学校把这个班放弃了。”但学校领导给了我支持和力量,多次对我讲:“做四班的班主任困难是多的,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因为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的确,我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我想,班级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人都有一颗  相似文献   

3.
从学校背起行囊的那一刻,轻松又忐忑的你就将直面校外的缤纷世界,好奇、自信而有些迷茫.从哪里开始我的职业之旅?我有自己的择业观吗?我该怎样准备求职?我想做什么工作?适合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班主任沙龙交流活动中,一位教师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如今教师真难做:对学生严历一点,他们惧怕你;对学生认真一点。他们讨厌你;对学生宽容一点,他们戏弄你……教师们的从教体验与他们的预先期待大相径庭:他们满腔热情,却不得不经受酷寒严冬。学生的顽皮、家长的抱怨、学校的要求。使他们产生了职业倦怠,工作成就感呈下降趋势。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曹新民 《班主任》2010,(2):47-47
面对家长送礼,一拒了之最廉洁,也最简单,但简单的拒绝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 那年,我接手一个高三班,很快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爱戴。有些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也对我充满了期望,他们一有空就到学校找我,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我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没时间来学校时也一定要和我在电话里交流,自然.我也对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登班  朱荣 《师道》2006,(2):13-13
一位教师一边用书本敲着学生的脑瓜,一边生气地大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10遍了,你还是不会!给我抄10遍交来,再不会就把家长叫来把你带走。”回到办公室,这位教师还在骂学生是猪猡,说自己起早贪黑地给他们上课辅导,可有些学生就是不好好学。我也曾这么困惑过。为了学生,教师可以把心掏出来。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难以抓住学生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上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到底都在想什么?这是我们都想问,也都想知道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了吗?我们真的去了解他们都是怎么想的了吗?我们总是…  相似文献   

7.
郭相禄 《教育艺术》2008,(11):76-77
有些教师一遇到班里学生之间有什么矛盾或纠纷.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叫家长来学校,且不说干扰了家长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我认为叫学生家长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之所在,试想,叫家长来学校,是每个学生极不情愿做的事情,也是学生最烦的.而对家长,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尴尬和无奈.甚至表现出对老师的仇视。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王艺 《考试周刊》2013,(69):187-188
学校的李老师在班级教育一个违纪学生,这个学生非常犟,李老师说一句,她顶一句,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最后弄得李老师非常生气,也很着急,一气之下就说:"不和你废话了,让我打个电话给你家长吧,看看他们对你这样是怎么看的."她却说:"你凭什么打电话给我家长,我又没犯什么大错."师生谈话很激烈,那个场景,老师的声音,学生的眼神久久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9.
学校宣布要举办"美食节"了,同学们个个都很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也有不少同学担心赚不到钱,有些忐忑。我想,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这方面的体验,那就让我来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吧。于是,我先开了个动员会,强调全班同学都必须参加本次活动,重要的是参与、合作、体验。接着我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选出组长后,再安排大家  相似文献   

10.
黄发科 《教育文汇》2014,(24):19-19
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学生肆意说话、做小动作或做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此时,教师若大声呵斥,他们会针尖对麦芒和你对着干,如果师生互不相让的话会激化矛盾,有时甚至会闹到学校,惊动家长。  相似文献   

11.
要使一个班级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的工作外,还应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走进他们,多理解、了解、关心他们,使他们愿意把你当好朋友,与你交流。我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第一,制定和完善班纪班规,推动班级自主化管理。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者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儿子触犯了校规,我被其班主任“喊”了去。虽感激教师关心孩子之情.但不免对其“喊家长”的做法有些想法…… 据儿子说.他们班常常有一些犯规“吃黄牌”的学生被老师勒令回家。喊家长来校,笔者认为这样做欠妥。  相似文献   

13.
酒的滋味     
"老师,我们对不起您!对不起。""老师,求求你,不要给我们家长打电话,求求你!"喝的里倒歪斜的小姜、小郑、小王、小汤、小李等几位学生苦苦地哀求我。说实在的这些学生在我心目中还算是懂事的孩子,虽然平时有些调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得还是  相似文献   

14.
一、没有人能取代你的人生 在我带着学生去英国凯特汉姆学校做访问期间的一天,我的一个学生和凯特汉姆学校的一个学生去海边玩耍,不料遭遇了海啸。瞬间,两个孩子所在的高处变成了一座孤岛。望着肆虐的海水和狂风,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相似文献   

15.
签字,牵情     
我从来不要求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上签字,但是我却经常可以看到家长的签字,除了名字,还有更为具体的内容.因为我首先告诉学生:"你们的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就像关注你们的身心健康一样.他们在你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他们希望能够及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你们最近的状态,比如你的所思、所做、所取得的成绩等等.如果你愿意和父母交流,不妨每隔一段时间或者在一个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日子里把你的作业本、单元测查卷拿给爸爸妈妈看,相信父母会很高兴地看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如果他们愿意和你以及老师做进一步的沟通,欢迎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学校,经常发现教室中有好几个成年人,他们都是学生的父母,而且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工家长。他们有的在帮助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有的在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做活动,有的在帮助老师做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收尾工作。有的家长在教室里帮忙后,还要去学校图书馆整理书籍。在美国学校中,教室里的义工家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囧囧有乐     
正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人民教师,而且刚毕业就当上了班主任,内心的忐忑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担心自己能否当好四五十个孩子的"家长",我更担心自己是否能带给他们充实而快乐的三年。带着这样不安的心情,今天终于要和学生第一次见面了!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和家长接触中,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把孩子学习上出错的原因归为粗心大意。也听到不少教师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只是“粗心”吗?在它的背后,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为此,我留心观察学生做作业及考试时的表现,深入分析他们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找来学生,请他们重新解答并说出解题的思路。通过两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了“粗心”背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教师A:刘校长,请别见怪,我这人就爱多管闲事.我觉得学校应组织对新上任的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特别是每年从乡下学校新调入的班主任,他们大多都比较年轻,没有经验,对学校情况又不了解,面对县城学校班额大、学生情况复杂、家长要求高,他们真的有些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