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惯法信仰浓厚、宗教法信仰普遍、国家法信仰欠缺是我国少数民族法信仰的现状。少数民族法信仰具有国家法信仰的整体差异性、民族习惯法信仰的普遍性,法信仰的多层次性,法信仰的多元性等特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必须树立起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法的权威,提高他们对国家法的信仰。培植少数民族国家法信仰,对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国家的繁荣、发展、稳定和统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树立中华民族良好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仰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人生观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枢纽问题。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构成,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仰与未来中国社会信仰结构的重组和变迁有很大关系。对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应积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时镱.努力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3.
信仰具有私人性.就佛教信仰而言,表现为人佛关系的私人化.但信仰最初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作为社会公共精神的表达,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间佛教"及其信仰实践方式,需要提升私人化的佛教信仰的公共性涵义,因而,佛教如何参与社会建设,或者以什么样的信仰方式进入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涉及到一个佛教信仰者的身份建构及其在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之间,寻找一个彼此能够整合的认同路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芳 《华章》2011,(36)
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本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信仰问题,不单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改善信仰教育的具体方法、拓宽信仰教育的教育载体等具体方法的应用,对重建大学生信仰是具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属于社会结构中的文化范畴,是文化结构中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文化的历史流延,必然形成社会中具有"文化传统"、"文化现态"、"文化未来"三维向度结构的能量系统,信仰正是通过"执掌"文化的这三种向度而制约社会发展.信仰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信仰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信仰对社会发展的成果巩固,信仰对社会发展的理想牵导.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层变革期,多元文化不断交融、冲突与发展,使新时代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重建新时代青少年精神家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转变信仰教育理念,拓展信仰教育内容,改进信仰教育方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信仰教育实践,锻铸优良信仰品质,实现青少年理想信仰与现实生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相辅相成;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人的建设和人本身发展的基础,人的价值观念、主体性功能、能力素质、道德修养状况制约着社会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必须进行人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信仰状况如何,关系着大学生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从文化自觉的维度审视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与社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关系层面上看,经济与道德直接表现为经济结构与社会伦理关系。具有伦理意义的经济规则,对社会伦理规范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体制中处于最活跃的经济政策,对社会伦理建设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伦理建设基点更需要落实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市场经济的建设才会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也为社会道德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无法回避的新环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社会转型期,信仰多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性等对他们的信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信仰出现危机,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信仰,不仅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业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考虑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多次强调了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对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等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对我国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考察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超自然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社会信仰最弱的特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精神信仰的一些因子中存在显著的差异。(2)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的预测关系,精神信仰各个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学生在神灵崇拜、政治信仰、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社会信仰六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前社会信仰状况不良,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经过历史考验的,适合我国国情并必将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信仰体系。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在多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本同 《教育与职业》2006,(15):142-143
道德起源于人的二重性,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同关系构成了历史发展过程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关系,形成不同的道德教育体系。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背景下经济体制的制约。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传统到现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道德教育先后经历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不同的模式。文章在阐述道德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体系及其道德教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为各少数民族快速健康发展培养的精英,其知识、能力、素质,特别是法治观念、法律信仰直接关系着少数民族地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和质量。然而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却面临着理工类、文科类大学,学校内部分专业、分科目教学等表层显性困境和民族宗教信仰与法律信仰冲突,法律信仰教育与传统法律文化不足等深层隐性矛盾。只有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宗旨,把法律信仰教育融入理论教育、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法律信仰教育体制机制,才能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精神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信仰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崇高、政治狂热到理性反思、曲折发展、多元选择的变迁过程。大学生的信仰变迁与社会的历史变迁是统一的。历史的逻辑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建构起信仰对象的真理之真和价值之真,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有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把握好信仰的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适度张力,才能促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大学生认同、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仰对台湾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台湾早期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进程中,妈祖信仰对于凝聚以地缘群体聚落移民间的关系方面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50年间,妈祖信仰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抗拒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奴化进程具有很强的作用。在当代,妈祖信仰已发展成为维系两岸骨肉亲情、增进相互了解、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对信仰的追求面临异常复杂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正确把握科学信仰中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关系,才能在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人们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20.
城隍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民俗事象,还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崇奉的人文道德精神,在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对维系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鼓励人们抑恶扬善,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但因城隍信仰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如同其他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包含一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生活的因素,因而必须对其客观认识,科学引导,创新管理,以促进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