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馨 《新闻传播》2009,(6):64-65
“talk show”这种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有人认为它现在已经面临着瓶颈之难.很难有新的突破:也有人认为它依旧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电视节目形态.应该将其发扬光大,、那么,究竞我国的talk show节目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创办优秀的talk show节目就成了电视人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中国电视已经进入"娱乐时代",并认为这是在向平民化回归,但也有人因此表示出担忧,认为过度娱乐化已经给中国电视带来了低俗等弊端.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迎合了社会的一种需求.其实,电视节目娱乐化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占领市场、走近百姓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类节目要克服庸俗化和粗糙化,并且应该主动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以避免在受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态.现在,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己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谈话节目曾经风靡我国,从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在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在全国掀起一阵"谈话旋风",其表现为:一方面,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如黑龙江电视台的《北方直播室》、广东电视台的《岭南直播室》等;另一方面,谈话的方式也渗透到许多新闻、娱乐、纪录片节目中.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主持人是节目的主要操作者,是节目与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有人说"主持人是方针的体现者,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的主播者"。归根结底,不论是美国主持人还是中国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用形态、有声语言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传播对象的心理需求而出现了一种媒介人物-节目主持人。因为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区别,同时也因为人文环境的各不相同,中国和美国的主持人又有着各自的理念。当经济全球化逐步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时,节目主持人开始从最初的单一形象,向现如今的多元化迈步、挺进。不管是中国的主持人,还是美国的主持人,它们都有各自的风采和一套属于自己的主持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民生"类栏目都是各大媒体的收视"王牌"。实践证明,哪家媒体的新闻宣传对民生关切更到位,观众对哪家媒体的认知、喜爱和信任程度就会越高。"关注民生"既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也是增强电视节目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关注民情更要服务民生。地方电视台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节目要从"关注你"到"帮助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排忧解难,这样的节目才能好看、好用,观众才离不开、抢不走。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相关信息,提供生活参考。如在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当今社会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电视"脱口秀"(talk show),是一种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本文试图从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政策面对面》栏目的统筹、策划、制作入手,探讨如何从节目前期充分介入,把控谈话类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7.
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新闻界》2006,(1):72-73,76
电视节目形态概念的大行其道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电视传播理念受众中心转移等的结果。当电视节目的节目形态单一、稳定、乏善可陈的时候,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自然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反之,电视节目形态就会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当下电视屏幕上纷纷涌现的娱  相似文献   

8.
正在各地已完整地转播上三级台节目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县级台应该学城市台多办"窄播"栏目去竞争,也有人认为县级台可不自办节目改做转播台。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因为上三级台的节目主要满足广阔地域观众的普遍需求,县级台更能"接地气",满足当地观众的特殊要求。从这一角度讲,县级台自办节目为上级台节目拾遗补缺,服务一方,是上三级台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梁青杰 《新闻采编》2012,(5):44-45,48
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视听媒体,也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引导舆论、服务大局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政府的声音最终落地的任务。那么,要想做好、创优这些,就必需把电视节目做到"三贴近",使节目从实际出发,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使节目扎根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时期出生的"80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渐渐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有人称其为"充满希望的一代""幸福的一代",亦有人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 "麻烦的一代".随着他们长大成人或者相继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 "80后"已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主流,如今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将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手机电视的节目形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电视技术的定位和实现是短期就可以解决的,但对其内容和节目形态的探讨将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本文从手机电视节目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物理形态所具有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手机电视节目形态应当具有的不同于其它数字新媒体的内容特征.视频内容充分发挥了手机的便携性、交互性和使用的广泛性特性,将使手机由传统媒体的补充走向独立媒体.  相似文献   

12.
孟坚 《视听纵横》2007,(1):32-33
许多地方台节目年年改,结果是投入不少,收效不甚明显,常常是新版面(节目)推出没有适应过来,马上又开始酝酿新的改版,周而复始,躁动不止;更为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不同地方的电视节目出现了惊人的"雷同"现象,节目"克隆"之风此消彼长。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跳出这一"怪圈",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做给谁看?""谁来做节目?""做出什么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13.
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结构方式,它既是具体的节目形式,又是节目模式的基本构成."①电视婚恋节目作为一种特定的节目类型在节目形态上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电视服务节目是指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直接为观众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服务的电视节目形态。其基本的元素包括实用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按照节目的功能,电视服务节目大致可以划分为这么几类:第一,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的生活资讯节目,如北京电视台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形态指的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媒介竞争加剧,电视节目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大型财经综合节目——《经济半小时》的节目形态的演变,阐释电视节目形态演变内在规律,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选秀节目依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其越来越平民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草根文化",给了普通人一个可以圆梦的机会。它迎合了受众心里也同时加强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从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角度切入,进行理念与策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尤其对本地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有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地方电视台要做好一台大型综合文艺节目,前期策划工作尤为重要. 地方电视台大型综合文艺节目的策划,要善于抓住新的问题,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信息,从而吸引人们的关注,以实现策划的目的.电视节目策划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果没有遵循真实性原则,凭空臆测,那么,策划再成功也是徒劳的.主题是一台节目之纲,是设计节目形式、组织节目内容的指南.  相似文献   

18.
马薇 《新闻大学》2008,(2):148-152
自从央视1996年"引进"所谓的talk show,并将其化名为"脱口秀"以来,迄今已有12年之久,非但从未出现可以成为"经典"的"脱口秀"节目,甚至较受欢迎的节目,其寿命也是一个比一个短。本文认为,由于我们的"脱口秀"节目只是移植了talk show主持人、观众、嘉宾共同在场的这种"热热闹闹的节目"外在形态,而忽视了谈话节目的符码结构和文化内涵,这是一种对电视节目类型错误理解导致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传播手段的发展,知识竞赛节目引起了人们愈来愈浓厚的兴趣。如何提高知识竞赛节目的质量,使其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成了电视编辑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以为,探讨知识竞赛节目的宗旨,明确电视编辑人员在知识竞赛节目中的作用,是提高知识竞赛节目质量的前提。什么是知识竞赛节目的宗旨?有人以为既然是竞赛节目,当然应该以求得竞赛结果为目的,颁奖活动理应成为竞赛的高潮。因此,电视编辑只需依照有关单位提供的竞赛题目认真组织好录像就可以了。有人则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知识竞赛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最终还是要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电视编辑人员应该从电视宣传教育的要求出发,把握好知识竞赛节目的整体效果。我赞同后一种意见。从新疆电视发展的进程看,知识竞赛节目的兴  相似文献   

20.
杨萌 《新闻传播》2012,(3):102-104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受众产生了新的特征:受众角色从单一发展到多重交叉;受众话语权和传播地位提升;受众分层加剧。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拓宽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来源。其次,媒介多元化的发展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再次,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电视节目的整合优化。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也相应发生着变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要从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形态的创新、节目风格的创新、节目制作的创新和节目市场的创新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