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结构、数量关系以及应用题之间关系的理解;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  相似文献   

2.
寿多涓 《湖南教育》2001,(20):35-36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按照解题思路的难易,从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的题目人手,教学已知三个条件的最基本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以后学习已知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用两次)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分析教材,切实把握编写意图。 “九义”教材第五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编者编排了求两个积(或商)之和(或差)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以及已知三个条件和只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学生已在第四册学习过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在知识上的扩充,又为第六册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通向复合应用题的大门。可以说掌握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为解答多步应用题架设由未知通向已知的桥梁。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分析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我从教两步计算应用题开始,就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两种思维方法。一、提前渗透,作好铺垫教材在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前,就安排了给应用题补条件,提问题和解答有两个连续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孙琪 《甘肃教育》2000,(3):29-2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基础。要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首先要找出中间问题 ,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找出中间问题 ,就必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解答。这是两步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的做法是 :一、由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改编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找出中间问题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通过组合改编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例1 粮店某天上午运来面粉37袋 ,下午运来面粉25袋 ,这天一共…  相似文献   

6.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五年制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它由两个相关的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成。在教材中有两类:一类是给出三个已知条件,用两步计算,如例1和例2;一类是给出两个已知条件,其中有一个隐蔽的条件,解答时需要先找出这个隐蔽的中间问题,才能计算,如例3。教学好这类应用题,将有助于突破解答其他多种两步应用题的难点,为学习多步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为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这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步计算应用题广西南宁市华东路小学谢英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五册第87、88页[例3]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辨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页。本课内容是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解题时,要恰当地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既要从所示的问题找缺少的条件,又要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所以,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必须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比较容易的加、…  相似文献   

9.
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已知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地对应着 ,学生要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才能正确解答。这一点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打好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1 .抓好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复合应用题是要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学生必须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复合应用题中最简单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应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综合复习。复习时,举出每一种数量关系的例题,要求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怎样计算,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又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注意抓好分析与综合训练[如分析训练:要求两班人  相似文献   

11.
“九义”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中安排了三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做好铺垫自然过渡简单应用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必须搞好一步计算向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过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组成的。教学前,要有意识地进行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的题组训练,再用连续性两问的简单应用题导入例题,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起始,它的难点在于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如何提出中间问题呢?需从要解答的问题中去找条件,或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解答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可以依此类推。因此教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也是由一步应用题过渡到多步应用题的桥梁。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加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好基础,做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因此教学前应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下知识。 1.熟练解答已学过的五种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一般地说,学生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又要先求出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感到困难较大。现在,笔者想就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提出一个教学设想。一、揭示“变因”,沟通联系教学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下称“两步应用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揭示一步应用题变化发展为两步应用题的“变因”,由此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变因”就是求出题目的所求问题的结果的一个隐伏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39页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的方法,能正确解答,提高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两步计算加减征用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步应用题,加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和对比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一、结构训结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题目中只有一个直接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先算出这个直接条件(即中间问题)。能否正确地找到中间问题,是顺利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熟悉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是熟练地找寻中间问题的基础。对此,可通过应用题的扩缩变换,帮助学生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l、缩编训练。把两步计算应用题压缩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如:红星商店有食盐160…  相似文献   

16.
本册教材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第二组从结构上看,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从数量关系上看,是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的和或差。第三组是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第三组题的问题虽然与第  相似文献   

17.
在整体结构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打破了以往分类型进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从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着眼,分析数量关系入手,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掌握分析解答各类两步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一、用整体观念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即题目中出现三个已知条件,第一步利用其中的两个条件解决中间问题,第二步才能解答题目要求的问题。第二种:即题目只出现两个条件,先用这两个条件将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而后再用其中一个与问题对应的条件解答题目  相似文献   

18.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编排的两步应用题例3: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它是开始教学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两步应用题反映了这类应用题结构进一步复杂,数量关系更加隐蔽。如果在教学例题时,当作和前面学过的两步应用题一样处理,没有在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比较,那么就容易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很不利。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步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三步应用题的基础,是学习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着重教好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该类题目的解...  相似文献   

20.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3(第6—13页)” ,是在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基础上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 ,内容包括“以和为基本结构的求剩余题”与“以和为基本结构的剩余平均分题”等两种核心关系的三组应用题。本课拟学习第一种核心关系的两组题 ,拟达到以下目标 :1 初步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初步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初步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导学意图1 把应用题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