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TRIPS协议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之一。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今电脑网络技术的基础产业,如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是近年来知识产权法律界很关心的课题。由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具有的特殊特征,对它采取何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方法也在理论界引发了分歧。本文论述了其作为特殊的知识产权客体而受到专门保护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的理论体系,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我国IC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当前集成电路领域企业缺少原始技术积累、高校成果转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以IP核合作方式促进高校集成电路设计加快发展、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创新机制.以西安交通大学SoC设计中心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IP核开发的高校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的现状以及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类型和特点;探讨了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条件、具体权利、权利限制以及侵权的问题,提出集成电路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几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高度的对外依赖性,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规划,并先后成立了第一、二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鼓励并支持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作为关键一环,也得到了大力重视,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知识产权的分析,得出我国在布图设计的发展轨迹,优点以及缺点,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既有本土创新发展的主观需要,也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求。然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迄今为止仍未实现质的突破,高端芯片等瓶颈问题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营商环境,防范合规风险及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调整阶段。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大,同时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技术创新要素不足、产业链协作不足、人才供需矛盾和投融资瓶颈突出等困境。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知识产权积累严重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团队及合作渠道不足,导致知识产权瓶颈问题凸显,难以对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通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专利权在立法、授权确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等方面的比较,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得知,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律保护存在立法位阶偏低、已有法律规范修订滞后,行政授权确权机制不健全,行政执法力量单一、行政制裁力度不够和刑事处罚措施缺失等问题。从立法上提出制定单行法律、建立无效宣告制度、拓展行政执法管辖权、增加刑事处罚规定等建议,希望以此优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煜 《科技风》2011,(11):121-122
本文描述了集成电路知识产权[IP]安全使用平台方案的设计,实现及运营方式。本方案的总体目标为整合本地的SOC设计环境与远程的IP库资源,建设可实现远程IP资源对本地地区IC设计机构进行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设计IP软核、硬核的远程安全服务流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IP使用的平台服务。IP提供者可依托本平台推广其开发的IP模块,并进行IP应用的技术支持工作。IP使用者可通过本平台获得IP产品的查询、评估、应用支持服务,加速SoC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9.
布图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核心环节之一。我国于2001年颁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正式确立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对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数据的研究分析,以及对近年来国家发布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总结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加强政策支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电子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高技术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微电子技术,几乎所有其它高技术都难以发展.微电子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是我国发展农业、能源、交通、通讯、主要原材料等和改造传统产业所不可缺少的.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和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在我国大量应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代替的.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样的高技术是买不到,引不进的.发展集成电路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我国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国民经济,非发展集成电路不可.在我国,发展集成电路这件事,在高技  相似文献   

11.
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底层支撑,具有技术累积化、迭代快、投入巨大、需协调发展的产业特点,中国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追赶者除面对国际在位企业的技术、资金、产业分工、知识产权等先发优势,同时还遭遇了市场以外因素的歧视性对待。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国家间创新体制的竞争,其必将是激烈的和艰苦的过程,需要做到精细地规划和高效率地调度资源。  相似文献   

12.
虽然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集成电路产业一直沿着摩尔定律这一被IT业奉为圭臬的定律发展至今,但随着物理极限的临近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演化,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机遇.本文通过对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地域形态、技术形态、产业形态和商业形态的分析,提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产业形态整合-技术形态升级-商业形态创新”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产业整体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工业的基础,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与先导性产业。中美贸易摩擦在加剧产业竞争态势的同时也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窗口。文章运用产业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当前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坚持系统观念与原创导向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实践的技术发展路线、完善产业政策支撑体系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突破薄弱环节、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引领创新链发展进而形成现代化创新网络体系等策略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卡脖子”困境,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从研究开发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七个方面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忽视了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制度创新来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这方面,应当完善产权制度、科技制度、金融制度,为集成电路产业构造有效的激励机制、稳定的科研机制和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专有权保护有效促进了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但实践中专有权撤销制度的程序设置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专利复审委员会、相关第三人在撤销程序中的定位不清,导致权利人与公众的利益日渐失衡。对此急需转变行政理念,通过构建充分调动、各司其职的合理规范来完善专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使集成电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开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对设计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也提出极为迫切的需求.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指出我国和我院IC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以及我院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日,由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联盟")举办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交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成电路领域创新成果,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共同探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联盟理事长曹健林、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郝跃等领导参加会议。大会特邀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陈传宏主  相似文献   

19.
基于Nexys3开发平台,针对CS4344音频处理芯片,为12S音频总线设计IP核,该IP核与集成电路的工艺无关,可以移植到不同的半导体工艺中去生产集成电路芯片。系统将IISIP核添加到PLB总线上,通过总线信号对IP核进行操作。经过测试,该IP核完成了对音频数据的准确输出。  相似文献   

20.
为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企业,通过选择标杆企业进行有效激励,同时考虑该类企业具有高技术、重创新的产业特征,采用平衡积分卡技术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集。以竞优思想为指引,制定了分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并选取了26家典型上市企业进行应用。研究发现:1.利用平衡积分卡技术设计的评价指标集能够有效地对集成电路企业进行综合评价;2.制定的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各企业发展优势特征,并识别隐形冠军企业及其发展优势;3.在尊重各参评个体的差异和优势特征基础上选取优秀企业学习标杆,能使企业标杆管理更为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基于各企业发展特征并结合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政府角度如何通过组建企业联盟、政策激励等方面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给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