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一项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后,其法律信息主要反映在专利文件、专利公报之中.在当初申请专利时,所提交的请求书中所反映的信息(如申请人、申请类别、申请日等),与日后获得的专利权的主体、客体类别,以及与专利有关的专利性、期限的确立等密切相关.同时,所提交的有关文件(如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提交的图片或照片等),则反映了专利权保护内容.因此,专利申请时对即将产生的法律信息的正确认识对于将来专利权的有效保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专利事务手续咨询工作的经验,归纳了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流程各阶段应注意的一些普遍问题,供申请人参考,以避免因权利丧失造成损失..具体问题有:申请前。需知晓专利具有公开性,如何能享受费用减缓;在审查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勿忘请求实质审查,避免因退信丧失权利;获得专利授权后,应注意授权当年可能要缴纳二次年费,年费费用减缓只有三次,以准确缴纳年费,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要认识其专利权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85年—2013年中国境内专利申请数量为样本,采用趋势和结构分析法,分别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利用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法对中国专利申请主体行为的市场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专利法》的修订对专利申请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中国专利申请行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已逐步转变为市场驱动下企业为主的专利申请;中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量大体相当,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发明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最少;中国专利的创新能力提升很快,但仍显不足,发明专利申请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引言 根据2010年修改後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复审委员会审理涉及权利冲突的外观设计无效案件不再以生效处理决定或者判决作为受理的前提条件。然而,修改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第三款曾经规定,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但是未提交生效的能够证明权利冲突的处理决定或者判决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5.
要申请专利需要学习和熟悉专利法及其细则.详细了解什么是专利,谁有权申请并取得专利,如何申请和取得专利,了解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取得专利后如何维持和实施专利等.充分了解现有技术的状况,申请人至少应当检索一下专利文献.因为专利文献包含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情报.要有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注意保密,不要在专利申请前以出版物、会议,销售、展览等方式将申请内容公开,以免丧失新颖性. 下面阐述一下专利的申请步骤: 第一步:确定专利申请的类型.专利申请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发明专利:针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存在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的问题,但目前因缺少适用法律依据,难以对此类专利申请进行审查。本文对将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纳入外观设计专利初审范围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意义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逐渐增多的实际需求,本文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此类专利申请的特殊性,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在保护客体和保护范围方面的相关法条规定,详细阐述了我国专利法律体系对于此类专利申请的规范框架,梳理了实践中如何对此类专利申请准确、恰当地进行法律适用,给予专利申请人合法的权益,同时使其保护范围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以1985—2013年中国境内专利申请数量为样本,采用趋势和结构分析法分别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利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法对中国专利申请主体行为的市场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专利法》的修订对专利申请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中国专利申请行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已逐步转变为市场驱动下企业为主的专利申请;中国的3种专利申请量大体相当,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发明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最少;中国专利的创新能力提升很快,但仍显不足,发明专利申请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专利侵权诉讼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有其特殊要求。除应具备一般民事诉讼证据要求外,原告还应当从三个方面提供证据:第一,专利权利证据,即证明原告拥有专利权及其权利范围。一般包括专利证书及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专利文件;缴纳专利维护费用的票据;对侵犯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还应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各地法院有所不同)等。  相似文献   

12.
在外观设计实践中,由于申请人不能准确把握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方式,造成外观设计申请文件不能充分地展现申请人的保护意图,从而在后续程序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笔者基于《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整理出申请阶段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方式,结合无效阶段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标准,辅以实例介绍不同申请策略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专利申请文件是确定专利权利范围的唯一法律文件,高质量的申请文件能帮助申请人恰当地保护其专利权。文中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例,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前的准备阶段及撰写过程中所用到的技巧,并提出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专利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如果未按期限缴纳费用或缴纳的数额不足的,会产生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专利权终止,或视为未提出有关请求的严重后果。因此当事人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规定,目前专利收费共14种,可分两类:一类是申请取得和维持专利权的费用。包括:申请费、申请附加费、优先权要求费、审查费、复审费、专利登记费、年费。另一类是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费用。包括:著录项目变更费、恢复权利请求资、撤销请求资、无效宣告请求费、强制许可请求费、…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申请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外观设计专利大国,外观设计专利权在中国的专利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引言根据2010年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复审委员会审理涉及权利冲突的外观设计无效案件不再以生效处理决定或者判决作为受理的前提条件。然而,修改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第三款曾经规定,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即是否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外观设计申请中花布类专利申请所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应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在借鉴日本、韩国视图提交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花布类专利申请视图的提交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知名标识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法规探讨包含有知名标识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对包含有知名标识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及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外观设计专利权易于与著作权等其他知识产权发生竞合与冲突。伴随着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对实用艺术作品将给与明确保护,上述权利竞合与冲突问题将日益严重。同时,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之间亦存在着保护期限、侵权构成要件等方面的差别,需要在权利客体方面有所区分。综观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法律经验,只有法国给予完全重叠的保护之外,其他国家均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权利客体方面与著作权加以区分。立足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关系的法理分析和政策分析,完善我国外观设计保护客体的审查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概括式和列举式两种方式,给出完善我国外观设计客体审查的建议,提出根据产品属性和实用性划定实用艺术作品外观设计的边界,对于画作、书法、艺术品等纯属著作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不应当属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建议针对会落入实用艺术作品范畴的,尽量避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除非其在实用功能以及形状结构上有了新的创造,同时建议初步审查中增加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三款的审查。  相似文献   

20.
《专利法》第6条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专项规定,明确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的判定标准,但并未对提出专利申请的主体资格作出明确界定。相关主体以及专门的从业人员对于专门从事专利服务工作的市场主体是否可以提出专利申请,享有相关权利的问题意见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权利主体和相关案例的梳理和分析,从行业监管、行业规范、法规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