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呈正相关;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端正择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从而有利于其职业地位的获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择业观念,如消极等待、过分看中职业稳定、专业对口、一次就业定终身、盲目择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同观等。针对这些情况,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择业是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本文通过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几种常见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即:引导毕业生探明就业形势、寻求就业机会、准确把握就业机会,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谋职择业中,做到正确定位、树立信心、积极择业,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处在我国就业、再就业的峰潮时期。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中,须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退为进,走出旧观念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在校身份、兼职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提高职业决策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7届甘肃省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力求真实反映西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心里。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工作;择业观念比较务实;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与心理疲劳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的特点及其对心理疲劳感的影响,自编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问卷和心理疲劳感问卷对450名大四学生进行测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按强度依次是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在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上,男生得分要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得分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心理疲劳组与非疲劳组在应激源3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应激源对心理疲劳感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应考虑学科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研究,通过相关权威调查报告和本小组实地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着择业标准理想化;地点集中化;求稳和官本位倾向明显;功利色彩浓重;忽视社会职位需要;盲目依赖心理严重等同题.同时引导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遵循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调整择业预期,做好职业规划,来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庞大的“择业慢”群体出现,高校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高校应研究“择业慢”现象和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施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做好市场需求预测、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认识和定位就业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对策,以解决大学毕业生“择业慢”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急躁、攀比与嫉妒、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怕苦怕累、自卑与自大自负等不良心态.但笔者通过对湖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悄然变化.那么,处于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引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在线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择业心态提供一定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协议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体制向市场导向自主择业过渡阶段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违背了自主择业的指导思想,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有效保障毕业生的合法劳动权益,理应予以废除。大学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非大学生就业协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在大学阶段能否为自身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关键取决于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科学的规划,并付诸于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领学生在大学阶段顺利成长,并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就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在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除需要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管理外 ,还须加强就业教育 ,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就业政策教育、择业观教育、就业道德教育、正确认识经济手段的教育等方面谈了自己对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是当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在珠三角地区最新的调查研究,就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与大学生的毕业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并试图探寻一条帮助大学生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一些高校不仅设立了世界遗产研究专业,且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培养,而我国高校世界遗产研究硕士生培养仍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国外高校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而具体;培养方式灵活,充分融合了各方资源;涉及的学科领域全面而又专深;课程体系成熟完善,课程内容先进而求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考核评估方式多样化。国外此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对我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能否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容体系,并对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必须规范化、科学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引入竞争约束机制,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要努力拓宽生源市场和学生就业市场,抓好学生出入两个关口。招生中做到:早、细、深、严;推荐毕业生就业时,“优先满足县内就业市场,拓宽县外乃至省外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旨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就业质量的提升与良好的就业稳定性紧密相关,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光看就业率,就业质量亦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应纳入政府考核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指标之中。提升就业稳定性对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企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企业要以员工为本;政府要担当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加剧,凸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特点。从就业制度、就业管理体制、就业服务层面等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症结问题,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以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和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