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窄脉冲、高峰值功率的光脉冲难以产生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多模激光器的超短脉冲产生技术。由于没有锁模的多模激光器的输出呈现不规则变化,故难以产生超短脉冲。通过对主动锁模和被动锁模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分析,详细阐述了锁模激光器产生超短激光脉冲的原理,并重点研究了基于主动锁模和被动锁模的几种超短脉冲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次自相关方法只能测量一个脉宽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单次相关方法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全空域中不同空间位置的时空特性.通过实验测量了钛宝石激光器输出飞秒激光脉冲的时空特性,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脉冲全空域中不同位置的复杂空间特性得以精密测量;不同空间位置的时间脉宽不同,它们服从高斯分布;当飞秒激光脉冲经过二硫化碳非线性介质传输后,随着输入平均功率的增加,同一空间位置的时间脉宽呈现慢慢变窄的趋势.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全空域中不同空间位置的时空特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飞秒激光的特点、应用以及钛宝石激光器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飞秒激光的特点、应用以及钛宝石激光器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飞秒全息术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光--飞秒激光,它在瞬间发出的巨大功率比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大百倍,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宽度.它的出现,使一些新领域不断地被开拓,将飞秒脉冲激光应用于全息成像的飞秒脉冲全息术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研究由偏振片和KD*P晶体构成的电光Q开关在脉冲Nd3+∶YAG激光器中的应用,在阐述晶体电光效应如何实现激光器调Q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出发分析调Q脉冲的形成过程,对调Q脉冲的峰值功率、脉冲宽度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控制反转粒子数密度对提高调Q脉冲质量的重要性。依据所建的激光调Q系统最终实现了KD*P晶体电光调Q、小孔选模、本征级放大、倍频波长532 nm的激光输出,并对调Q前后的激光脉宽、能量进行实验测量与对比分析。实验系统分本征级与放大级两级设计,不仅压缩了激光突发脉冲宽度使其小于20 ns,获得了高的峰值功率,还进一步提高了激光输出能量达到500 mJ。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师》2014,(1):4-4
江苏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台商用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Fiphene(取名为光纤(Fiber)和石墨烯(Graphene)两个词的组合)问世,同时创造了脉冲宽度最短(105fs)和峰值功率最高(70kW)两项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8.
利用MATLAB GUI编程语言对激光原理部分理论进行了仿真模拟,制作了包括高斯光束、高斯光束变换、自再现模的形成、调Q激光器的脉冲输出等激光原理仿真平台,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理论教学中,使抽象的物理过程直观形象,从而对《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激光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并列为20世纪4项重大发明。超快激光技术是激光的最前沿。商业化的超快激光脉冲宽度可短至飞秒(10-15秒)。光在1秒内可绕地球7圈半,而1飞秒内传播的距离约为头发直径的1/200。激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释放出的瞬时峰值功率很容易超过1014瓦,这一瞬时峰值功率比全世界发电厂的总功率还要高百倍。超快、超强特性使其"无坚不摧",可高质量、高精度地加工任何固体材料。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持续发展,超快激光制造将涵盖制造领域中纳/微/宏各个层次,成为未来高端制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由于损耗导致的光脉冲展宽,常用周期地放大的办法使孤子波的能量恢复到原始值.对集总放大方式,只要放大器间距LA色散长度LAD,并且入射峰值功率比无损耗时增大GlnG/(G-1)倍,就可以完全抵消光纤的损耗.采用直接微扰方法求解光脉冲传输方程,得出了方程的零级绝热近似解和一级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