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孟军  葛家麒 《预测》1996,15(6):29-30
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孟军葛家麒徐中儒尹海东(东北农业大学150030)1东北地区将成为国家粮食主要贡献地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也在改变,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调”的局面已经结束,全国粮食增长中心逐渐北移。1949...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保护类型的选择与保护措施的实施王雅鹏无论从对我国粮食形势的审视看,还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的问题和特点看,对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都必须加以保护。(一)我国粮食保护类型的选择纵观国内外粮食保护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扩大储备、增加进出口调节...  相似文献   

3.
焦长丰  白人朴 《预测》1997,16(3):21-23,16
我国粮食供给波动的预测焦长丰白人朴(中国农业大学100083)我国粮食总产量和粮食总产量的环比增长率((当年粮食总产-上年粮食总产)÷上年粮食总产×100)的变化曲线见图1。图1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向上的趋势线变化,总量是...  相似文献   

4.
徐中儒  侯中田 《预测》1997,16(1):32-33
黑龙江省化肥需求预测分析徐中儒侯中田葛家麒任喜英孟军邓华玲(东北农业大学150030)1国内外化肥使用情况半个世纪以来,化肥生产有了长足发展,这也是世界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但化肥消费各国不尽相同,一些主要产粮国化肥施用量差异很大。多施肥固然可增加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其粮食生产的稳定与提高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振兴黑龙江省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具有深远影响。而粮食物流研究对提高粮食安全、降低粮食流通环节损耗及其物流成本,充分发挥粮食的经济效益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针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浅谈发展现状和解决措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不同尺度的粮食减产类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粮食产量自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连续下降,2003年粮食产量降至1998年后最低点。本文选取1998和2003年为典型年份,从国家、省级、县域3种尺度对中国粮食减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粮食生产变化模型,分别计算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变化量,分析了二者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不同尺度粮食减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在国家尺度,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在降低,粮食减产量的79.3%是粮食播面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②在省级尺度,我国有28个省级单位粮食产量在减少,总体上减产省级单位粮食播面和单产都在减少,减产量的80.7%是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省级单位减产的主要原因; ③我国粮食主产区的13个省级单位都在减产,减产量占减产省级单位总减产量的68.89%,总体上粮食主产区粮食播面和单产都在减少,减产量的68.8%是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粮食主产区减产的主要原因; ④我国县域单元中粮食减产县(市)数量占县(市)单元总量的79.44%,总体上减产县(市)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在降低,减产量的75.9%是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县(市)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在我国,黑龙江省的垦区耕地面积规模最大,其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然而,在垦区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地的矛盾也在升级,矛盾的升级和恶化,使得垦区的土地可利用资源锐减,这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这样问题,黑龙江垦区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利用各项可持续发展手段,来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从而保障我国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安全,以保障垦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效率。本文就黑龙江省垦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指数法的陕西省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薛亮 《资源科学》2007,29(3):170-176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富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加强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调整大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粮食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命脉,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食”,盛满“龙江粮食”,黑龙江省的粮食自给率高达617.6%,高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省四大城市之一的佳木斯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和大豆,尤其是水稻产量全省排名第一,且超过吉林、辽宁全省的产量,在东北三省中遥遥领先,被称为“水稻大市”,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佳木斯大米”在大米类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本省的“五常大米”。  相似文献   

10.
刘明 《预测》1994,13(1):30-34
1994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预测与分析刘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粮食是国家重要物资和居民生活必需消费品,粮食供需状况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1994年是我国粮食购用价格放开的第二个年头,粮食的市场化将直接影响粮食...  相似文献   

1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拥有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生产粮食大省,如何在当今世界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并提高粮食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黑龙江省必须客观、综合分析自身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农区传出重要信息:黑龙江省将在玉米种植带腾出26.7万公顷面积,用于恢复和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吉林、辽宁也将适度增加大豆种植。以此为突破口,东北粮食主产区拉开了调整优化现有种植结构的序幕。多年来,东北三省为保障全国的“米袋子”、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吉林的玉米,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近10年,黑龙江省年粮食生产能力由  相似文献   

13.
粮食供需中长期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晋 《预测》1994,13(5):20-23
粮食供需中长期综合预测朱晋(杭州商学院310035)我国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进口粮食较多的国家之一。1983年以前,我国粮食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1983年以后,主要是产量“多多少少”的波动,而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从1984年开始,连续几年出现...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粮食生产安全监测与预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阿忠 《预测》1998,17(4):23-27
福建省粮食生产安全监测与预警叶阿忠周满富(福州大学管理学院350002)1引言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福建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1)人增地减矛盾加剧,农业生产的负荷日益加重。1980年以来,全省人...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并提出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从水利建设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有力条件和不利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省的实际状况,简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每年很早就进入了银装素裹、白雪飘飞的寒冬。这里虽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却也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尤其是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更是上天赏赐给龙江人民的一份厚重礼物。它广阔辽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生产与供应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水稻种植用水越来越紧缺,全球粮食危机越来越加剧,如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问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安定团结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现就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每年很早就进入了银装素裹、白雪飘飞的寒冬.这里虽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却也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尤其是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更是上天赏赐给龙江人民的一份厚重礼物.它广阔辽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生产与供应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水稻种植用水越来越紧缺,全球粮食危机越来越加剧,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由于(1)中国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长;(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更多地偏向肉食,而肉类的生产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3)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将导致耕地的减少。这3个因素决定了中国在未来肯定会需要更多的粮食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困难性。因此,植物研究应更多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新形势农业生产的背景下,结合粮食生产的特点及粮食对国家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在新阶段下,我国仍需保证粮食生产不依赖外人,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若干政策支持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